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作為大明的陪都,縱觀古今曆朝曆代,南京城無疑是最實至名歸的陪都。
這裡有皇宮,有六部尚書及各個衙門,有南京京營,宮內有太監宮女,二十四監應有儘有,可以說隻要京師有的,南京城也都有。
要說唯一沒有的,也就是奉天殿內的龍椅上,缺一個真正的皇帝。
而且這些衙門還並非全部都是擺設,還是有一些權力的,比如兵部和禮部。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就連往年科舉,也都是分南北,南方各省的學子都要來南京參加鄉試,高中舉人後才能統一前往京城參加會試。
可以說,曆史上崇禎如果不自殺殉國,而是早早的就逃往南京,哪怕隻身前往,也能瞬間接管南方各省,各衙門也能在第一時間運轉起來。
可就是這般完善的陪都製度,卻在明亡的時候沒有起到絲毫作用,還不如毫無準備的南宋和東晉。
究其原因,無非就是兩個字,內鬥,而這也是這片大地上永遠也無法消除的魔咒,相比起曆朝曆代的內鬥,明末文官集團的內鬥,可以說已經到了毫無底線的地步。
也正因如此,使得將一手硬生生的好牌,打的是稀巴爛,不是對手太強大,而是自己太無能了。
比起當年的蒙元,後金當真不算什麼,即便強大如蒙元,當年的弱宋也苦苦支撐了百年之久。
然而無論是強大的蒙元,還是氣運逆天後金,其實都無法直接征服這片大地,都是借助了漢人自己的力量。
此刻的秦宇就深有體會這一點,大軍從武昌出發,沿著江北岸一路東行,進入到安慶後,就十裡一小河,百裡一大河,到處都是水田湖泊,春雨連綿的簡直讓人發狂。
在北方打仗時,那叫一個痛快,騎兵迂回包抄,大軍直來直往,縱橫馳騁,想怎麼打就怎麼打。
可在南方打仗,那叫一個憋屈呀,廝殺要選地方,看天氣,行軍更是要打起十二萬分精神,既要防止那座山頭樹林突然竄出來伏兵打埋伏,又要防止行到低窪處被人用水淹,而一旦下大雨,大軍就得原地不動。
恐怕沒哪個軍事家願意在南方打仗。
由於水師戰船許多需要修補,加上上次的教訓,所以秦宇這次並不打算依靠水師,而是讓水師戰船負責維持水道暢通,確保大軍後勤補給。
這次秦宇幾乎將武昌所有的兵馬都帶來了,三個鎮,一個炮灰營,一個火器營。
秦宇帶著大軍抵達安慶城下時,李定國也殺到了南昌,兩人一南一北,明顯是要一舉拿下整個江南。
若非知道盧象升並非庸才,秦宇當真想要直接繞過安慶和沿途各州縣,大軍直搗黃龍,直接殺往南京。
因為隻要將南京打下來,整個江南基本上也就不會有人再抵抗他華王了。
而此時南京城內,卻仍然在扯皮吵架,益王登基的日期遲遲無法敲定。
盧象升雖然隻帶了兩萬兵馬過江,可這兩萬兵馬卻讓東林黨人士氣大振,益王的腰杆子也終於挺起來了。
所以對於左良玉竟然要讓馬士英這個昔日的閹黨來當首輔,哪裡會答應?
東林黨人能接受的首輔人選,除了周延儒,就是錢謙益,而兩人這陣子也是上躥下跳。
要論權謀,左良玉自然不是這幫東林黨人的對手,可這次左大帥似乎也鐵了心,任憑東林黨人引經據典,口水說乾,就是一口咬死。
若首輔不是馬士英,那他這個大都督也就不當了,什麼太子太保,忠勇侯也不要了,直接回老家去種田。
當然哪怕東林黨人再天真,也都知道,讓左良玉回家去種田那就是個笑話,左良玉讓他們回家去種田還差不多,所以對左良玉的這種蠻橫無理,都是惱怒不已。
“殿下,馬士英昔日為了個人榮華,攀附閹黨,構陷忠良,此等小人,豈能為首輔?”
“錢謙益,你不要太過分,老夫忍你很久了,我馬士英是貪圖榮華富貴的小人,難道你錢謙益又是什麼好東西?
哼,構陷忠良?說的自己像忠良似的,恐怕除了你東林黨人,其他的文官都是奸臣吧,益王殿下此次起兵,是為了攘除奸臣,振興大明,可京師朝堂之上,六部之中,那部尚書侍郎不是你東林黨的人?”
“馬士英,你不要混淆視聽,現在不是扯京師朝堂上的事,而是在議論新帝登基後,首輔和各部人選。”
錢謙益一張老臉漲得通紅,指著馬士英罵道,廳中有一大半人都對馬士英怒目而視,除非左大帥握著刀把子站在一旁,虎視眈眈,恐怕當真會將勢單力孤的馬士英活活打死。
“好了,眾愛卿不必再吵了。”龍椅上的益王有些頭痛的擺了擺手,天天這般爭吵,已經吵得他心煩意亂了,對坐皇帝的期待感都下降了少許。
眾人見益王發話,也隻得紛紛住口,益王看了一眼,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左良玉,又看了看鐵了心要和左良玉綁到一起的馬士英,最後隻得望向了一直默不作聲的盧象升問道:“盧愛卿,對於首輔人選,你有何高見?”
“回殿下,臣認為馬士英擔任首輔一職,資曆倒也足夠,如今強敵壓境,朝廷百廢待興,隻要忠於大明,以前的過失,倒也不必過於計較。”
盧象升出列道,心裡也是無奈到了極點,他之所以一直不表態,就是知道一旦反對馬士英擔任首輔,恐怕立即就會和左良玉兵戎相見。
可若是同意,又會得罪錢謙益,周延儒他們,這對於今後的局勢恐怕又會不利,但事到如今,他也知道不表態不行了,在這般吵下去,恐怕最後就不是他們商量首輔人選,而是秦宇坐在這裡商量登基日期。
“盧總督此言差矣!”
見盧象升竟然幫著左良玉,支持馬士英擔任首輔,錢謙益頓時皺眉道,其他人同樣不解的看著盧象升。
倒是益王心中跟明鏡似的,見盧象升都同意了,知道說再多也沒意義了,最後一錘定音,讓馬土英擔任首輔,周延儒擔任次輔,錢謙益任吏部尚書,盧象升擔任兵部尚書,工部,刑部,禮部,戶部四位尚書照舊。
六部其他官員,左良玉也隻是提名讓吳二公子擔任戶部右侍郎,盧象升提議史可法擔任戶部左侍郎。
另外冊封盧象升為鎮國侯,加封太子太師,左良玉為忠勇侯,加封太子太保,同時擔任五軍都督府大都督,並確定了明日就登基。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