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參謀部的估算,承擔了攻克鄴城等任務的第一軍傷亡是最多的,他們足足陣亡了三千五百餘人,傷七千一百餘人,其中重傷員七百餘人,傷亡加在一起將近一萬人···················
而排在第一軍之後的則是郭誌平的第三師,他們在三岔嶺戰役中殲滅掉了豫軍高丁山部,以及後期對齊軍段岩峰部的攻擊任務,他們陣亡了約為兩千餘人,傷員超過六千一百人,其中重傷員七百餘人。
排在第三的則是彭策的第六師,其部主要是前期的輔助作戰,殲滅掉了幾支想要馳援玉京的地方鄉勇武裝,以及後來的攻擊齊軍段岩峰部的作戰任務,傷亡相對來說較小,隻陣亡了一千餘人,傷了三千三百多人,重傷員三百餘人。
排在最後的則是張猛的第七師,其部是奉武軍最後投入到冀豫之戰的部隊,主要是戰略預備隊,隻承擔了涿縣之戰對突襲而來的安慶軍騎兵的作戰任務,陣亡了大約七百人左右,傷了一千九百餘人,其中重傷員隻有兩百人。
按照這份估算粗略算一下的話,奉武軍此次作戰陣亡的人數就已經超過了七千人,受傷的人數則有一萬九千餘人,因為這個時代的醫療條件限製,重傷員基本上是很難救活的,所以把重傷員算上的話,奉武軍此次的陣亡人數將會接近一萬人···············
在此次作戰之前,參與冀豫作戰的各部都是按照葉明盛的命令,吸收了一部分預備役士兵進入戰鬥序列當中,再加上征召的鄉勇民夫的人數,投入總兵力在十三萬人左右,如此一來傷亡比例已經是超過了百分之二十。
意識到這一點葉明盛在心疼之餘,也是十分的欣慰,在冷兵器時代百分之三十的傷亡比例是一條紅線,超過這一比例還沒有崩潰,能夠繼續戰鬥的軍隊,都可以稱之為絕世強軍!
而葉明盛麾下的奉武軍,在付出了超過百分之二十的傷亡過後,依舊保持了繼續戰鬥的能力,這也毫無疑問說明了在葉明盛的傾儘心血的打造下,奉武軍已經成為了一支非常強悍的軍隊!
看著葉明盛略顯沉重的表情,一旁的葉奎也是開口勸道:
“大人,這不過是參謀部的估算而已,真實傷亡數字很有可能會小一些,您也不要太過上心,將士們都是追隨您戰鬥的,都是盼著跟隨您建功立業,開創一番太平盛世!”
對於葉奎的勸誡,葉明盛笑了笑搖了搖頭,賀敬雲做事是出了名的認真,他既然把這份傷亡報告提交給了自己,那就說明他是覺得報告中的估算數字是可靠的,因此即便估算的數字和真實的傷亡數字有差異,也不會相差太多!
講真除了要這份傷亡報告,給財政司做傷亡將士撫恤預算之外,葉明盛心底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入侵齊魯,跟曹長平這個婊子養的東西,好好算一算總賬························
儘管已經殲滅了齊軍兩萬的人馬,但是老實說葉明盛心裡還是不怎麼解氣,當然除了個人情感上之外,葉明盛內心當中對羅綱的想法還是很認同,曹長平這個家夥留著就是一個禍害,這一次冀豫之戰,他和曹長平算是徹底撕破了臉皮,之前因為共同針對徐兆傑,暫時結成的利益同盟,也已經完全宣告破裂。
可以預見在葉明盛和上官宏遠在明年進行決戰的時候,徐兆傑肯定會北上乾預,因此在徐兆傑的鼓動下,曹長平很有可能也會跟他一同行動,到時候麵對安慶軍和齊軍共同的打擊,奉武軍在南線的壓力會非常大,所以提前拔掉曹長平以攻代守,對葉明盛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雖然心中有這樣的想法,但是因為考慮到前線將士的實際情況,葉明盛並沒有將這個想法付諸實踐,而是想等到拿到參謀部的傷亡報告,具體了解一下冀豫此戰的傷亡情況後在做決定。
之前以為還在繼續戰鬥當中,參謀部沒有時間和精力做傷亡將士的統計工作,所以葉明盛雖然知道前線傷亡不小,但是卻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而現在了解了這一情況之後,葉明盛雖然感覺有些可惜,但是心中還是暫時放棄掉了進軍齊魯的想法····························
目前奉武軍雖然還能繼續戰鬥,但是毫無疑問在付出了超過百分之二十的傷亡後,奉武軍已經是強弩之末,現在的奉武軍需要的是休整,而不是繼續戰鬥,如果強行戰鬥的話,會有崩盤的危險!
