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這個皇帝,他貪心(1 / 1)

北國和風月國為什麼想聯手拿下南騫國和蜀國?

不就是因為南騫國的錢多,蜀國的地大嗎?

又為什麼早不打算,非得到了現在才動這念頭?

不就是因為自己的軍力得到了擴張,糧草也儲存夠了嗎?

在北國和風月國看來,眼下這一兩年,就是攻打南騫國跟蜀國的最好時機。

他們二國聯手,就算不能贏得輕輕鬆鬆,也不會因為路途遙遠而打敗仗!

但是……

他們的軍力和財力所帶來的優勢,也僅僅隻是比南騫國跟蜀國多了那麼一點點而已。

正因為如此,北國皇帝才會小心謹慎,派司空親自去打探消息。

他們容不得一點點的失誤!

所以,當司空親口告訴北國皇帝,蜀國的財力和軍力不容小覷時,北國皇帝手中的茶杯,瞬間就成了渣渣。

“消息準確無誤嗎?”

北國皇帝不是不相信,他是想自欺欺人!

蜀國?

要說南騫國的財力和軍力變強了,北國皇帝還能接受。

畢竟南騫國在四國之中的綜合排名,可是排在第二的。

但蜀國憑什麼?

四國中,永遠都排名最末的蜀國,竟也變強了?

不僅是財力,就連軍力都能讓司空忌憚?

北國皇帝根本就不願意相信這個事實!

但司空又是近兩年來他比較信任的人,做事兒也極其可靠,從不結黨營私。

對於北國皇帝而言,司空沒有任何理由撒謊。

“會不會是假象?”

他還在掙紮,問道:“雖說朝廷沒有給蜀國送去書信,但蜀國安插在北國的眼線也不少,他們不可能不知道你和老六前往蜀國的消息。”

“回皇上話,依微臣所見,假象的幾率不高。”

司空知道,自己沒法打消北國的野心,就隻能儘力往後拖延了。

“剛開始到蜀國的時候,微臣也覺得蜀國能有這樣的財力和軍力,很讓人意外。

可後來在京都城待了一段時間,仔細調查過後,這才確信蜀國在迅速發展。

偏遠的百姓們日子

雖過得清苦,但卻十分和睦。靠近京都城的百姓們安居樂業,飯桌上時常能見葷腥。

尤其是京都城的人,即便身份再普通,說話也極其硬氣。”

說著,司空又道:“蜀國朝廷在大肆增強軍力的同時,還將商業和農業兩手抓。

微臣跟六王爺去到京都城時,沒少聽到蜀國的老百姓們在談論減免賦稅的事兒。

一個國家的進項,靠的就是那一年的賦稅。能夠減免賦稅,說明其國庫充盈。”

為了避免北國皇帝懷疑,司空還特地將逍遙王府派人盯著他們,生怕他們探聽到什麼消息的事兒說了。

甚至,還把北國六王爺和隨行的人都扯了出來,根本就不怕北國皇帝去詢問他人。

“小心謹慎,處處提防,這倒是像極了蜀國的作風。”

北國皇帝摸著自己的胡子,分析道:“但他們蜀國地廣卻山多,不管是財力還是軍力,素來都普通,如今怎麼說強就強起來了?

難不成,真是因為大力發展了商業的原因?”“發展商業,是一個國家必不可少的。

據微臣打探到的消息,蜀國在發展了商業後,每年多出了幾百萬兩的稅。

有了這麼多的稅,軍營那頭自然不會薄弱。

皇上,依微臣所見,蜀國的財力和軍力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咱們跟風月國的計劃,恐怕得……”

“這件事情朕會放到朝堂上說,眼下不急。”

北國皇帝打斷了當前的對話,將話題轉到司空身上。

“朕聽老六說,你從蜀國拉回來了一批貨?”

“回皇上話,是有這麼回事兒。”

司空在心裡暗罵了句老狐狸,但還是老實應道:“這些貨都出自蜀國京都城的一家店。

那家店在京都城的生意不錯,所賣的貨物也很新奇。

皇上是知道微臣的,渾渾噩噩過了近三十年,吃不飽穿不暖,早就窮怕了。

看到那家店客人不少,微臣便動了心,也想從中謀點利。”

說罷,發現北國皇帝的神色不大好看

又道:“皇上,蜀國的財力之所以變強,跟發展商業有很大的聯係。

咱們北國的情況雖說跟蜀國不同,但微臣卻認為,可以從中借鑒一二。

微臣這次拿貨回來,是打算自己在皇城中開一家店。

若是生意好的話,可以讓北國的商宦如法炮製。

如此一來,不僅大家能掙到銀子,朝廷也能收到更多的稅。

若是生意不好……那就當微臣沒那個富貴命,虧了也就虧了。”

司空入朝雖說才三年,但對北國皇帝還是很了解的。

這個皇帝,他貪心。

協議嘛,司空是簽了,貨也拿了。

可如果百寶居分號這件事情處理不好,就很有可能是給北國朝廷做嫁衣。

所以司空在談百寶居時,除了說百寶居能掙錢,也會提及做買賣的風險。

坦白百寶居能掙錢,是因為跟著去的眼睛太多,他根本瞞不住。

分析做買賣的風險,則是儘可能降低北國皇帝對百寶居的欲/望。

先強調自己要開一家店,再扯一扯彆的商宦,表示他願意拿自己的錢出來當頭陣,間接增添北國的稅收。

單單是這一點,就能讓北國皇帝開不了口。

至於百寶居開起來以後,該如何避免被皇帝搶走?那就是以後的事情了!

眼下最重要的,是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將店鋪開起來。

然後再帶動北國其他的商宦,在北國多開幾家分號。

銀子這東西,能早點掙就早點掙,多掙一筆是一筆。

如果到時候北國皇帝真這麼不要臉,拿了稅收還要搶他的產業,那他也不是真的沒辦法。

貨都是從自家妹妹那裡拿的。

他找一些人把輿論散出去,將北國皇帝的行徑弄得天下皆知,再通知蜀國那頭彆再給北國供貨。

唇亡齒寒的道理,大多數人都能明白。

當一國將軍都保不住自己那掙錢的產業時,其他人難道會袖手旁觀嗎?

等到北國所有的百寶居分號,都拿不到貨時,蒙受損失的又何止是北國商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