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男方和女方差不多把過日子的東西都準備好。
再之後,也就到了籌措婚禮的階段。
其實對於老百姓來說,婚禮實際上比結婚證更重要。
因為這是一個公示的行為。
要沒有這樣一個約定俗成的儀式,大家可不會認為新婚夫妻就是正式夫妻。
哪怕是物資極為匱乏,沒有酒席,隻能給來賓分點糖塊和香煙的特殊時期。
哪怕是結婚提倡“不請假,不送禮,不鋪張”,祝福最多送點生活用品的移風易俗年代。
也一定要舉辦這麼個儀式,絕對不能缺少。
甚至就連家裡的老人也不會允許已經領了結婚證,卻沒“辦事”的一對新人住在一起。
這就是結婚儀式在我們國人心目中的位置。
那麼可想而知,等到改革開放之後,當民生經濟日益得到好轉。
老百姓的婚禮,也必然一天比一天變得更隆重,重新講究起排場來。
畢竟是人生一輩子的大事,無論男方女方,誰不願意風光一回?
於是自然而然的,宴請得到了恢複,新人的衣裝變得體麵新潮,接親的過程也越來越熱鬨。
唯有婚禮的儀式一直沒怎麼變樣。
仍舊主婚人和領導講話,新人給父母鞠躬,給來賓點煙敬酒的幾個程序而已。
頂多最後再讓年輕人們鬨個洞房也就罷了。
說白了,我們的老百姓對待生活的態度永遠以實惠為主。
大家真正在乎的,隻是婚禮提供的娛樂性和大吃大喝的機會。
至於說到1982年的具體情況。
人們已經開始與用三輪車、自行車接親的方式揮手作彆了。
再不是七十年代那種,僅靠八輛自行車就能撐起場麵的年代了。
婚車水平有了顯著提高。
有關係的,通常會托朋友找關係,借來汽車充門麵。
沒關係的,也會自己花錢雇請出租車,奢侈這麼一回。
像當初邊建軍和李秀芝結婚時能那麼體麵,就是寧衛民參讚的功勞。
否則邊家被貧窮限製了想象力,這小兩口恐怕到現在還不知道做小轎車是什麼滋味呢。
當然了,對張士慧來說,無論怎麼樣都不是難題。
他雖然沒有個好爸爸,可腰裡橫啊。
花幾個錢兒包下幾輛出租車是輕而易舉的事兒,完全不在話下。
另外,他做生意結識的社會關係也不老少,屬於路子野的那種人。
他結婚的大喜日子,弄來幾輛接親的小車,這些朋友沒人會推脫。
不過也得說,恰恰就因為張士慧的情況比較特殊,社會朋友忒多,自己家親戚少。
他的婚宴該怎麼辦,倒是有點讓人難以決斷了。
因為首先,像普通人家那樣,搭大棚,自己請廚師,在自家的大院裡麵擺酒席,前前後後可不少事兒呢。
太瑣碎,太耗費精力。光憑張士慧自己可玩兒不轉。
而他的父母在大西北需要保密的軍工企業工作,請假不易。
能提前兩天動身回來參加兒子的婚禮就已經和不錯了。
根本不可能幫上什麼忙。
所以說,打一開始,張士慧就打算找個老字號的飯莊子包桌辦喜事,又排場又省心。
可惜實際操作起來,卻沒他想象中那麼輕鬆。
意想不到的麻煩出現了,有錢居然還花不出去。
敢情這年頭還沒有什麼人有能力在飯館裡辦婚禮的呢。
當時京城又是服務業跟不上返城大潮的時候,無論吃喝住行都是人滿為患。
根本就沒飯莊子的經理願意接他這業務的。
一來是,人家覺得那麼多人一起來吃飯,大張旗鼓的伺候著,忒累得慌。
無論是後廚還是服務人員都不會樂意,何必讓職工們對自己心生不滿呢?
二是就是當時的人某些觀念還是沒轉變過來。
許多人都認為為了倆人結婚把散客拒之門外,是有一定輿論風險的。
萬一碰上哪個顧客較真兒,或者再碰上那個記者多事,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嘛。
結果就為這個,張士慧他跑了好幾家問,都是白跑,人家都以安排不了回絕了。
好在重文門旅館跟便宜坊烤鴨店有聯營合作關係,張士慧倒是在自己單位說得上話。
可這麼辦的話,另一個問題又來了。
因為既然在單位的飯莊子辦喜事,那領導、同事、彆的部門的熟人,個個都不能拉下。
本來邀請的客人就已經不老少,這一算下來,至少得備著四十桌啊。
這是什麼場麵?
