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什麼樣的設計,最初製造的樣機,故障都是不可避免的,設計做的再好也隻是理論,從理論到實際影響的因素很多。
渦輪風扇發動機來說,各個部件的性能搭配,控製係統,再包括發動機的穩定性,等等,每個都會碰到問題,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影響故障出現的因素,可不僅僅是設計問題,製造技術以及製造出的產品和設計的差距,比設計本身的問題還要大。
當製作出樣機以後,就進入到下一步,不斷修複故障的過程。
這就像是軟件程序設計。
首先是寫出一大堆的代碼,調試運行就會出現一大堆的bug,需要修複很多的bug才能正式運行起來,運行也不一定得到理想的結果,還需要不斷的修複再修複,即便是投放到市場上,也需要不斷的更新修複問題。
現在昆侖發動機也隻剛度過運行的階段,運行過程中出現了大量的問題,昆侖發動機組就在不斷修複問題,而每一個問題要解決都很複雜。
昆侖二組才剛進入到驗收設計的階段,後續製造出樣機也肯定要修複故障。
“故障,肯定不會少!”
張剛川想著。
他倒不是產生了幸災樂禍的心態,而是實事求是的去做判斷,但‘故障多’的判斷,確實讓他心情平複了不少,直白來說,昆侖二組的建立讓昆侖發動機組很尷尬,尤其昆侖二組還做出了成績。
趙奕說的幾個新技術、新設計都讓人眼前一亮,整體設計對於昆侖發動機的改動也非常多,可以說是從裡到外,除了主軸沒有變動,其他都進行了改變,因為壓氣機外層的設計,就連外形都有變化。
這樣製造出來的樣機,哪裡還有昆侖發動機的影子?
那完全就是一台全新的渦扇發動機。
最重要的是,昆侖二組研發的時間非常短暫,前後加在一起還不夠昆侖發動機的零頭,如此高效率做出的設計,若是樣機還沒有太大問題,昆侖發動機組連續幾年的工作,真就成了個笑話,他們甚至都可以提前解散了。
這就是張剛川鬱悶的地方。
雖然昆侖發動機不是他一個人領導設計出來的,他隻是後期做了幾年的負責人,但全程參與昆侖發動機的設計,國內談到昆侖發動機就知道他,自己帶領團隊做的工作成了笑話,還讓人感到很鬱悶啊。
另外,幾年、十幾年、二十多年的努力,結果被其他組幾個月完全超越……
張剛川想想都產生一股提前退休的衝動!
還乾什麼呢?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就該退休了啊!
……
會議室的報告結束了。
趙奕和昆侖二組的其他人,隻是對新的設計、修正做了簡單介紹,但已經足夠讓審查組的人知道,二組有了好多設計,對昆侖發動機內外進行了大量修正,他們的設計不同於昆侖發動機,完全是全新的設計。
這就夠了。
審查組也不可能真正變為驗收組,他們沒有那麼多的精英專家,也沒辦法決定二組瞄定的戰機,必須要回去好好做研究。
首先,還是要確定設計問題。
雖然趙奕和二組的其他人對新設計、修正進行了講解,但也隻是簡單的講一下,差不多等於是直接說結論,而對設計進行驗收必須要理解,確定設計是正確的,才能完成驗收卻做製造樣機的論證,因為樣機可不是隨隨便便就決定製造的,最需要考慮的就是成本問題。
樣機,都是錢堆出來的。
昆侖發動機的第一台樣機,製造費用最低也超過三億人民幣,最主要的費用就是在製造端,因為都是全新的設計,零部件不是大批量生產,製造端要準備新的模具,一些需求技術高的部件,則還要討論具體怎麼知道的問題,費用自然是非常的高昂,消耗的時間長也很長。
後來再製造第二台、第三年,相對費用稍稍低一些,也在兩億人民幣左右,除非是確定進行批量生產,否則製造費用會一直很高。
昆侖二組的設計製造成本更高了,首先材料上就是巨額費用,K03B含錸量超過百分之六,相對應製造出來的渦輪葉片也昂貴,因為涉及到更高的溫度、壓力,對應也需要更好的材料,發動機在材料上就比昆侖發動機貴三倍以上。
