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1章 新黨魁撒切爾(1 / 1)

第1461章新黨魁撒切爾

雙方的傷亡數字估計還要過一段時間才會公布,但就重建來說現在就可以開始了,波斯灣的石油富國可以口口聲聲要幫忙的,這個機會不能放過。

有需求就會有經濟發展,所謂消費升級就是如此,當然消費升級也並非是什麼好事罷了。

未來一段時間,美國會發生一些變化,比如信用卡將會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貸款的適用範圍將會擴大到很多領域,這都是為了儘早度過經濟危機所采取的手段,但英國這邊,艾倫威爾遜還是不希望出現那種場景。

所以該大建就大建,不要嫌棄賺錢辛苦,實在不行和馬來亞當局七三開讓出一點利益,要是馬來亞那邊不同意的話,這個世界上願意付出辛苦賺錢的人有的是,實在不行韓國,孟加拉人,尤其是孟加拉人,想必非常願意流血流汗進行戰後重建。

人力資源對於當前的大英帝國來說根本不是問題,要是英屬印度還在的話,連討論的必要都沒有,直接就去南亞抓移民了。

在談完重建的事情,艾倫威爾遜就本次石油危機發表了看法,以及對英國的戰略定位問題,和首相哈羅德威爾遜進行了討論,他覺得殖民地獨立的高峰已經算是度過去了,至少美國方麵沒有過多的精力,現在肯定會把注意力放在內部調整上麵。

至於蘇聯方麵,蘇聯肯定是比二十年前強上了一個次元,但經過了二十年,蘇聯國力的增強卻對歐洲的影響力卻在削弱。

當然在廣大的第三世界國家,蘇聯的乾涉能力還是在上漲,英國要小心的是屬地給蘇聯武裝滲透。

“智利的變故表明,蘇聯的影響力似乎沒有像你說的在減少。”哈羅德威爾遜不同意這一點,蘇聯都把手伸到美洲了,那可是美國的後院。

“那是美國自己的問題,我說蘇聯影響力在削減,指的是對發達地區的影響力。”艾倫威爾遜開口解釋,“這一次的石油危機肯定會造成各國經濟上的困難,但不代表蘇聯就有辦法對發達國家做什麼。現在絕大多數的殖民地已經獨立,剩下的地方,英國隻需要做好重點防守。”

兩個白廳首腦,主要還是就經濟危機的英國應對之策,和哈羅德威爾遜進行討論,既然危機自然有危險和機遇,目前來說英國處在一個良好的軌道上,哈羅德威爾遜也同意這一點,表達了白廳工作對英國順利發展的重要性。

“很高興首相這麼認為。”弗蘭克表達了對首相認可的支持,“國防部的意見是,這一次戰爭證明了適當軍力的重要性,英國就算不能和美國蘇聯並駕齊驅,也要嘗試做一個決定性的力量。有軍事做後盾,外交工作也容易展開,外交工作創造的良好環境,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經濟發展好了,肯定是執政黨的功績,對於白廳而言,我們也可以漲工資。”

“漲工資這件事,隻是經濟發展附帶的東西。”艾倫威爾遜輕聲咳嗽一聲,雖然事實如此,但這麼直白的說出來就?紳士們不要體麵麼?

戰爭結束了,英國的外交工作還沒有結束,關於引起戰爭的約旦河水源問題,還是要解決的,這個問題不解決,以色列生存都是問題還會開戰,而且根據國際法,阿拉伯一方確實不應該在水源問題上下功夫。

