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飛船才是主體業務(1 / 1)

在離開了中文計算機技術公司以後,趙奕直接去了醫學科學中心,回到自己的實驗室,馬上關心了一下研發進展。

他主要關心的是衰老相關的血液研究。

一個多月以前,趙奕從一大堆複雜蛋白、酶數據,找出了幾個讓艾立新等人針對的做研究,檢驗幾種蛋白、酶,是否和衰老直接相關。

現在成果已經出來了。

艾立新帶著興奮給趙奕介紹道,“我們對七種蛋白和酶進行了詳細的檢測,並做了針對性的實驗。”

“雖然實驗時間還很短,但我們發現有一種蛋白和兩種酶,很可能對衰老是有效的。”

這個實驗的原理很簡單,就是提取相應的蛋白和酶,直接注入到老年老鼠的體內。

單獨一隻老年老鼠當然沒有什麼意義,換做是幾隻、十幾隻就不一樣了,樣本數量增多,就能說明一定的問題。。

“其中有兩隻老年老鼠已經死掉了,但也比正常推遲了一個星期左右。”

“其他的,我們觀察認為,最少還能堅持一個星期以上。”

“針對人體,不一定有效果,還需要申請進行實驗。”

針對防衰老的研究,甚至可以說是‘延壽’的研究,想要做人體實驗很不容易,必須要做詳細的申請,審批以後找到同意實驗的誌願者,然後進行長時間的觀察。

這種觀察也許會持續幾年時間。

誌願者還不能隻有一個,而是很多個,才會變得有意義。

事實上,生物理論上來說,哺乳動物的機體原理都是一致的,老鼠身上有效果,放在人體身上,也必然會有一定的效果,隻不過效果高低不確定。

趙奕隻是聽著點頭,他思索著說道,“其他四種也要繼續研究,我認為,它們也許都是有效的,隻不過是實驗手段導致沒有出現效果,或者幾種進行搭配,才會有效果。”

他嘴裡說的是‘也許’,實際上,心裡非常的確定,《因果律》已經給出了答案。

《因果律》能夠給出幾種蛋白、酶和衰老有關的答案,卻不能知道為什麼會有效,會有多大效果,正因為如此才需要進行試驗研究。

毫無疑問。

衰老相關研究的課題,肯定會是個長期性的工作。

趙奕認為相關蛋白、酶的研究,隻是一個突破口,他希望能轉到基因研究上,因為衰老是和基因直接相關的,不管是有效的蛋白、酶,還是什麼其他東西,都是基因作用的產物。

基因,才是根本。

接下來趙奕關心了一下基因實驗室的建立工作,隨後決定對外招聘專業的基因研究人才。

這方麵的工作,就交給生物醫學研究所做了。

趙奕實驗室屬於生物醫學研究所的,招收普通的副研究員、實習生,實驗室都可以做決定,但有實力的基因實驗人才,肯定是研究員級彆,就需要研究所做決定了。

但想來招聘人才不是問題,因為生物醫學研究所,已經是國際公認最有實力的生物醫學研究機構,國際上來說,都是‘最有錢的’之一,隻要不缺少資金、不缺少項目經費,有很多研發人才都願意來。

國內外的生物醫學研究機構,最缺少的不是研發人才,而是專業的研發環境、項目經費。

國內好多頂尖的生物醫學人才,都希望能夠評上個院士,最大的原因就是沒有院士頭銜,根本就拿不到太多的研發經費。

生物醫學的研究,用個材料也許都幾萬、幾十萬,高消耗的研發,沒有經費怎麼辦?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所以在研發人才的招聘上,對生物醫學研究所來說,根本完全算不上是問題,好多的頂尖生物學人才,打破頭都希望進入研究所,更不用說是趙奕實驗室了。

因為奕星公司有很多事物要處理,趙奕隻在實驗室待了一個下午,處理了一些工作,隨後就迅速返回了鄭陽。

從首都返回以後,連家門都沒邁進一步,他就馬不停蹄的去了奕星公司。

火星探索任務是非常成功的,但任務已經結束,可以說是告一段落了,對於奕星公司來說,更重要的是,頂層針對最新科技開放的調整。

首先是聚能衛星獨立組建公司,對未來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也許一年、兩年以後,奕星無限動力公司,就無法在壟斷光能傳輸技術,也就意味著他們必須要加快軟件方麵的研發,同時,增大汽車的市場占有率,以便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

