第1166章 世界和平我挽救(1 / 1)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562 字 1個月前

第1166章世界和平我挽救

可不是麼?天知道艾倫威爾遜用了多少精力勸說格雷斯,才把這些巴爾乾人的野心拖延到這個關鍵時候,仔細想來,他覺得自己無愧於一個英國人,為了這個破落帝國已經做到了一切。

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來說,切下來的一塊土地不到十萬平方公裡,當然在礦產這個層麵來說,算是加丹加地區最有價值的一塊,格雷斯他們算是非常克製了,壓住了貪心。

不壓住也不行,如果擴大占領土地,那就不是驅逐幾十萬人就能做到的了。

對於這個結果,艾倫威爾遜已經算是非常滿意,現在北羅德西亞被截成兩短的突出部解決了,根據之前的約定,北羅德西亞轉變為王室領地的日程也可以安排上了。

雖然古巴導彈危機、英國其實幫不上什麼忙,對兩個人口大國的戰爭也就僅止於咋呼咋呼,最終隻能在最好欺負的非洲,顯示一下舊日支配者的威嚴。

但結果是好的,目前南部非洲的局勢,無非就是英國和葡萄牙報團取暖,還有僅剩下一小塊地的比利時殖民地盧旺達。

盧旺達這個後世以大屠殺聞名的國家,後來又政治強人保羅·卡加梅的統治出名。

麵積不大卻很有崛起的征兆,不過艾倫威爾遜覺得,到底能不能崛起還要觀望一下,非洲不是沒出過政治強人,也有一批水平相當不錯。

但大多數一個不留神就被推翻,少數牢牢掌控政權的政治強人,一旦去世也會人亡政息。

保羅·卡加梅的水平相當高,把盧旺達治理的有聲有色,簡直不像是一個非洲國家,還吞了剛果加丹加幾十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可他一旦死亡的話,後繼者還能有這樣的水平麼?要知道埃塞之前也有模有樣的。

比利時剩下的盧旺達殖民地麵積不大,在剛果獨立之後估計比利時人不會把盧旺達看的太重要,比利時在非洲勢力的消亡已經可以進入倒計時。

刨除葡萄牙現在尚算穩固的殖民力量,北羅德西亞南部還有羅德西亞、再往南還有南非,羅德西亞和南非,是冷戰時期互為犄角、互相扶持的兩個非洲白人政權。

羅德西亞戰爭一直打到八十年代,南非更是九十年代白人政權才倒台。從現在來看,北羅德西亞領地可能是最為長久的白人政權。

有賴於這些屢教不改、槍斃都絕不冤枉的二戰餘孽,北羅德西亞的黑人族群已經被清理一空,隻要幾個斯拉夫族群彆和比利時移民內戰,當地不可能遭受到外來威脅。

此時的艾倫威爾遜還不知道,羅德西亞人馬上就會眼見著北羅德西亞的情況,準備找他這個常務次長求醫問藥了,他現在還在莫斯科呢,和蘇聯人猛烈交鋒呢。

總體而言,不考慮政治正確這個問題,其實短時間內英國的利益應該不會受損。

撒切爾夫人時期,還真沒考慮過政治正確的問題,英國和南非的關係急劇升溫。不過代價也是巨大的,英聯邦差點散架。

克林姆林宮,蘇聯外交部長葛羅米柯正在抱怨,某個躲在大使館不出來的英國佬,“如此的怯懦,他來莫斯科到底來做什麼來了。”

“可能是避免被談及盧本巴希的事情。”福爾采娃聽了之後說道,“但是現在能夠看出不來,英國趁著我們和美國人糾纏的時間,搞定了一個對英國而言的麻煩。”

蘇聯最不缺乏的就是二戰遺留的各種將帥,拿著北羅德西亞地圖的形狀,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是在蘇德戰爭當中,一而再再而三出現的突出部問題。

突出部這個名詞,曾經引起了蘇德兩軍數次血戰,乃至於被有過從軍經曆的蘇聯將帥,看到北羅德西亞地圖的時候,一下子就想起來了中央突破、兩翼包抄等一係列的詞彙。

出手搶奪盧本巴希,將北羅德西亞領地在後殖民時代遺留的問題解決。可見這一次的古巴導彈危機,英國人有了不小的收獲。

“那又怎麼樣?英國和美國穿一條褲子。”葛羅米柯一腦袋漿糊的道。

“不一樣的,以英國那個女首富為主流的英國資本,和美國的資本不同。就像是日不落帝國時期的英國資本,那個時候的英國資本追求全球化。而美國采取高關稅抵抗,現在的美國資本追求全球化,而英國資本則依靠英國的帝國特惠製抵抗。葛羅米柯同誌,你應該多讀一些蘇斯洛夫同誌的研究。”

