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誰都能看的出來,紅風工業的股價大漲,純粹是趙奕個人的明星效應,隻是多數人都沒有想到,趙奕個人的明星效應,竟然能達到這種程度,讓紅風工業的股價一躍上漲七成還要多。
紅風工業的上市公司部分,在國內股市中並不顯眼,隻有兩百多億的市值,隨便一翻就能能輕鬆找到很多。
但是,那是相對整個市場而言,無論怎麼樣也是兩百多億,上漲七成就等於淨流入超過一百四十億,一個月淨流入一百多億,放在國內證券市場的龍頭股上也很可觀了。
所以有的‘證券專家’就紛紛表示說,“趙奕用一億撬動了兩百億。”
這不是誇大其詞。
因為在交易的中途還有很多賣家,甚至有一些小機構買了紅風工業股份後,幾天發現上漲了十幾個點、二十幾個點,也就打住趕緊找機會賣掉了,說兩百多億並不算多。
在一個月過去以後,市場的反應也平淡了許多,好多證券專家也站出來,繼續表示,“投資要嚴謹、理智,應該做價值投資,而不是跟風。紅風工業的股價相對於盈利處在絕對高位。”
這是事實。
隻要仔細一研究就能發現,紅風工業的股價虛高很多,他們過去幾年的利潤率,甚至可以用慘淡來形容。
去年紅風工業的總營收為180億左右,分配給股東的淨利潤隻有3億元。
這還是淨利潤增長後的數值。
紅風工業能實現淨利潤增長,是因為向另一家大型國有船舶企業,出售了所屬分公司19%的股權,帶來了十一億的直接收益,而追溯到前年、大前年,紅風工業一直都是持續虧損的,一家持續虧損的重工企業,投資價值就可想而知了。
當市場逐漸變得平穩以後,好多證券分析專家都表示,“紅風工業的股價處在絕對高位,接下來會迎來一波持續下跌,有賺到錢的投資者,都可以找機會拋售了。”
但是,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大概是多數人都在觀望,持股的大機構也沒有動作,紅風工業的股價還是被支撐起來了。
紅風工業的股價問題,鬨哄哄過了一個多月,趙奕也頻繁的收到采訪預約,大部分都被直接推掉了,現在輿論稍稍有了平息,他知道應該站出來說幾句,表達了一下自己的立場,也說明一下‘不是自己在炒作’,否則國家的院士背負炒作股價的嫌疑,形象上也有點不太好。
“我是不建議跟風做投資的。”
趙奕接受了電視台記者的專訪,“看輿論都說明星效應,首先,我不是明星,其次,我隻是個人購買了紅風工業的股票,紅風工業把消息披露出來,也沒有提起我的名字。”
“我並不希望看到自己影響到市場上投資者的決策,包括機構也好,普通投資者也好。說實話,我不懂股市。”
“不懂,從來沒研究過!”趙奕說的非常認真,他是真的不懂股票投資。
“看一些不太好的輿論說,我在這一波投資上賺到了錢,我投資了一億,一個月賺了幾千萬。但是我並沒有出售,短期內也沒有出售的打算。”
“在我看來,某一支股票,一段時間內上漲幾十個點,有幾個漲停,也算是正常範圍吧?紅風工業的市值增加一百多億,但和我並沒有關係,我擁有的還是那麼多股份,隻要不賣,就賺不到錢。”
“好多證券專家說還是要價值投資,我也同意他們的看法。區彆是……”
“我認為紅風工業有投資價值,所以我才做投資,就是這麼簡單。他們認為沒有價值,我認為有價值,區彆是在這裡。至於分析的什麼利潤率等等,我不太懂,但我想,我想,投資是一件長期的事情,我認為未來有價值,並不代表現在。”
“我想在這裡提醒一下各位投資者,投資一定要冷靜、謹慎,要有自己的判斷,不要人雲亦雲……”
趙奕接受采訪說了很多,大多就是表達自己的態度,中途也注意提醒投資者,投資需要更冷靜一些,跟風做投資是不理智的。
這就足夠了。
他能說的就是這些。
如果再繼續說一些引導投資的話,也許會被證券管理部門認為是‘違規的’,可能會麵臨市場禁入等問題。
所以公眾人物在投資上,口風還是要嚴謹一些,不能說的就不要說。