沉思了一會葉明盛似乎是想起了什麼向著葉奎詢問道:
“除了傷亡報告,殲敵報告參謀部送來了嗎?”
麵對葉明盛的詢問葉奎思考了兩秒鐘,然後在一大堆報告資料中找出了一份報告遞給葉明盛,十分歉意的向著葉明盛說道:
“大帥在這裡!”
看著葉奎手忙腳亂笨拙的表現,葉明盛心中也是十分的無奈,為了照顧好葉府的事物,葉明盛把自己的侍從官葉成留在了家中,然後把葉奎帶在了身邊,讓他臨時客串一下自己的侍從官。
然而葉奎雖然是忠心能夠為葉明盛保密,但他畢竟是武將出身,對這侍從官的貨是根本是一竅不通,讓葉明盛有的時候是哭笑不得,葉明盛為此甚至想過,把戚德朝調回來臨時給自己當侍從官。
不過一想到戚德朝在地方上乾的十分不錯的,現在把他調回來十分影響他的工作,葉明盛才放棄了這個想法,繼續讓葉奎兼任,侍從官這個位置,官職雖然不大,但是卻幾乎經受奉武軍所有的機密,讓一般人做這個位置,葉明盛是不放心的,必須得放一個他絕對信任的心腹才可以··························
翻開參謀部送來的殲敵報告,葉明盛的神情逐漸舒緩起來,根據參謀部的統計,在冀豫之戰,奉武軍大概殲滅掉超過十三萬的敵軍,其中占據絕對多數的是豫軍,共計殺敵一萬五千餘人,俘虜敵軍五萬餘人,剩下還有四五萬人在戰爭中趁亂逃走了。
其次是齊軍共計殺敵五千餘人,俘虜了一萬人,逃走了三四千人,最後是安慶軍的部隊,殺敵一千三百餘人,俘虜了四千五百多人,隻有幾百人逃走了。
看到奉武軍手中,有將近七萬人的俘虜,葉明盛不由微微點了點頭,不管是現代社會和封建社會,人口都是巨大的財富,尤其是在封建社會,機器沒有大麵積普及的時候,需要人力承擔大多數勞動的時候。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些俘虜很多都是青壯年,是社會勞動的中堅力量,按照以往奉武軍的慣例是對這些俘虜進行審判,對其中害群之馬處以極刑,以此來警示眾人,然後將沒罪的人進行釋放。
然而因為此戰奉武軍財政和兵力上虧空很大,所以布政司和參謀部有一些聲音,大概意思就是讓這些俘虜留下服勞役修水渠修路,或者吸收一部分進入部隊當中當兵,對於這些聲音的出現,葉明盛近來也是在進行思考可行性····················
而現在看到這份殲敵報告,葉明盛心中逐漸有了想法,他打算將俘虜的豫軍將士,按照原定辦法進行處理,在打掃計劃結束後將多數人放回去,拿下冀豫奉武軍政權需要做的就是安撫民心,確保打掃計劃能夠將冀豫的糧食和土地進行公平的再分配。
而俘虜的將近五萬的豫軍將士,這些是冀豫境內的的子弟兵,背後是五萬個冀豫家庭,這些家庭都渴望著他們的丈夫,孩子,能夠返回到家庭當中,因此讓這些人回家,有助於安撫民心,讓冀豫的老百姓認可奉武軍的統治。
至於齊軍和安慶軍的俘虜,因為奉武軍目前還沒有攻打到齊魯和安慶軍境內,所以沒有安撫民心的需要,葉明盛就打算壓榨他們的勞動力,讓他們參與到奉武軍境內像道路,水渠,大壩等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當中,讓他們用工作來換取他們的食宿。
至於吸收這些俘虜進入軍隊當中,葉明盛則完全否定了這個想法!