福爾采娃解釋著其中的不同之處,資本在不同的時候有著不同的特征。

在一戰之前,資本是牢牢綁定國家的,除了英國之外,很多國家都是支持國家的中堅力量,驅使著國家對外擴張,英國不這麼做,是因為英國本身就是當時世界的最大收益者,英國資本推動全球化。

現在則反過來了,當時支持高關稅保護自己的美國資本,成了全球化的主要推動者。英國資本則是依靠英國的國家力量,用帝國特惠製抵擋著美國資本的擴張。

前者本身是厭惡國家這種模式的存在的,因為這會讓他們覺得不自由。

後者則必須依靠國家的力量保護自己的利益。當然,兩者並非是完全不相容,一旦依托國家的那一方無法抵抗國際資本方,就會產生合作的想法。

艾倫威爾遜要是在這,肯定會說得妙啊。不過到了二十一世紀福爾采娃口中的英資和美資又反過來了,英資已經失去了一切工業資本,轉型成了金融資本,隻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美國又出現了變化,美國畢竟是一個三億人口的國家,金融不能解決這麼大人口的就業,這就導致全球化到了一定階段,美國沒有深入進入全球化的資本不乾了,美國的工業已經被國際化資本腐蝕的很嚴重,好處沒拿到多少,大批人卻過的沒以前好了。

英國隻有五千萬人,轉型也就轉型了,美國三億多人都去搞金融?簡直開玩笑!

“所以,同誌們!我們給英法兩國一個台階,以英法調停擔憂歐洲安全的理由,來闡述古巴導彈危機的問題。”福爾采娃闡述著自己的觀點,這樣也更加能夠讓人接受一些。

尤其是蘇聯內部持強硬態度的勢力,向美國低頭的話,會讓這些強硬人物感到不滿。

而麵對主動提出斡旋的英法兩國遞過來的台階,蘇聯則可以接受,這本來也是英法兩國這一次這麼上心的目的。

勃列日涅夫剛想要開口,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轉而問向科茲洛夫,“科茲洛夫同誌,你是第二書記,你的看法是十分重要的。”

肯尼迪受到兩封不一樣措辭的信,第二封明顯更加強硬的信被蘇聯強硬派影響到了,而這個強硬派的代表,就是科茲洛夫,科茲洛夫和國防部、軍工企業有著良好的關係。

“伊裡奇,這件事!”科茲洛夫張了張嘴,最終還是出於維護赫魯曉夫的權威,艱難的點頭道,“好吧,就在外交領域強調英法的調停,和歐洲的安全考慮,回複美國。”

“這樣還可以,挑動歐洲和美國之間因為這一次利益不同產生的矛盾。我就不相信歐洲國家對美國的強烈反應沒有想法,尤其是法國人。”

葛羅米柯也轉變了口風,“那麼我們的公開聲明當中,就把英法兩國和歐洲的內容加進去,英國那個常務次長不能再躲在大使館了,必須和我們一起。”

星期六。莫斯科電台廣播了赫魯曉夫的回信。

信中說:“我非常理解您以及美國人民對於您所稱為進攻性武器所感到的憂慮,這的確是一種可怕的武器。您和我都了解,這是一種什麼性質的武器。為了儘快地消除這一危及和平事業的衝突,為了給渴望和平的各國人民以保證,蘇聯政府除了此前已下達的在武器的建築工地停止施工的命令外,現又下達新命令拆除您所稱為進攻性的武器,並將它們包裝運回蘇聯。”

在這一篇公開信之後,蘇聯廣播電視台,把逗留在莫斯科的英法兩國外交人員,闡述歐洲安全問題的擔憂,用巨大篇幅做了介紹。

艾倫威爾遜沒想到,自己會在這個時候被蘇聯拉出來,做了擋箭牌。

剛開始他是猶豫的,畢竟這麼大的事情總是伴隨著風險,是不是過於樹大招風了一點?

但一想這是全世界麵臨核戰爭威脅下的大事,換句話說這是拯救全世界。他絕對不能躲避,就這麼定了,古巴導彈危機我拯救!

回國之後,在把這一份功勞作為人生當中的輝煌履曆,現在則是代表英國呼籲和平的時候,展現英國為了保護歐洲的巨大影響力。

一個英國的常務次長,能夠在蘇聯真理報上麵留下署名文章,這個機會並不多。但他這一次做到了,歐洲這個現代文明的發源地,在他的刊文當中遠離了核大戰的威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