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明陽計算了一下時間,從今天開始到6月6日高考還有26天的時間,想在這26天當中一下子讓張曉天的作文成績有質的提高,那不現實。但是,蘇明陽並不擔心,因為他手中握有一擊必殺的大殺器!
蘇明陽前世開作文輔導班的時候,專門研究過90年代初到21世紀初十幾年間高考作文題,體裁是議論文的有8個,記敘文的有3個,說明文的有3個,從中不難看出,這些的高考作文側重的是議論文,這樣他就可以從議論文入手,專攻一點,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關鍵的是蘇明陽還記得今年鬆江省高考的作文題,體裁就是議論文,題目是《攻書莫畏難》!這就是重生者先知先覺的優勢,這就是他手中最大的殺器!
當然,蘇明陽不會把高考的作文題透露出去,那樣會給自己招來大麻煩的,他絕對不能讓人把自己當成小白鼠去研究,他已經想好了一個妥善的辦法。
晚上9點,蘇明陽準時來到了周晶的家,這時隻有周晶和丈夫張天祥在家,張曉天還沒有放學回來。周晶把蘇明陽介紹給了丈夫,張天祥十分的熱情,又是沏茶又是遞煙的,讓蘇明陽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時間不長,張曉天背著書包進了家門。張曉天和蘇明陽同歲,生日比他小兩個月,個頭也與蘇明陽相仿,1米75左右的樣子,不同的是,張曉天是一個小胖子,還戴著一副近視眼鏡,他眼睛有400多度的近視。
周晶一指蘇明陽說:“曉天,我給你介紹一下,他叫蘇明陽,是我找來給你輔導作文的老師,我可跟你說啊,他寫作很厲害的,寫的小說散文都上了報紙,你可要好好學啊,不好好學考不上大學你這一輩子就完了!”
張曉天是一個樂天派,儘管周晶說話很嚴肅,他還是樂嗬嗬的上前說:“蘇哥,你好,我是張曉天!”
“不許叫蘇哥,他是媽媽單位的同事,你得叫他蘇叔!”周晶聞聽兒子沒大沒小的叫蘇明陽哥急忙糾正他。
張曉天很不在乎的說:“他隻比我大幾個月,叫他叔我這渾身都不得勁兒!”
蘇明陽急忙說:“周隊,叫什麼不重要,隻是一個稱呼而已,小天他喜歡怎麼叫就怎麼叫吧。”
張曉天一挑大拇指說高興的說:“還是蘇哥英明!”
周晶主要是本能的維護一下蘇明陽,畢竟他是自己請來給兒子輔導作文的,兒子沒大沒小的她必須發聲,見蘇明陽都不在意,她隻有默許了,兒子馬上就要參加高考了,在這關鍵時期,她也不想逆著兒子來,一旦兒子的情緒出現波動,最後是要影響他高考的。
張曉天吃了一些水果和零食,便和蘇明陽一起到他的小屋中開始學習。蘇明陽輔導作文有幾十種方法,什麼廣聞法、博記法、觀察法、提煉法等等,可他知道時間來不及了,所以他采取的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公式法或者叫畫圖法,就是把一篇作文公式化,用圖形的方式羅列出來,作文的開始寫什麼,中間怎麼寫,結尾怎麼結,讓人一看一目了然,隻需要按照圖形所列的這幾大塊往裡填寫內容就行了。
具體到議論文無非就是論點、論證、論據以及結尾四個部分。蘇明陽直接在紙上畫出便圖,然後開始給張曉天按這四個部分講了起來。蘇明陽是結合自己帶來的一篇範文《堅強》來講的,這樣更生動和形象,讓人記憶深刻。
這篇議論文開篇的論點簡潔明了,“堅強的人像一顆金子,無時無刻不放出光彩;而脆弱的人又像一顆頑石,即使放在耀眼的金盤中也不會得到彆人的重視。”論證和論據他選取了堅韌不屈蘇武、治世能臣曹操和無臂鋼琴師劉偉三個典型例子,最後結尾部分寫道:“蘇武堅強不屈,流芳百世;曹操堅強不屈,平定中原;劉偉堅強不屈,見證奇跡。正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因此就讓我們堅強起來,帶著堅強去拚搏,去奮鬥,而綻放生命的光彩。”
蘇明陽事先用一張大白紙畫好了圖形,然後把這篇800字的議論文按論點、論證、論據和結尾分彆填寫到圖形中,他知道每天不能給張曉天多講,講多了他消化不了,因此,他隻結合公式化的圖形講重點,這樣寫出來的作文就算不能得高分也不至於不及格。
講完之後蘇明陽給張曉天留了一篇作業,這是他計劃好的,前10天每天一篇作業,第一天的作業第二天他進行批改,並結合張曉天的作業情況,有針對性給他講解,指出優缺點,及需要改進的地方,他會把今年高考的作文題摻雜到這10篇作業中,並重點幫助他修改及講解,剩下的時候就要求他把這10篇修改過的作文背誦下來,這樣基本上就成了。
蘇明陽隻給張曉天講了半個小時的時間,給他留下了一篇作業題後就告辭走了,留給他時間寫作文。
周晶送走了蘇明陽急忙來到張曉天的房間,問道:“兒子,蘇明陽作文講得怎麼樣?”
張曉天說:“蘇哥講得很好,不哆嗦,我一聽就懂。不像以前的幾個作文老師,不是這個就是那個的,哆裡哆嗦的,講了一大堆,我越聽越迷糊,根本不知道他們在講什麼。蘇哥講的就不同了,我聽了之後最起碼知道作文每一部分怎麼寫,寫什麼。”
周晶一聽心裡十分的高興,蘇明陽隻輔導兒子一次,且隻講了半個小時,兒子的腦袋就開竅了,這是令她驚喜的一大進步,她感覺請蘇明陽給兒子輔導作文也許是最正確的一個決定!
“兒子,既然你感覺蘇明陽講得好,你就跟他好好的學!”周晶高興的囑咐道。
張曉天拉長了聲音說:“媽,我知道啦!你快該乾啥就乾啥去吧,我還要寫作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