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山與水(求月票)
夏天,平原地區天氣炎熱,山裡反而會涼快不少,宋娜要回老家收集材料,宋爸宋媽老兩口乾脆跟著,一起回老家住幾天。
呂冬早就答應了宋娜,也準備到石頭村住幾天。
倆人連結婚證都領了,不怕石頭村的人嚼舌頭根。
一大早,呂冬開上新買的一輛奔馳大G,去學府文苑小區接上宋娜一家,各種生活用品和禮品裝滿後備箱,這才趕去南邊的山區。
這車五月份就定了,穆坤折騰一個多月,貨終於在上周到了。
一同過來的,還有一輛路虎衛士,七叔全款買的,算得上鳥槍換炮。
開上車,從小區出來,白色的奔馳大G,一路上吸引不少人眼球。
這車是宋娜的嫁妝,也是宋娜親手挑的,跟一般女孩子不一樣,可能常年練體育的關係,她當時一眼就看中了這種硬線條的車。
宋媽坐在後排,嘀咕道:“沒轎車坐著舒服。”
宋娜說道:“媽,這是越野車。”
宋爸抓著車門把手:“花這麼些錢買車,該買一輛黑的,顯得大氣,乾嘛買輛白的?”
呂冬讚同:“我也是覺得黑色的好看。”
宋娜看眼呂冬:“這是我的嫁妝,平時也是我開,我喜歡白色的。”
呂冬趕緊換了個說法:“有錢難買心頭好。”
老宋看著呂冬立場變得這麼快,反而樂得直笑。
青照不算大,所謂的南部山區,其實離著縣城比北邊黃河跟前的鄉鎮近多了,不過二十來分鐘,沿著縣道進入山區不遠,車子就到了石頭村。
宋娜家就在石頭村的村頭上,門前是一條新修的柏油馬路,呂冬以前來過不少次,不用宋娜指路就能找到地方,直接把車停在門口。
農村裡,到哪都不缺少整天拉呱的閒人。
車子一停下,就有不少人湊了過來。
老宋兩口子率先下車,跟村裡的人散煙打招呼。
呂冬打來後備箱,等宋娜開了門上的鎖,倆人一起往家裡提溜東西。
宋娜一家很少回來住,老家裡啥都缺。
東西暫時放在堂屋門口的樹蔭下麵,宋娜找到包,去換了身舊衣服,招呼呂冬打掃打掃。
這種就地取材的石頭房子,結實歸結實,但長時間不住人,很快就落上一層厚厚的灰塵,還有裝在箱子裡的被子褥子啥的,全都要拿出來,放在太陽底下暴曬。
老宋倆口子回來,同樣打掃起來。
太長時間沒住人了,接近中午才打掃乾淨,宋娜和宋媽又去準備午飯。
青菜是不缺的,宋娜家的院子非常大,宋爸和宋媽雖然不住了,但時不時也會回來看一眼,院子裡的菜地就沒有荒廢,種上了菜椒、豆莢和茄子等應季蔬菜。
沒打藥管理的關係,讓蟲子咬的有點慘不忍睹,但摘一摘,足夠吃不少頓。
吃過中午飯,宋爸宋媽去午睡,呂冬和宋娜沒有午睡的習慣,就坐在院子裡水井邊的樹蔭下麵說話。
時不時就有涼風吹過來,倒是不熱。
宋娜摘了兩根黃瓜回來,從水井裡打上鮮涼水洗了洗,給呂冬一根,翹起白生生的腳丫子坐到竹躺椅上,咬了一口清脆的黃瓜,說道:“偶爾回來住住,挺好的。”
呂冬半躺在另一張竹躺椅上,嚼著黃瓜:“來到這種地方,生活節奏不自覺的就會放慢,人能輕鬆下來。”
宋娜晃動著腳丫子,故意戳呂冬腿:“是不是心態不一樣了,有時候回憶起來,覺得當個山野村夫挺好的。”
呂冬伸手抓住她腳丫子,在腳心上撓了一把,宋娜格格笑著趕緊收回去。
“你去問問外麵的人。”呂冬拿黃瓜指了指外麵:“有幾個人願意真的當山野村夫。”
通常情況下,山裡跟貧窮有著直接的聯係。
宋娜說道:“所以,我才說心態不一樣了。”
呂冬不想討論這種話題,轉而問道:“下午你咋安排的?”
