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喆非常堅定的和趙奕說要去月球工作,“我想通了,趙奕,我一定要去,這個機會一定要留給我。”
“我下定了決心!”
“哪怕有危險,也一定去!這次,你就看完的吧!”
“我要當太空微生物學家,就算是有危險也不怕,我想好了——”
“烏拉烏拉~~”
李仁喆在電話裡連續說了一大堆,得到了趙奕一句話答複,“嗯,知道了。”
然後,沒有了。
李仁喆頓時非常的鬱悶,就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心中澎湃的激情根本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他本來想著趙奕應該非常認可的對他說,“厲害,我就知道你會同意”之類的話,實際上,什麼都沒有,隻是表示自己知道了而已。
事實上,這就是個小事情。
隻是一個上月球的工作機會而已,還是和李仁喆的研究有關,從研究的歸屬來說,李仁喆也肯定會優先被考慮。。
隻要月球的實驗工作不發生重大事故,對他來說就真的是小事情。
假如真的發生了意外事故,咳咳,就隻能默哀一聲,讚歎一下李仁喆為科學發展做犧牲的偉大情操了。
趙奕也隻是想想而已,因為李仁喆是否上太空,現在根本就不確定,他確實可以給李仁喆優先通道,前提是李仁喆必須要通過訓練、考核。
月球,可不是誰都能上的。
最低要求也要完成宇航員的基礎訓練,宇航員的基礎訓練最低也要超過三個月,而李仁喆的身體素質來說,估計要堅持半年以上時間。
這就是一邊做訓練,一邊做減肥的過程。
月球基地車都還沒有登上月球,月球基地見到的位置都不確定,就更加不可能見到什麼實驗室。
正常而言,順序是這樣的。
首先是把月球基地車送入月球,讓宇航員確定見到基地的位置,隨後把大量裝置材料送入月球。
這個時候,才會考慮建造月球表麵的小型實驗室。
中間的時間間隔最少在六個月以上,時間長一些,甚至會超過一年、兩年。
所以李仁喆都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訓練,而他同意了去月球工作,就會有奕星的人員和他簽訂合約,隨後就會到宇航員的訓練基地,接受一係列專門的訓練。
如果能成功的通過訓練、考核,計劃正式開始以後,李仁喆就可以乘坐太空船或運輸船去往月球工作。
否則,什麼也不會發生。
這時候,趙奕已經來到了Z波的實驗基地,也就是實驗出現爆炸的地方。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以後,附近的裝置、設備重新建造起來,還建造了一些帶有防護的房屋,裡麵放置著各種電子設備。
現在附近的區域最大的工程,就是安裝單向反能量平等裝置。
所有訂購的材料、設備,都已經運送到位,十幾個工程技術人員,都仔細對照著設計圖,慢慢的組裝第一台設備。
這是第一次裝備相應的設備,他們能參照的隻有趙奕提供的設計圖,安裝的過程中就碰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十幾個工程技術人員是核心,還有兩對專門的工程人員,也就是輔助做其他工作,比如有些部件太重,或者安裝的時候需要非常的平穩,或者是有其他的需求,都需要這些工程人員來輔助。
趙奕和理論組的其他人一起到了現場,馬上就參與到了按照工作中。