另外,二組的設計需要更高的技術,有些部件設計更複雜,生產出來難度更高,消耗的費用也會更高。
在二組簡單的介紹了設計後,好多了解的人心裡就有估計,以二組的設計製造出樣機,第一台費用也許會達到五億人民以上。
這隻是第一台。
如果考慮到後續調試問題,肯定會製造第二台、第三台,一切順利最少也要燒掉十億以上。
這還是保守估計。
所以對設計進行嚴格驗收的步驟少不了,航空集團、科技處都必須要確定設計是正確,之後他們也必須進行大量的評估。
比如,論證發動機整體重量。
性能。
製造技術需求。
等等。
這些就不隻是二組的設計了,還需要考慮合作工廠的技術,並且需要航空材料部門配合,因為很多發動機的材料不一定能達標,而二組的設計中,對各部件詳細材料的論述並不多。
在出一份確定的可行性分析報告後,航空集團才能確定撥款製造樣機。
所以接下來忙碌的是航空集團,他們要找一大堆的專家、技術人員,分彆對二組的各部分設計進行詳細的論證、研究。
二組也需要派人過去。
劉建昆和趙奕說明了情況,趙奕想了下乾脆就讓孫磊、王誌國、袁海濤、李榮茂等人過去了,他們幾個了解一些設計、技術問題。
有些設計的原理隻有趙奕才清楚,但他可沒心思跑到航空集團基地,去給一堆驗收人員做解釋,他們看得懂就去論證、研究,看不懂……
如果厚臉皮過來問,自己也肯定會解答。
“就這樣吧!”
趙奕決定下來。
他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為航空集團、科技處對設計的驗收,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再加上商量瞄定戰機,還要和其他部-門協同,內部肯定要經過一係列的討論,都需要很長時間的,他可不想浪費太長時間。
等審查組的人離開以後,因為設計驗收需要時間,二組的其他人也準備‘出差’,趙奕倒是清閒下來,他不需要繼續呆在實驗室,乾脆就回到了校園生活,輕鬆的享受上幾天。
大四了!
雖然趙奕感覺一切沒什麼變化,實際上,確實完全不一樣了。
宿舍裡的幾個人中,孟錚從來神龍見首不見尾,也不知道具體忙些什麼,但大部分時間還是在自習室或圖書館,他的成績好也是有道理的。
範雷比孟錚還要忙。
生物醫學研究所所長閻學林對他非常器重,承諾等他畢業就正式簽訂工作合同,器重的同時也肯定會給他很多的工作。
比如,醫學科學中心的問題。
醫學科學中心動工快半年了,房屋的建造有專門的人來負責,但一些有關實驗室架構,預留設備空間等問題,都是需要提前考慮的,範雷就作為生物醫學研究所的代表,不斷和建造方以及其他部門進行溝通。
這其實有點像是裝修,因為相應的要求比較高,就需要自己不斷的跑、不斷的盯著,再加上學習生活、畢業壓力,範雷有多忙可想而知。
趙奕想見著他都不容易。
所以當趙奕閒下來,希望能享受大學生活的時候,才發現宿舍平常就隻有李仁喆一個人。
李仁喆一直在埋頭苦讀。
“考研!我要考研!一定要考研!”李仁喆不止是埋頭苦讀,偶爾就神神叨叨的喊上幾句。
趙奕疑惑問道,“你為什麼一定要考研?對了,先說好,我還沒想好畢業帶學生,而且,我昨天了解了一下,好像還沒有資格,因為我和生命學院,沒有簽訂對應的教職合同。”
“你不懂!”
李仁喆歎了口氣,憋了半天什麼也沒說。
趙奕頓時感到很鬱悶,話說個開頭就不說了,吊人胃口就太沒道德了。
“唉~”
隔了好半天李仁喆似乎是憋不住了,終於說道,“趙奕啊,如果我說我想和黃文倩分手,你怎麼看?”
“用眼看?”
“不是開玩笑!”
李仁喆很嚴肅的說道,“我真的想分手,但是又說不出口,每次看到她……反正,說不了,她這個人很溫柔的,人好,性格也不錯,但是我……”
“嗡嗡嗡~~~”
趙奕隻感覺一大堆蒼蠅在耳邊飛,他實在忍不住打斷道,“說——重——點——”
“!!”
“哦哦!”
