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買版號(1 / 1)

國潮1980 鑲黃旗 1447 字 17天前

寧衛民在商業合作上最擅長的一招,那就是扮演替對方考慮周到,主動承擔大量風險的“實在人”。

哪怕大多數的人初見他第一麵,往往驚訝於他年輕俊朗的外貌,會懷疑他的辦事能力。

但隻要談話一開始,這些人很快就會被他的禮貌談吐所打動,被他滿懷誠意的條件所折服,很難拒絕他的提議。

就拿鄭銘銘來說,哪怕對寧衛民貼身緊逼的談判方式有些不滿,可也對他開出的合作條件一樣大為心動。

張嬙母女更是如此,兩人無不被寧衛民親善和氣的態度和處事周全的禮貌打消了戒心。

尤其寧衛民還有一個相當體麵的身份,廣闊的人脈,常人難以想象的經濟實力,和超越這個時代的見識。

這就更讓他在張嬙母女的眼中,成為了值得她們寄托希望的貴人,早就渴求相遇的伯樂。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內地音樂環境,還沒有人擁有成熟的商業運作經驗,更沒有人有明確的造星意識。

哪怕是張嬙媽媽這樣一個專業音樂人——國家大劇院的小提琴手,也僅以集體公演,視為個人事業的最高目標,出個人專輯想都不敢想。

可這些機會,寧衛民要想提供給張嬙,卻實在太簡單了。

他目前除了馬克西姆餐廳的演出,很快還有天壇暑期書市需要張嬙參與演出。

而且還有把握幫助張嬙儘快錄製第一張個人專輯,那張嬙母女還不大喜過望?