不管是愛德華-威騰,還是邱成文、趙奕、張祁燦,都迫不及待的想要進行實驗,他們早就期待不已了。
可惜,新設備安裝需要時間。
哪怕有趙奕參與其中,因為新設備內部光束安裝非常複雜,還是花費三天左右時間,才裝配好了第一台裝置。
有了第一台,接下來就簡單了。
在後續四天左右的時間裡,工程組就完成了剩餘四個裝置的組裝,總計五個斜側單向反能量屏障裝置,包圍在一起就可以組成一個,隻剩餘地麵部分的反能量屏障罩,連上方都可以封閉起來。
單向反能量屏障裝置的組裝,總共花費了一個星期左右,而且的一個星期他們就一直在對裝置進行測試,以保證在實驗過程中裝置不會發生問題。
一個星期,又一個星期,時間就在對新裝置的組裝、測試過程中過去了。
理論組的幾個人都有些急躁,但他們知道也沒有辦法,科學研究就是這樣的,針對大型設備的安裝調試,隻花費半個月時間,速度已經非常快了。
好在新設備的工作結束了。
接下來他們就正式對實驗進行準備,首先就是選中一塊試驗場地,在場地的地麵上鋪設高強度壓縮材料。
單層高強度壓縮材料,以及一米厚度的超強鋼板,可以阻擋威力非常強大的爆炸轟擊。
與此同時,超強鋼板的內部,還安裝了空間鏈接裝置。
這是趙奕決定下來的。
“在爆炸中,空間鏈接設備肯定會損壞,但空間連接並不會受到物質乾擾,所以可以放在地麵下方。”
“Z波裝置,必須要放置在上方。”
Z波裝置才是最頭疼的。
Z波裝置必須要放在上方,直接和實驗區域相鏈接,但實驗中出現爆炸的概率非常高,就必須要對Z波裝置進行一定的保護,保護措施也不能妨礙Z波裝置運轉。
這是個非常有難度的工作。
工程組隻能在Z波裝置發射口的外層,包裹厚厚的高強度壓縮材料,但發射口內部就沒辦法了。
他們乾脆就把發射口內部的材料,更換成壓縮倍率更高的材料。
但是,這並不能百分百保證Z波裝置在爆炸中持續運行,隻能期待爆炸不乾擾到內部核心裝置運行,就可以持續的進行實驗。
當一切都準備好以後,理論組就迫不及待開始了實驗。
地麵進行相應的實驗,要比映射到太空船簡單太多了,他們根本不用做什麼智能係統,隻是遠程連線操控就可以,因為地麵部分是沒有反能量屏障包裹的,就可以直接連線從鋼板縫隙傳過去。
同時,實驗內部還安裝了好多一次性使用的測試器,那個瞬間捕捉數據並發送信息出來。
這些測試器肯定會在爆炸中損壞,所以就是一次性使用的,但能在瞬間及時的反饋數據,受到爆炸損壞也值得了。
終於,實驗準備開始。
這次的實驗是內部進行的,高層領導因為忙碌並沒有來,倒是科技處的劉部長過來了,他對於實驗非常感興趣,也希望能看到一些有趣的東西。
工程組的人員啟動了五座單向反能量屏障裝置,圍在四周組成了一個包圍圈,把中心的實驗區域包裹住。
穀竃/span看著中間黑漆漆的空洞,以及周圍運作的設備,劉部長感歎的說道,“你們這個新設備很厲害呀,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反能量屏障運作的設備。”
之前他並沒有進入過反能量屏障內部,還是第一次正麵看到設備運轉帶動釋放反能量屏障。
趙奕有些遺憾的道,“可惜沒有辦法近距離觀看。”
因為產生爆炸的實驗是有風險的,他們都是處在距離五公裡外的控製中心,距離最近的工作人員,也是處在防護區內,和實驗區有一公裡遠,他們將會即時操控設備,讓實驗正常進行。
很快。
實驗正式開始了。
當宣布建立空間鏈接以後,都沒有給人反應的時間,似乎隻是一眨眼,就聽到對接的操控室,傳來微微震動的響聲。
控製是一時間有些慌亂。
“彆擔心!”