趙奕接受過采訪就不再理會輿論了,而是專心投入到飛機設計研發中,年後過去了兩個月,戰鷹-1設計也有了巨大進展。
年前的催促還是有效果的。
戰鷹-1設計相關的研發機構,工作效率明顯提升了,年後兩個月該派來的技術人員到來了,他們來這邊和戰鷹特研小組對接數據,詳細的說明設備相關需求。
動力工程實驗室也變得熱鬨許多,好多專業人員來來往往的,讓機械實驗樓像是變成了忙碌的公司一樣。
戰鷹特研小組,實際上就隻有三個人,趙奕、雷勇和鮑恩紅。
雷勇和鮑恩紅變得非常忙了,他們承擔了和相關機構技術人員做數據對接的公司,全方位的了解各種設備需求,以及安裝對飛機設計的影響。
之後他們會把詳細的報告提交給趙奕,趙奕則是閱讀這些報告,來確定怎麼對飛機整體的設計進行細化和修正。
飛機設計的細化和修正工作,對趙奕來說是非常簡單的,一般隻要研究一番,結果就直接出來了,他也發現有專業人員,提前做交接工作的好處,工作內容到他這裡,就會變成直接的‘設計題’,而不是再去討論附帶要求之類的。
有些時候甚至連學習幣都不用消耗,隻是簡單的修正設計,一下子結果就出來了。
趙奕的工作重點在於調控外形、部件的電子控製係統。
戰鷹-1的設計關鍵點,就在於外形和部件增添了很多自動控製的部分,其中的重點在於機翼和尾翼,說機翼和尾翼有些籠統,機翼和尾翼的組成部分,有很多都是單獨運轉的。
比如,後緣襟翼。
後緣襟翼是根據需要向下偏轉的翼麵,主要用於在飛行的時候增大升力。
戰鷹-1的設計是在高度平穩的時候,讓後緣襟翼自動改變方向,和機身方向整體平行,來減小飛行時的阻力。
相對應的前緣襟翼也類似。
副翼是飛機的主要操作舵麵之一,通過兩邊副翼的差動,可以使飛機產生滾轉效果,但平常的時候是沒有用處的,不使用的時候,也可以收縮回去。
其他像是垂尾、方向舵、背鰭,也包括下放的起落架、內置彈倉等部件,都可以根據飛行狀態自動調節,讓飛機時刻處在應對飛機情況以及飛行需求的‘最佳狀態’。
這就需要很強大的電子控製係統進行協調了。
事實上。
戰鬥機自動整體調節的電子控製係統,放在國際上都是非常高端的,高端到連M國最先進的戰鬥機,也隻有簡單的調節功能,有的調節還需要飛行員手動操作。
整體的自動調節就顯得非常智能化了。
這個技術的主要難度就在於,必須要讓飛行員的操作意圖,被飛機主控製係統清晰的捕捉,就牽扯到座艙操作間,手動控製部件相關操作的傳感能力,以及精細的傳感控製能力。
傳感器不是問題,關鍵還在於控製係統的內部分析。
趙奕很快就完成了主控製係統的框架,後來就發現最重要的還是分析算法,怎麼樣根據傳感器得到的數據,‘計算出’飛行員最有可能的意圖,才是主控製係統的關鍵。
當然還有個更簡單的方法,就是給飛機固定設計幾個模式,讓飛機直接做相應模式的轉變,但直接性模式的改變,會讓飛機狀態調整過程中過於僵化,也和外形設計中各個不見,根據風力、風向自動調節的功能產生衝突。
所以必須要設計出三個模式,一個是智能自動控製係統,一切都讓係統做計算,讓飛行員操作變得更加簡單。
一個是嵌入模式形態,固定幾種最常用的模式。
最後就是應急手動控製模式。
在控製係統出現問題,或者處在非常極端的情況下,飛行員可以選擇進入手動控製模式,固定外形幾個部件的位置來應對。
想要最大化發揮戰鷹-1的性能,還是要依靠智能控製係統。
趙奕連續很長時間,都在做智能控製係統,他有種找回‘老本行’的感覺,他最初的成就就在計算機算法上,新的智能算法還是很有意思的,因為算法的難度相當高,甚至不亞於破解世界數學難題。
不過趙奕的研發生活相對還是很輕鬆,因為他沒有辦法緊張起來,最大的限製還是來自於學習幣,學習幣基本消耗一空的情況下,他都是積攢一點日常幣,再抽時間做一點有難度的算法研究。
雖然在趙奕來看,智能控製係統的研發速度很慢,實際上,隻是相對於他自己的速度,完成的時間並不慢。