當然了。

哪怕是到了一年、兩年後,無限動力汽車也不可能有競爭對手,因為聚能衛星的數量是有限的,傳輸太陽能也是有點的,遠遠滿足不了國際市場,即便是開放傳輸太陽能,也會用在航天、衛星、飛船等領域,不太可能快速開放給其他汽車企業,但不管怎麼說,競爭還是有可能出現的,作為一家企業來說,就必須要具有緊迫感。

另外,就是太空航路開放給其他國家機構的問題。

雖然暫時隻準備單獨進行談判,即便是有訂單也非常的少,但奕星公司必須要有所準備。

太空航路開放,進行市場化運營,對奕星公司是非常有利的,因為Z波衛星是奕星公司製造的,即便歸屬權是國家,也不是航天局,他們和航天局享有同等權利。

比如,有機構借用太空航路支付了一億人民幣,奕星公司就能分到至少四千萬人民幣以上。

這筆錢還等於是平白多起來的,因為Z波衛星掛在太空中,不使用以後一直維持傳輸太陽能的消耗。

站在奕星公司的角度,肯定會希望徹底開放太空航路,進入到市場化運營,以此還能增加公司的影響力。

“未來,太空航路是非常重要的。”

衛星部門負責人梁麗華總結說道,“我們所發射的航道衛星,現在的采購成本在二十億左右,再加上發射成本、專利以及傳輸太陽能的消耗,成本總計在三十億上下。”

“這種衛星理論上,能夠使用超過五百次,服役時間超過三十年,而我們的使用頻率非常低,到現在隻使用過兩次,可以說是直接虧損的。”

“如果能開放太空航路,就會有其他機構使用航路,並支付相關費用,每一次的費用,至少也在三億人民幣以上,甚至會更多,我們每一次最少能分到一億以上。”

“隻要其他機構使用超過二十次,我們就能收回成本。”

“所以我認為,現有的趨勢下,我們需要製定其他的發射計劃,尤其是環繞地球的軌道,必須要有至少三座以上的航道衛星。”

梁麗華說出了自己的建議,參與會議的其他人也開始討論起來。

趙奕沒有針對性的發言,公司類似的戰略問題,都是大家一起進行討論的,除非是有新的科技出現,他才會去主動做決策。

穀/span顯然。

製定航道衛星的發射計劃,目的是著眼未來,等於是先一步壟斷了地球向外的航道。

如果太空中掛著三座高功率的Z波衛星,並且都屬於奕星公司所有,顯然國家層麵或者其他國內機構,就不可能再發射新的衛星。

其他機構想要使用,也隻能選擇奕星公司的衛星。

這等於是壟斷。

不過針對自己所研究的最新科技,壟斷一段時間也沒什麼,根本不需要放在心上。

另外,衛星的歸屬權是屬於國家的,奕星公司也同樣是國-有公司,一定程度上,等同於是為了國家創造利益,並帶動經濟發展。

在未來的太空領域競爭中,奕星公司掌握了主動權,而航道其實是一個新的市場。

想要理解航道的利益點,其實也是非常容易的,太空航道也等於是路,奕星公司修好了路,其他車輛使用肯定是要收費的。

如果修好的路,就隻有奕星公司的車輛進出,那麼路就等於是直接虧損,有其他車輛進出,才能夠創造出經濟利益。

在做了未來戰略的討論以後,趙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這次火星探索任務結束以後,我們在太空探索領域還要繼續前進,方向,大家也知道,我們肯定會走的更遠。”

“下一步是哪裡呢?我認為應該著眼於更廣闊的宇宙了。”

其他人都正襟危坐,他們知道重頭戲來了。

“以現有的Z波技術來說,我們還無法做到太遠距離的安全檢測,而宇宙星係的距離是以光年來計算的。”

“我們暫時不需要把宇航員送到其他星係,但我們擁有的技術,可以把探測器送到其他星係,哪怕是中途出現了危險也沒關係。”

“這肯定是個龐大的工程,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太空航道衛星的功率問題,我做過粗略的計算,如果想要把探測器送到鄰近的星係,最少需要把衛星的功率提升三十倍或三十倍以上。”

“顯然,環地球軌道是不具備這個條件的。”

趙奕說完沉了一下。

旁邊研發部經理張凱頓時反應過來,“您是說——”他指了一下天上,驚訝道,“月球!”