李仁喆道,“反正我就是說不出口啊,但是人家都說了,畢業就分手,為什麼呢?畢業就是兩路人了,不在一起了,所以我一定要考研,因為黃文倩說,她肯定會去找工作,不繼續讀了。”
趙奕想了一下道,“讀研和工作不衝突吧,你讀研、她工作,正好啊,到時候她供你讀書,等你畢業就結婚,多麼美好的愛情啊……”
李仁喆翻了個白眼,“我是那種人嗎?她出錢供我上學,開玩笑,換一下還差不多。”
“趙奕,你知道我,咱可是純爺們!”
趙奕有些無趣的打開了電腦,準備上網瀏覽一下最新的新聞,才剛把網頁打開就聽到身後說,“不過……你說的好像也不錯啊……”
……
當身邊的同學都在考慮畢業問題時,趙奕不由得也思考起來,學院方麵和他有過交談,是院長吳豔平和魏世清找過他,說讓他當研究生導師。
趙奕沒和生命學院簽過教職合同,他的‘教授’職位歸屬是理學院,理論上不能帶生命學院的研究生,但他是有‘特權’的,隻要確定當研究生導師,一切學校內的規則就都不是問題。
“不行!”
“不能當導師!”
“學生,怎麼教?帶著他們做實驗?或者教他們東西……不擅長啊!”
其實趙奕對當導師還是有點興趣的,帶幾個學生就當是培養人才,也等於是找了幾個幫手,但他是真不擅長培養學生,因為就連他自己都不太會做實驗,能做出成果都是因為係統能力,學生跟著他什麼也學不到,他唯一能做的,隻是提供好的研發環境。
僅此而已。
如果換一個角度,顛倒一下,去讀個研究生,找個老師帶自己……
趙奕思考著忽然眼前一亮,相比當研究生導師來說,當學生就輕鬆太多了,隻是學著做實驗或者做研究,對他來說根本就沒有難度。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讀研究生可以延續大學生活,他很是為即將失去的大學生活惋惜。
失去了,就沒有了!
人生最寶貴、最美好的時間,離開了再想找回來根本不可能,既然有希望延續一下,為什麼不呢?
“對!”
“我要考研!”
“不一定考生命學院,其他學院、其他專業也可以呀,或者考個新類型的專業?”
“比如,哲學、心理學?”
“或者,經濟、金融學?”
“再或者……”
趙奕仔細一想就變得一發不可收拾,他怎麼想都覺得開啟校園新生活才更有意思,而不是很死板的去當什麼導師、教授。
年輕人,就該多學習啊!
趙奕想好了以後就給林曉晴發了個信息,確定一下她的打算是什麼,“對了,曉晴,你是準備讀政法大學的法學碩士嗎?”
“對啊?”
林曉晴回了個疑問。
趙奕思考著回複道,“法學?沒什麼意思。要不這樣吧,我去政法大學讀個哲學或者經濟學,到時候咱倆又是同一所學校的學生了。”
“……你不是開玩笑吧?”
“正在考慮中!”
趙奕還真不是開玩笑,他覺得應該改變下生活,拓展一下思維,總是不斷的做研發就像是個機器人,連思維都被固定住了。
比如,壓氣機穩定性設計。
周慶說了個很出奇的想法,他跟著想才設計出了多孔道放氣活塞。
雖然設計都是他做的,但靈感是周慶提供的,他發現自己做研發,其實沒什麼靈感可言,或許原因就在於知識麵的局限性。
好多頂級的數學、物理博士,也同時擁有法學、哲學或者經濟學等方麵的博士學位,原因很大一部分就在於,哲學、經濟學等科目,等幫助拓展知識麵,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
趙奕打定了主意以後,就回了宿舍去找李仁喆。
李仁喆聽到趙奕說準備考研,驚訝的張大了嘴,“你還考研?考什麼研?哪個老師敢帶你?你在開玩笑吧?”
“我是想讀經濟學或者哲學。”
“經濟學、哲學?”
李仁喆仔細想了一下說道,“經濟學、哲學,這類型的研究生,不招生命學院的本科生吧?”
“——??”
趙奕聽的愣了一下,仔細想想決定道,“也對啊!算了,我就先讀個二專出來!先拿到經濟學、哲學的本科證!”
“考研!咱們一起奮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