年後三個月時間左右,他還是完成了所有的代碼,並使用《監察律》進行檢測,還調試運行了一下,發現沒什麼問題就可以結束了。
於此同時。
戰鷹特研小組的人,乃至於戰鷹組,包括袁海濤、周慶等人,因為長期和趙奕一起辦公,也知道他具體在乾什麼。
他們是外行人不懂。
雷勇和鮑恩紅就有點了解了,他們知道趙奕具體在做什麼,也對趙奕的能力水平有信心,但考慮到戰鷹-1設計中,有好多需要智能調控的部件,他們覺得研發需要的時間很長。
他們私下討論的時候說了起來,雷勇道,“我本來以為加入戰鷹組,最多也就工作幾個月,現在估計要兩、三年了。”
“這種係統,趙院士一個人開發,都不知道需要多久,好消息是我們以後就清閒了,大概就是等著就好了,坐在這裡,白拿工資……”
鮑恩紅道,“我倒是不著急。來的時候就有心裡準備,也許要工作幾年、十幾年。不過趙院士還真是厲害,做的設計太高端了,我們根本幫不上。我覺得趙院士應該考慮,招幾個專業的信息工程師來一起做開發。”
“是啊。”
雷勇同意的點頭,“這方麵還是要找專業的人,從研發難度來說,估計要找最頂尖的信息學專家、算法專家或者軟件工程師。”
兩人正說著的時候,就注意到辦公室的門開了。
趙奕麵帶微笑從裡麵走出來,他手裡還端著杯咖啡,笑眯眯的道,“完成了。”
他坐下來交代雷勇和鮑恩紅,“你們可以開始寫設計報告了,智能控製係統的報告我來寫,你們主要還是寫設計分析報告。”
“就像是最開始交給我那種設計報告就可以,分析每個部分的作用、設計原理以及數據論證,等等……”
趙奕連續交代了一大堆。
設計報告還是非常重要的,有設計報告才能提交上去,申請進行設計驗收,他自己做設計倒是沒問題,要說寫設計報告就有點為難了,因為好多設計他自己都不明白原理。
反正……完美就對了!
雷勇和鮑恩紅比較專業,他們能從一個設計中,分析推斷出什麼東西。
當然了。
有一些牽扯到具體設計數據計算的東西,還是要趙奕親自來的,但大部分常規的內容,都可以交給他們兩個完成。
雷勇和鮑恩紅則都聽愣了。
他們剛才還在討論‘工作時間問題’,怎麼突然就完成了?
等趙奕一口氣全都說完,雷勇驚訝道,“趙院士,您的意思是,那個智能控製係統……完成了?”
“對啊?”
趙奕皺住了眉頭,“那是我最開始說的吧?”他看向雷勇的眼神,就像是看以一個‘不聽課’的壞學生。
雷勇苦笑著和鮑恩紅對視一眼,兩人的眼裡依舊寫滿了震驚。
但他們隻能震驚了。
趙奕不會仔細解釋為什麼能快速完成,他隻是過來給兩人交代接下來的工作,他可是希望設計快一點驗收完成。
戰鷹-1的設計驗收工作,不止關係到樣機製造問題,還關係到‘獲得一大筆學習幣’。
最近幾個月,趙奕飽受‘學習幣月光’的困擾,每次做研發還要受到學習幣數量的限製,他很希望擺脫‘月光’的尷尬,重新回到曾經‘揮學習幣如土’的時光。
接下來三人都開始認真寫報告。
一周後。
趙奕查看了雷勇和鮑恩紅的報告,隻仔細看了一下數據問題,連修改都不修改,就直接給了通過,和自己的報告放在一起,寫了一份戰鷹-1設計完成,申請上級部門做驗收的報告。
雷勇對於趙奕連修改都不修改一下,就直接認可了他們的報告感到驚訝。
他提醒式的問道,“趙院士,不用仔細看看,修正一下嗎?”
“不用。”
趙奕明白雷勇的意思,“設計上的工作,我有信心,至於報告,就是簡單的解釋,隻要設計、數據都沒問題,解釋的有偏差也沒關係。”
“反正集團那邊驗收的時候,肯定要對各部分設計進行反複的論證,我們的報告寫的好不好,又有什麼關係?”
雷勇一想也對。
但是……
設計項目完成以後,提交設計驗收的報告,連仔細看一下都懶得看,好像是有些太敷衍了吧?
同時,雷勇心裡不由得感歎,“趙院士就是趙院士!”
“什麼領導不領導的。反正提交驗收報告,集團肯定會派出專家組驗收,完全是實用主義,真是值得學習的精神啊!”
“但是……”
“其他人想學都學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