還有就是專門為阿連德打造的社會黨國際大會,哈羅德威爾遜表示,阿連德已經點頭會對英國的邀請進行正麵回應。

“希望阿連德返回自由世界的懷抱。”艾倫威爾遜聽了之後也表示良好祝願,希望智利的事情能夠得到良好解決。

智利的問題明顯是美國的操作有問題,如果說美國在美洲之外還偽裝這麼一下,在美洲從來都是連裝都懶得裝。在其他地方能落實個百分之十,在美洲連百分之一都落實不了。

結果就出現了,高壓之下,拉美的社會黨人都被當做親蘇黨派對待,這非常的離譜,社會黨人的大本營倫敦,這一次是應該發揮外交影響力了。

艾倫威爾遜在適當時候願意創造機會讓蘇聯收拾一下美國,但不準備真的朝著劍橋五傑的路線邁進,智利最好還是拉回來,哪怕是朝秦暮楚也好。

總之,紛亂的一年雖然即將結束,但英國的外交工作才剛剛開始,他這個卑微的社會公器,還要繼續努力奮鬥,這才哪到哪,不過才中場休息。

因為石油危機帶來的石油使用成本上漲的經濟危機,邁著矯健的步伐,光臨了歐美各國,首先就是本土毛都沒有,隻能依靠勞動力發展製造業的日本。

隨後就是理論上不會被石油禁運影響的美國,最後抵達了似乎不是日本這麼資源脆弱,也比美國分配公平的多的歐洲。

原油庫存開始處於令人擔心的低水平線上,阿拉伯的原油禁運引發了美國公眾購買汽油的恐慌,各界紛紛呼籲實行配給製度,汽車排長隊加油成為街頭巷尾的常見現象。

在金融界的壓力下,美國各州政府被迫大幅削減了公路、橋梁、醫院和學校的投資計劃以用來償還銀行債務,這使數以萬計的工人下崗,美國最繁華的城市群也開始變得支離破碎。

在歐洲大陸,油價上漲的衝擊同樣帶來了自“大蕭條”後最可怕的景象。

儘管德國政府製定了周末禁止開車上路的緊急規定,但隨著該國進口石油花費增至駭人聽聞的一百七十億馬克,仍有將近五十萬人因此失業。

通貨膨脹率一度達到了令人恐懼的百分之八,運輸業和農業遭受了毀滅性打擊,鋼鐵、造船和化工等關鍵性工業部門也陷入了深重的危機。

這一次由石油危機帶來的經濟危機,當然不可能隻影響到發達工業國,比較脆弱的落後國家一樣付出慘重代價,工業國出現社會倒退,和第三世界出現的問題相比,已經什麼都不算了。

本身足夠地大物博的蘇聯,當然不會受到石油危機影響,開始在和美國的對抗當中采取進攻態勢,正當自由世界這邊絕大多數國家陷入衰退的時候,埃塞俄比亞發生軍隊嘩變,蘇聯抓住了機會開始向東非水塔發揮影響力。

此時,軍隊作為一支強大的政治力量已經崛起。下級軍官成立了一係列委員會,以此來左右軍隊。後來。由正規軍、警察和地方部隊三支力量成立了“協調委員會”。

發海爾·馬裡亞姆·門格斯圖為首的軍官領導的革命,結束了埃塞俄比亞的君主製。

埃塞爾比亞轉而和海爾塞拉西時期的親美政策進行切割,和蘇聯緩解關係,和鄰國索馬裡一樣表達對蘇聯的歡迎。至於埃塞俄比亞的另外一個鄰國北蘇丹,同樣是傾向於蘇聯的國家,隻不過和中蘇保持著都不錯的關係。

尼雷爾領導的坦噶尼喀和馬拉維聯合共和國,和北蘇丹的情況差不多,同樣是傾向於東方集團,但對中蘇保持均等友好的國家。南部非洲同樣戰火連連,安哥拉、莫桑比克的葡屬非洲殖民地的遊擊隊,也接受了蘇聯的軍火援助。

加上曆史上蘇聯從未染指的剛果金,非洲的親蘇國家已經形成了一個不小的力量。

一九七五年四月北越經過數月激戰攻克西貢,隨即宣布解放全國。大量南越高官和難民出逃,西貢鐵拳的照片傳遍世界,美國竭儘全力想要保存的南越政權,從這個世界上消失。

南越被消滅也標誌美國在這場東南亞的戰爭當中輸掉了底褲。同一個月,柬共占領金邊全部全國解放。

五月份開始,老撾全境出現大量遊擊隊,老撾王國的存在已經岌岌可危,最終老撾王國在一九七五年結束了自己的曆史。

哈羅德威爾遜在這一年年初開啟了自己的第三次大選,在各國普遍因為石油危機導致經濟危機的情況下,哈羅德威爾遜再次勝出,繼續工黨的執政狂潮,英國大選的結果,也像是一個信號,在經過了兩年時間的適應和調整,在一九七五年的第一季度,各國經濟終於開始了回升。

但是比起石油危機之前的高速增長,危機過後生產回升緩慢,幾乎接近停滯;同時,危機期間出現了普遍的通貨膨脹,危機過後通貨膨脹持續發展,從而形成了經濟增長緩慢和嚴重的通貨膨脹並存的局麵。

保守黨在敗選之後,愛德華希斯宣布要辭去黨魁職位,在這一年年底,保守黨開始了黨魁的選舉,艾倫威爾遜十分關注這一次保守黨內部選舉,因為兩個候選人他都熟,前國防大臣普羅富莫,另外一個是前教育大臣瑪格利特·撒切爾。

最終結果很快出來,保守黨對外宣布,前教育大臣瑪格利特·撒切爾擊敗普羅富莫,成為新的保守黨黨魁,將會領導保守黨在接下來的時間當中,繼續為奪回執政權努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