宋娜想了一下,說道:“等到兩點,咱們先去村支部,我記得村裡有本很老的村誌,有些年頭了,咱們拍下來,完事後再拍些村裡的照片,等太陽下去一些,我帶你去山上轉轉,那裡有小溪,有山螃蟹,抓來在油裡炸一炸,可好吃了。”
呂冬過來就是陪宋娜的,說道:“行,我聽你的安排。”
前麵來石頭村,基本上都是來去匆匆,沒上山去看看,由宋娜這個山裡野大的帶著,進去轉轉也好。
倆人就坐在水井跟前,吹著山間的涼風,不停的說著話。
大部分時間,都在說以後生活上的事,比如宋娜就說要修整修整老家,將來夏天在外麵累了,可以跑到山裡躲清閒。
快到兩點鐘的時候,宋娜去屋裡取了數碼相機,叫上呂冬一起去石頭村村支部。
宋娜的家在村口上,村支部靠裡麵,跟平原地區的村莊不同,往裡走就是上山,村莊就建在一個山坡上,越往裡地勢越高。
村裡的房子,全都是石頭蓋起來的,連道路上鋪的都是各種石頭邊角料。
宋娜邊走邊跟呂冬說著每一棟房子的來曆,還有小時候她在這裡做過些什麼。
來到村支部,這邊的班子比以前呂家村人還少,呂家村沒發跡的時候,起碼還有呂振林和李會計倆人主持村支部的工作。
這邊乾脆隻有一個老支書。
宋娜說明來意,老支書不傻,知道這是村裡發展的好機會,立即從一個老書櫃裡,翻找出石頭村的村誌,讓倆人翻看。
村誌很有些年頭,紙張都發黃了,有些書角破破爛爛的,不好好保管的話,可能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解體。
宋娜以前就看過,這時候沒必要再看,就叫呂冬拿到窗戶跟前的桌子上,由他負責翻書,然後拿起相機拍照。
這本村誌不算厚,也就幾十頁,有遺失損壞的地方,有些書頁明顯是被人撕掉的。
老支書不好意思的解釋:“早些年,村裡條件差,缺紙。有人來這裡轉著玩的,就隨手撕幾頁,拿去當手紙。”
這不算啥罕見的事,在農村裡再正常不過了。
以前將檀木椅子劈開當柴火燒的都有。
花了半個小時拍完,宋娜將村誌還回去,拉開椅子跟老支書說話,主要就是說區裡準備開發南部山區的事,儘可能讓石頭村這邊也去爭取爭取。
區裡的南部山區大開發,其實就是旅遊和可持續發展開發,與工業無關。
南部山區的石料礦、煤礦和石灰礦等等,早已全部封停,幾年前青照縣就立法,嚴禁在青照範圍內開礦挖沙。
不是卡審批,而是沒有留下任何審批的通道。
青照本就是礦產貧瘠的地方,走這條路根本走不通,與其打地下那點礦石的主意,還不如利用好現有的資源。
南部山區是青照泉水最為重要的地質補給帶,隻能走綠水青山這條發展道路。
當年在南部山區開礦的那位,就是讓現在青照區的一把手打掉的!
三點多,從石頭村村委出來,呂冬和宋娜滿村轉,拍攝村裡的石頭房子,幽靜的巷道,村前清澈的小溪,村後翠綠的樹林等等。
當初開礦破壞的地方,還要往南去,石頭村這邊的植被保存的比較好。
忙到四點多,太陽躲進西邊的山後邊,宋娜回去放下相機,跟呂冬一人拎了一個塑料桶,沿著小溪一路往山裡麵走,準備去抓山螃蟹。
青照從南部山區到縣城北邊,都是特殊的地質帶,縣城裡麵多泉水,山裡麵的山泉其實也不少,石頭村村前的這條小溪,就是由山裡多眼泉水彙聚而成,一年四季都不斷流。
倆人走在山間小路上,心情特彆好,有說有笑,很快就看不到石頭村了。
呂冬雖然不像宋娜是在山裡麵野大的,但打小在農村就瞎折騰,土丘般的女郎山也沒少爬,在山裡麵沒有半點不適應。
況且,有宋娜這個從小就生活在這片的人,也不用擔心在山裡麵迷路。
越往裡走,植被越茂密,山丘倒是不算高,但一個連著一個,一眼望不到儘頭,太陽下山之後,不熟悉地勢、方向感又差的人,很容易掉向。
小溪漸漸變寬,來到一片石頭密布的淺灘,宋娜停了下來:“這裡的石頭底下,經常能找到小螃蟹,咱就在這找,彆往裡走了,省得把你弄丟了。”
呂冬笑:“我沒那麼容易迷路。”
宋娜就說道:“你可彆小看這,這片山區是沒有高山,也沒有猛獸,但夏天植被茂密,小山頭一個連著一個,山溝歪歪扭扭的,進去很容易掉向。”
“你放心。”呂冬挽起褲腿,換上拖鞋:“這裡沒螞蟥一類的吧?”
宋娜說道:“沒有,我打小就沒見過。”
倆人換了鞋,提著塑料桶翻石頭找螃蟹,偶爾還下到水裡。
這裡的水很淺,深的地方才到膝蓋。
小螃蟹不算特彆多,得仔細找,這種山螃蟹長不大,通常也就大半個拇指大小,最適合炸著吃。
過兩遍油,連殼都炸的焦酥。
倆人正翻著石頭,腳步聲和說話聲從來時的路上傳過來,呂冬抓起一個螃蟹,扔進塑料桶裡,直起腰去看,就見到六七個人朝這邊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