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官員各司其職,一方麵安撫民眾,一方麵緊鑼密鼓的準備支援北地的戰事,更加關鍵的是防備遼人和西夏勾結,再度進犯西北。
為此,衛允當即便受曹太後之命趕回西北主持大局,還給了衛允臨機決斷,若遇通敵者,可先斬後奏之權。
而衛允這一走,順便也將張氏和昭哥兒還有小衛氏一家也給帶走了,這也算是曹太後對於衛允這次站隊立功的一些補償。
至於那些在宮中被俘,如今還在關押在京郊大營之中禁軍將士們如何處置,衛允就不清楚了,太後和朝臣們自會對其進行處置。
原本這一次朝廷該對有功之臣進行封賞的,但北地的戰事緊急,兩位新的大相公上台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頓超綱,安撫群臣和百姓,同時調動朝廷各部全力支撐與遼國的戰事,將收複燕雲之地當做眼下的第一要務,其他的一切事情都暫時押後。
曹太後雖然很想和遼國求和,平定戰事,恢複安穩平靜的生活,可奈何群臣不答應,曹太後雖然德高望重,在朝野之中皆有威望,但終究隻是個太後!
而且曹太後自身也不是那種唯我獨尊,一言不合就動輒殺人的性子,至少現在不是。
年僅七歲的二皇子還是在群臣的擁護之下,於永安帝的靈前繼位,年號暫且還未定,其生母元嬪也母憑子貴,一步登天被封為太後,而原本的曹太後也晉升為太皇太後。
不過現今雖然二皇子在永安帝靈前即位,但登基大典還未能舉行,必須得等到二十七日的孝期過去之後,才能夠正是即位。
平民百姓們替父母守孝,孝期一般都是二十七個月左右,一般也說成三年,可皇帝不同,國不可一日無君,家不可一日無主,皇帝是一個國家的主君,豈能三年沒有皇帝。
是以曆來便有一個慣例,儲君守孝,以日代月,一日便等同於一月,二十七日,便是二十七個月。
待二十七日孝期滿之後,二皇子便能夠正式登基稱帝。
不過又因如今二皇子年幼,隻有七歲,正式懵懂無知的時候,根本不能總理朝政,於是剛剛尚未的元太後和太皇太後就成了輔政的人選,而兩位剛剛上任的大相公,就成了顧命大臣,總領朝堂諸事,統轄文武百官。
二十七日的功夫眨眼便過,二皇子也在群臣的擁護下正是登基稱帝,年號政和,而永安帝的廟號,則被冠上了一個英字,為周英宗。
不要以為‘英’字是什麼好詞兒,若是換在彆的地方,英字自然是褒義,可在皇帝的廟號之中就不一樣了,英字可是帶著貶義的意思。
而衛允師伯,現在的秦相公也被任命為太傅,與被加封為太師的李大相公一道教授二皇子讀書課業,以及帝皇之道。
朝堂的事情緊鑼密鼓的進行著,衛允那邊小日子卻過的頗為滋潤!
汴京城裡頭的府邸和一應的產業都交給了明蘭打理,衛允和張氏一彆數年,如今好不容易重聚,自然要好好地溫存一番,就是在一路西去的路上夫妻兩人也是如膠似漆,形影不離的。
可苦了小昭哥兒了,每日見到自己父母的時間屈指可數,就連晚上睡覺都是和三個小表哥表姐湊合的,白日裡就跟在他們屁股後頭跑。
旭哥兒和子衿如今也漸漸大了,正好幫著小衛氏一起照料四個小屁孩兒,丁健則忙著處理運轉司的事情,已經先一步趕去長安,處理大軍的後勤去了。
而原本被衛允關在南鎮撫司衙門裡頭的顧廷燁如今已然被衛允安排去了北地張千鈞的帳下聽令,隻要他能夠在這一次收複燕雲的戰爭之中立下戰功,便能夠光明正大回汴京和明蘭母子團聚。
早在顧廷燁被小秦氏和顧四叔告到禦前,獲罪下獄之後,寧遠侯顧家那邊便將顧廷燁給除了族,把他顧廷燁和其生母白氏的名字從顧家的族譜上頭劃了去,明蘭和昭哥兒她們自然也未能幸免。
甚至還在小秦氏的挑撥之下,顧家人將明蘭還有昭哥兒以及顧廷燁的一雙庶女趕出了侯府,把澄園光明正大的據為己有。
好在顧廷燁手中白家的產業已經顧廷燁這些年南征北戰積累下來的金銀財寶什麼的沒有落入顧家人的手中,早在一開始明蘭就做好了準備,把顧廷燁留在家裡的錢財都秘密送了出去,如今就居住在積英巷的衛府之中,打理著顧廷燁自外祖處繼承而來的白家產業的同時,衛家在汴京的一應事務也都是明蘭打理的。