在奉武軍成軍之初,為了保證軍隊的戰鬥力,杜絕大周地方軍隊戰鬥力低下,吃拿卡要,戰鬥意誌薄弱的缺點,葉明盛也是效仿戚家軍,從兵源上下手主要招募的是農民和礦工,獵戶,以此來保證軍隊的戰鬥力。
後期為了擴大軍隊規模,葉明盛雖然也是放鬆了一些要求,但還是基本上保障了募兵的質量························
然而之前在幽燕的戰事當中,因為兵力不足無法支撐大規模作戰,葉明盛采納了參謀部的建議,用俘獲的燕軍士兵,組建了奉武軍第六師。
儘管當時葉明盛已經考慮到了,這些燕軍俘虜會有一些地方軍隊不好的習氣,所以特意安排教官,對他們進行整編,但是卻也未能徹底接觸這個隱患,以至於在後來的一些日子裡,第六師出現了一些私自將武器販賣,然後虛報戰損,買官賣官的情況。
為此葉明盛也是十分震怒,讓軍法處派了工作組進駐第六師嚴查到底,砍了一百三十一顆腦袋,處理了三百多人才勉強把這股歪風邪氣給刹住,有了這個前車之鑒,葉明盛自然是不會在重蹈覆轍的。
至於兵力上的缺口,可以從預備役中吸納,這樣雖然比直接要俘虜慢一些,但至少保證了奉武軍的質量,在荀柯等人的工作下,奉武軍預備役的士兵,雖然沒有經受過戰爭的吸力,但是他們的訓練水平,尤其是操作火器的水平還是非常高的,打幾仗見過血就是非常合格的士兵
重新審視了自己的想法過後,覺得沒有問題之後,葉明盛就把自己的想法,寫成了處理意見讓葉奎發給參謀部和布政司,讓他們把工作落實下去·······················
工作了一上午,就在葉明盛準備休息一下的時候,一名親衛卻是匆匆來到了他的麵前稟告道:
“大帥霍處長和古司長,正在府外求見大人!”
葉明盛聞言先是一愣,雖然不知道這兩個人為什麼會一同前來,但是對於這兩名心腹愛將的求見,葉明盛自然是不會拒絕的,旋即點了點吩咐道:
“讓他們進來吧!”
“是!”
因為冀豫戰事已經結束,所以葉明盛已經開始打算返回易京了,這件事情已經通知下去了,相信古三思和霍三兩個人都是非常清楚的,因此即便是明知道自己馬上就要回易京了,這兩人還非要走數百裡路來找自己,這已經足以說明這兩人都是認為這件事情十分重要,必須要儘快讓自己知道···················
想明白這一點,葉明盛也是不由十分好奇,這兩人要向自己彙報什麼事情。
很快霍三古三思兩個人便是出現在了葉明盛的麵前,風塵仆仆的兩人向葉明盛見過禮後,便是由古三思率先開口向葉明盛說道:
“大人,蘇儀從曆城傳回來一份重要情報!”
“蘇儀?他還活著?”
葉明盛有些意外的反問道,在突襲易京這一招失敗過後,徐兆傑派殺手把蘇儀刺殺成了重傷,逼迫著曹長平跟自己決裂,徹底踏上了他的戰車。
因為之前曆城封鎖了消息,所以葉明盛隻知道蘇儀傷的很重,至於其他的消息葉明盛就不清楚了,因為有快一個月時間沒有傳回來了,葉明盛都已經認為麾下這位外事司副司長已經英年早逝客死他鄉了,準備讓人向曹長平索要他的屍骨,讓他魂歸故鄉入土為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