趙奕喊了一聲,讓大家冷靜下來,“隻是音頻信號,應該是內部的檢測儀器炸毀,傳過來的聲音。”
控製室的工作人員也即時上報消息,“實驗區域發生了爆炸,但爆炸的影響並不大。”
“內部的檢測裝置全部炸毀,我們在一公裡外的安全區,並沒有感受到地麵震動。”
因為有反能量屏障影響,聲音隻能從地麵傳過來,而一公裡外也感受不到地麵震動,說明內部的爆炸強度並不高。
這時候,實驗已經結束了。
整個實驗過程最多維持十幾秒,因為Z波釋放隻有十幾秒。
工作人員又上報了消息,“根據檢測裝置即時反饋的數據,初步估計爆炸強度三十千克TNT當量左右。”
接下來理論組和其他人,就一起去空間鏈接的另一端,也就是帶穩定光源的封閉空間做檢測。
很快。
一係列數據都出來了。
“這次實驗開始的瞬間,光能傳輸效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一。”
“最終物質傳送的效率,初步估計在百分之六十三左右。”
百分之六十三,就是物質傳送的數據,和上一次火星-1飛船的實驗結果差不多,兩次實驗非常的相似,隻是時間和地點不同,就得到了很相似的數據。
因為實驗區域很可能存在核輻射,就沒有能第一時間做檢測。
反能量屏障開啟了一個小時後,瞬間關閉才有工作人員,穿著防輻射服過去做了檢測。
從爆炸強度以及現場殘留,可以估算核聚變發生的強度,也能計算出大概有多少的粒子發生了發生。
這些數據都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想要得到詳細的數據,還是需要等上兩天左右的時間,因為現場殘留需要運到專業的實驗室,進行非常精確的檢測,才能夠得出精確的結論。
中途的時間裡,理論組就在討論兩個問題--
一個是如何降低爆炸強度,也就是增大分子、原子傳輸量,相應的降低微小粒子的傳輸量。
第二就是如何增大傳輸效率。
兩次實驗的結果,物質傳輸效率都在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六十五之間,想要增大傳輸效率就需要考慮實驗最初的設計。
邱成文提出了一個方法,“我們可以調整空間鏈接的強度。”
他說的就是‘增加信號’。
空間鏈接可以看多是信息傳輸的手段,雖然不清楚為什麼出現了物質傳送,但依舊可以看做信息傳輸,而信息傳輸就牽扯到了一個信號的問題。
空間鏈接技術,是可以‘增強信號’的,也就是建立更多點位的鏈接,來保證傳輸更大區域的畫麵,聯係到能量傳輸技術,同時也可以增大能量傳輸效率。
信號傳輸的過程中,增加信號的強度,也就意味著‘通路增加’。
自然,附帶物質傳輸也就會增加了。
邱成文的建議被其他人認可,也被直接采納了。
所以第二次實驗就是更換一個更大型的空間鏈接設備,可以建立的空間傳輸信道,超過之前設備的一倍以上。
第二次是在三天後進行的。
這時候,第一次實驗殘留物還沒有檢測完畢,但根本不影響到實驗本身,工程組很快做完了準備,就直接進行了實驗。
因為有了前一次實驗的經驗,趙奕等人都乾脆呆在了距離一公裡的控製室,正常來說,這裡也是相對安全的。
實驗開始之前,趙奕利用《因果律》判斷了人身安全,就根本沒有擔心了。
很快。
伴隨著鏈接對方傳來‘砰’的響聲,實驗被直接中斷了。
工作人員馬上報告說,“Z波裝置損壞!”
“Z波裝置損壞?難道是爆炸強度增加了?”趙奕皺眉問題,他提問的同時,就使用《因果律》做出判定,心裡已經知道了答案。
果然。
工作人員說道,“從檢測裝置及時反饋的數據來看,爆炸強度並沒有上次高。但可能是因為其他影響,比如,有爆炸碎末噴到了Z波裝置內部,讓Z波裝置直接出現了故障。”
原來如此!
雖然實驗沒有正常的技術,他們還是去做了詳細的檢測,得到的數據和上一次同出一轍,區彆隻是‘爆炸強度低了不少’。
具體則是,“爆炸強度相當於二十二千克TNT當量。”
上一次是三十千克,這一次則是二十二千克。
從數據角度上來說,可以說明‘增大信號’的方式,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微小粒子傳輸比率,增大原子、分子的傳輸比率。
這次實驗的收獲還是很大的。
當然。
僅僅是兩次實驗,數據實在是太少,並不能完全說明問題。
接下來,趙奕就讓工程組,連續做三次循環的比對實驗,他則是和理論組,繼續從空子研究的角度,去著手設計新的實驗,希望能真正提升物質傳送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