原本小秦氏和顧家的一眾叔伯族人們也已經上書永安帝,請立如今在西南邊陲坐鎮的顧家大房嫡子顧廷煒承襲寧遠候的爵位,可卻一直沒有得到永安帝的回應。
如今又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朝廷的旨意是不影響百姓,可官員勳貴們還是得跟著二皇子一道題永安帝和沈皇後守孝的,他們自然不會傻到在這個節骨眼兒上跑去曹太後那邊現眼。
不對,現在應該是太皇太後了,如今的太後姓元,侍女出身,原本隻是舒王府的家生子,一個連平民百姓都算不上的侍女,如今卻一步登天,做了太後,不得不說,運氣這種東西實在是難以琢磨。
原本衛允是想把明蘭和大衛氏一道帶去陝西的,可明蘭卻非要帶著昭哥兒和顧廷燁的一雙庶出子女在汴京城等顧廷燁自北地安然回來。
還說什麼她如今已經嫁做人婦,是顧廷燁的妻子,是昭哥兒的母親,雖說如今他們已經被寧遠侯府除族,可隻要她明蘭還在,她和顧廷燁的家就還在。
明蘭自然也早就從先皇後沈氏處知道了永安帝和顧廷燁等人的謀劃,可現如今永安帝等人身死道消,所謂的謀劃自然也就失敗了,如今太後當權,顧廷燁被顧家除族之事已然無可挽回。
倒是盛家那邊,不論是盛紘還是長柏,亦或者是盛老太太都對明蘭異常關心,甚至還幾次三番想把明蘭母子幾個帶回盛家。
可卻同樣被明蘭給拒絕了,甚至一開始明蘭帶著三個孩子住到了甜水巷,也就是一開始顧廷燁被趕出家門的時候,帶著外室曼娘和常嬤嬤住的那個院子。
盛紘也隻能無奈的感慨明蘭這執拗的性子也不隻是隨了誰,平日裡看著挺聰明的一人,卻偏偏要認死理兒!
倒是衛允對明蘭頗有幾分理解,這既是明蘭想要自己獨立,想要替顧廷燁把家給撐起來,又不想連累旁人的做法。
如今掌權的可是曹太後,昔日顧廷燁為了幫永安帝奪回朝政大權,可沒少得罪曹太後,如今明蘭是顧廷燁的妻子,夫妻本是一體,誰知道曹太後會不會暗地裡使什麼絆子,雖說明蘭和盛家的關係是剪不斷的,可至少在明麵上還是保持一定的距離,若是能夠不受牽連自然是極好的。
可若是曹太後非要較這個勁兒,那明蘭和盛家也沒有半點主意。
好在衛允和曹太後求了恩典,如今衛允剛剛向曹太後表了這麼大的一個忠心,立下了如此大功,曹太後自然也不能太過吝嗇,便同意衛允把一家子都帶去了陝西,畢竟外放官員帶著家眷上任在大周實屬在正常不過的事情。
昔日盛紘外放的時候,一大家子不也是他走到哪兒就跟到哪兒的!
而且曹太後深知衛允和盛家的關係,知道衛允對如今在盛家做妾的大姐姐和明蘭、桓哥兒、櫟哥兒幾個外甥的看重。
二十七日的孝期已過,年僅七歲的二皇子成了政和帝,滿朝文武的精力雖然大半都放在北地的戰事之上,可對於此番叛亂的後續卻不能一直拖著,而且如今戰事以起,雖說要維持朝局的穩定,可以雷霆之勢震懾那些想要趁亂做小動作的人也是必須得。
如今大周朝廷的三位領導人直接決定,由刑部、大理寺還有都察院三司會審,將一應涉案的大小官員悉數查辦。
而作為罪魁禍首的劉家依然被誅了三族。
好在這一次參加叛亂的人並不多,三萬禁軍死了兩萬多,還有幾千人關押在京郊大營,五城兵馬司也有部分官員被收買,可念及現如今北地戰事一起,朝廷正是用人之時,朝廷便網開一麵,把他們悉數都遣往北地,讓他們和遼人作戰,戴罪立功,以贖己罪。
這個提議自然是曹太後的意思,這些所謂的叛軍,看似聽從的是劉貴妃兄妹的命令,實則若非是曹太後暗中授意,區區一個劉貴妃,還有一個一步登天,在軍中沒有任何根基的禁軍統領怎麼可能三萬禁軍和五城兵馬司對其俯首稱臣,舍生忘死!
若是說唯一意外的話就是寧遠侯府了,刑部那邊查了出來,此番叛亂寧遠侯府也涉案其中,顧廷燁的寧遠候做的好好地,為什麼早不出事兒,晚不出事兒,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出了事,而且顧廷燁剛出事兒沒多久,叛亂就發生了!
顧廷燁可是永安帝最為倚重的大臣之一,這事兒未免也太過巧合了一些。
刑部便針對此事著手調查,未曾想這一調查果真便查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