劉煒敬的父母之所以搖頭,是純粹替張士慧心疼這筆錢。
要知道,這年頭擺喜酒都是賠本買賣,擺酒席越多越吃虧,收不回多少禮物。
按五十五一桌包席算,光酒席錢就得兩千多塊。
那真是白白的得扔台大彩電啊,再能掙的人,也得心疼啊。
而張士慧所含糊的是這場麵太大了,覺得自己有點HOLD不住。
雖然他不怕花錢,也想要在人生最重要的日子裡露露臉,好好大辦一場。
可他不傻啊。
跟寧衛民混得時間長了,他也懂得財不露白的道理。
這麼大張聲勢的婚禮要是在彆的地兒偷偷辦了,倒也無所謂。
由於他請的人除了親戚,都是有利益關係的朋友,和真正有交情的同事、同學。
沒人會琢磨他錢的來路。
可要是落在單位領導和不能交心的同事眼裡,那就不一樣了。
他認為肯定不少人會心生嫉妒和猜忌,然後就會琢磨某些事兒。
這要沒有個合理的借口,必然後患無窮啊。
所以張士慧沒轍了。
他就隻能跟寧衛民和喬萬林這兩個知道他底細的人商量,看看這事兒怎麼處理好。
彆說,此舉倒不失為一個明智之舉。
喬萬林和寧衛民可都是人精子,一人給他出了一個主意。
要按喬萬林的意思是,他可以通過關係,幫忙找個單位的食堂問問看。
如果可以,就換個地兒辦。
要實在不行,就建議張士慧提前放放風。
隨便編個瞎話,說是家裡有個海外親戚就完了。
有了合理的借口,就不會有人深究了。
隻要張士慧安分守己,收手彆再乾了,沒什麼大不了的。
同時喬萬林還有個喜訊告訴張士慧和寧衛民。
他說自己因為工作成績醒目,受到了上級領導看重,很快就要調動到區服務局工作了。
如果張士慧願意,他也可以把張士慧調到彆的單位上班,比如說對麵的重文門飯店。
然而寧衛民則說,委曲求全不是張士慧的個性。
他認為,這事兒既然張士慧惦記了那麼久,不風光大辦一次,估計張士慧日後必定會後悔。
既然如此,乾脆大方點,就該怎麼辦怎麼辦。
不如由著性子在單位煽一把走,留下一個轟轟烈烈的傳說呢。
辦完了之後一辭職,跟著他去皮爾·卡頓乾,不就得了嘛。
真沒了國營單位的束縛,其實也有好處。
那就是怎麼掙錢就是完全的自由了。
如果張士慧舍不得放棄現在的財路,還是這樣選最合適。
況且老上夜班不是個事兒,忒毀身體。
他已經是結了婚的人了,不能影響下一代的質量啊……
總之,喬萬林和寧衛民思路不同的主意,雖然不能說讓這個問題徹底迎刃而解,就那麼符合張士慧的心意。
可至少給他托了個底,讓他感到安心了。
他彆的沒聽明白,反正篤定了一條。
最壞的結果,不也就是換個地吃飯事兒嘛,那就這麼著吧……
有意思的是,張士慧這頭拿定了主意,劉煒敬的父母那頭還放心不下呢。
老兩口私底下,老實沒結沒完的跟閨女打聽,張士慧到底有多少底子。
倒不是為彆的,就因為這婚事,老兩口也有自己心裡的一本賬。
前前後後算下來,他們認為張士慧已經花不少了。
生怕女婿打腫臉充胖子,開銷過大拉虧空,那不還是苦了自己閨女嘛。
可哪怕劉煒敬刻意搪塞,隻含含糊糊地說張士慧手裡有兩萬現金。
根本就沒好意思告訴他們,寧衛民為了成全張士慧,剛剛又還了四萬的事兒。
就已經夠老兩口倒吸口涼氣的了。
劉煒敬的媽,瞠目結舌了。
劉煒敬的爸,假牙差點沒掉出來。
一萬塊錢,可就算有錢了!
沒想到置辦了這麼多東西了,這小子還有兩個萬元戶的身家啊!
這得多大的能耐啊!不就是金龜婿啊?
於是愣了半晌,老兩口竟然不約而同地跟閨女說。
“彆犯傻,你趕緊給他生兒育女,聽見沒有,你得把他的心拴住。”
“對!婚後你們就儘快要孩子吧!有了孩子,一個家庭才算真正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