“沒錯!”

趙奕送出了個‘孺子可教’的眼神,笑道,“我認為在月球上見到基地是很不錯的選擇,唯一擔心的是投入資金問題。”

這個龐大的工程,需要耗費很多的資金,保守估計也要超過上千億,但相比在月球建造基地來說,上千億似乎也不算什麼了。

奕星無限動力公司未來一年的盈利,最低預計也會超過一千個億,而建造月球基地也隻是個計劃,真正去建造基地前,肯定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攻克各種技術難題。

目前的難點還是奕星科技沒有利益點。

奕星無限動力公司也屬於‘奕星集團’,是奕星科技分出去的公司,但奕星科技做航天研發,肯定也是需要有收益的,而不是一直源源不斷的大手筆投入。

會議馬上開始討論建造月球基地所需要的技術。

首先就是運輸,肯定要研發大型的運輸飛船。

另外就是基地所需的‘大型太空罩’,太空罩需要具有抵禦宇宙輻射、高強度紫外線等功能,材料成本還不能過高。

同時,還需要很多其他的技術,而其他的技術,相比起來就不那麼重要,公司可以從其他公司,或者航天局、實驗室等機構購買。

會議上也有人提出,月球基地應該和航天局一起建造。

這是當然了。

趙奕早已經定好了計劃,直接把想法和高層領導說了,月球基地不是奕星公司做,而是公司和航天局合作去做,有一部分投入就是國家的。

公司需要的是利益,是月球基地建造好以後,找出的‘可能利益增長點’,也就是說,基地建造好以後,以基地為主體所創造的利潤,大部分都歸屬奕星公司。

當說起利潤的時候,焦點又回到了奕星科技的經營問題,正常的公司都不可能一直不斷的投入,而沒有任何的利潤增長點。

奕星無限動力公司是售賣汽車,最開始的技術和奕星科技直接相關,但奕星科技後續的太空探索計劃,和無限動力汽車就沒有任何關係了,唯一相關的是傳輸太陽能技術,而後者未來可能會被獨立出去。

這就讓奕星科技失去了利潤點。

高層準備開放太空航路,確實是個帶來利潤的點,但哪怕是開放了太空航路,依舊很難打來多少利潤,幾億、十幾億的利潤,對於奕星科技的投入來說,可以說是杯水車薪。

會議馬上討論起來。

很快。

眾人找出了幾個研發點,可以幫助奕星科技實現利潤。

一個是建造‘維修船’。

現在奕星公司有實力建造反重力飛船,並且能夠直接升入太空,可以用於修理包括空間站、衛星等設施。

這是個很好的利潤點。

航天局也同樣有技術實力,可以製造相應的飛船,但航天局不會在這方麵投入研發,他們有更多的工作要做,而除了奕星科技外,國際也沒有其他航天企業、機構能做到這一點。

二則是建造載人觀光船,可以一直作為奕星科技的利潤點。

第三是肯定的利潤點,奕星科技即將參與到宇宙飛船項目中,獲得小型飛船的訂單,訂單的金額最低超過八百億人民幣。

這筆訂單是早就計劃好的,奕星公司建立初期,就已經談好了,就像是軍-火商售賣飛機、坦克一樣,奕星科技作為的主業務是研發太空飛船,自然會對外售賣飛船。

不僅僅是參與宇宙飛船項目,未來肯定也會對國際售賣功能性的飛船,比如觀光船、運載船,包括維修船,都是可以售賣的。

隻要不牽扯到核心的Z波技術,隻和反重力技術有關的飛船,都是可以對外售賣的,因為國外的機構同樣擁有反重力技術,隻不過相關的技術水平,和國內遠遠無法相比罷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