何況寧衛民還非常熟悉張嬙的嗓音條件和大致成名史,直接就為張嬙當麵指明了最適合她的曲風——迪斯科。

並打算以此為基礎,聘請專業的化妝師為張嬙的形象提供服務,找專人為張嬙編曲改詞,並親自負責找相關資料和歌曲給張嬙學習參考。

這就更是讓張嬙母女為之信服,把他當成了張嬙的指路明燈。

不為彆的,主要就是因為張嬙雖然沾了媽媽工作的光,較早接觸到歐美音樂。

但無論是她,還是她的媽媽,對歐美音樂的風格全沒有個清晰的認識。

對歐美明星的模仿也停留在膚淺的層次,喜歡什麼就照搬什麼。

而且幾乎都是張嬙的媽媽用土辦法幫張嬙硬追時髦。

還彆看寧衛民的這點對流行音樂的了解和見識,放在網絡時代也就是個基礎常識。

可在這個信息傳播不暢通的年代,卻大大提升了他的咖位。

那是一出口就震驚了張嬙母女,解決了張嬙心中不知多少疑惑。

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是讓張嬙耳目一新,醍醐灌頂的效果。

就連隨便聊聊歐美樂壇的花邊新聞都能把張嬙給聽暈。

比方說,邁克傑克遜童年的哪首歌好聽,麥當娜的曲風如何,卡朋特兄妹的人生際遇是多麼淒涼,瑞典ABBA組合的《DancingQueen》曾為瑞典國王大婚而唱……

自然而然,寧衛民就成了張嬙心目中的偶像。

一個吱吱冒油嗷嗷閃光的大腰……哦不,歐美流行音樂專家啊。

更彆說,寧衛民還拿來一千塊錢作為張嬙的生活補助,留下一個錄像機和兩盤歐美流行音樂的錄像帶給張嬙觀摩。

同時他還答應張嬙媽媽,今後可以陪同張嬙參與任何演出活動,並且保證絕自己絕不會勉強張嬙去唱她不喜歡的歌。

如此種種,就更讓張嬙母女把寧衛民當成值得信任的人。

讓她們對未來生活即將產生的巨變,產生無限憧憬和想往了。

所以當寧衛民提出自己的訴求——希望三年內,由自己全權代理張嬙一切的商演和專輯錄製。

張嬙媽媽毫不猶豫簽約了,哪怕條款中還附加了防止違約的懲罰性條款。

專門寫明,不經過寧衛民的允許,張嬙母女不能答應任何人在音樂方麵的合作要求。

不為彆的,任誰也不會想到張嬙出道既巔峰啊。

要按常理來講,十八歲的張嬙一旦出人頭地,怎麼看,星途也不會隻有短短的三年。

就這樣,電音女王的合同到了寧衛民的手。

他輕而易舉,拿下了早已經曆史證明過的,張嬙最有商業價值的三年青春。

再之後,當然就是開始實施實質性的造星工作了。

一方麵寧衛民利用職權,老實不客氣先抽調了一個鄭銘銘派來給模特服務的港城化妝師。

去為張嬙的舞台造型定妝,定穿戴風格,教她怎麼穿衣打扮。

同時還安排張嬙和崔健的七合板樂隊熟悉,一起排練,讓張嬙選歌,練歌,熟悉舞台環境。

另一方麵,寧衛民馬不停蹄的聯係出版社的熟人,找音像出版社的關係,聯係錄音棚,為出專輯做準備工作。

還彆說,原本寧衛民有點擔心的“準生證”這一關,居然比他想象中要容易多了。

一直和他保持密切合作關係的《美術》雜誌社幫忙牽線搭橋,介紹他認識了華夏唱片公司京城分公司的總經理馮朝年。

很快,對方就給了他令人高興的回複,同意他個人出資為張嬙錄製個人音樂專輯。

專輯製作後由華夏唱片公司京城分公司負責發行,但需要從中抽取二十萬的管理費。

說白了,這就是在買賣版號。

而且錄音棚,人家也可以幫他聯係,費用還有優惠。

不得不說,寧衛民是既沾了皮爾卡頓公司股東的光,也趕上好時候了。

敢情自1979年,國家批準太平洋影音公司成立,開始發行本土製造的盒帶,共和國的音像出版行業就進入了蓬勃發展期。

僅當年太平洋公司就靠幾盤民歌和美聲的磁帶收獲了近千萬的利潤。

隨後的四年裡,內地便相繼成立了三百多家音像公司,如雨後春筍一樣去追求利潤。

結果龐大的內地市場不但容納下了這麼多音像出版社,而且還一直保持著渴求不足的狀況。

不用說,這是個新興產業,錢還好賺,所以音像出版社的管理模式就很鬆散。

通常情況下,音像出版公司都是自己去聯係當紅的歌手。

隻要彼此商定好,就可以出專輯,並且大多都是翻唱。

也有演出團體為力捧自己麾下的主要演員,主動和出版社聯係合作的。

總之,這年頭要想出盤磁帶,本身就比出書容易。

隻要歌手有點名氣,基本上是和音像出版社一拍即合的事兒。

演出團體即便要捧新人,如果肯自己出資,自負盈虧也不難。

難得倒是怎麼保證有足夠的歌曲專輯供應給市場,目前三百多加影像出版社最頭疼的事,就是當紅歌手已經錄得差不多了,都在自己尋找合適的新人,並且緊盯電視屏幕和各大晚會。

所以寧衛民這樣,要個人出資捧張嬙,而且一發行就定下二百萬發行量的,雖然還屬於絕無僅有的個例,可運作模式卻已經成熟了。

音像出版社的合同樣板都是現成的,隻要寧衛民把管理費交了,再給三成預付款,這事就能啟動。

其實作為音像公司一方的負責人,馮朝年隻是好奇寧衛民怎麼保證資金的供給。

畢竟售價五塊五一盤的磁帶,生產成本就三塊錢呢,二百萬盤就是六百萬啊。

百分之三十的預付款加上管理費,寧衛民前期就得湊上二百,這對個人絕對是不可思議的天文數字。

對此,寧衛民早就想好了策略,對馮朝年說,其實自己隻是一些想撈外快的單位找來的代理人。

那些單位因為各自企業屬性問題,不好出麵,也不想出名,才委托他經辦此事。

事實上,寧衛民還真不是騙,他拿給馮朝年的支票,也確實是集體企業的。

加上他在皮爾卡頓公司任職,自帶的信用度,所以馮朝年很容易就相信了。

要問到底怎麼回事呢?說破了也就一層窗戶紙的事兒。

敢情寧衛民做磁帶的錢實際上是皮爾卡頓公司、天壇公園以及壇宮飯莊給他出的。

他以預定工藝品的貨款名義,替這三家單位做主,先把幾十萬不等的支票,分彆付給了料器廠、工藝品廠。

然後他再拿這些街道廠的支票付給音像出版社。

這樣的話,錢不就套出來了嗎?

這就是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的好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