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去調查的人將事情的來龍去脈稟報給南騫國皇帝和南騫國太子的時候,這對父子倆並沒有引起重視。
反而還覺得,有人將自家小心肝兒做過的好事兒往外宣揚,還挺好的。
做好事兒不留名,那不是他們段家的行事作風。
憑什麼不留名?
要他們說啊,做了好事兒就得留名!
你留名,你受彆人讚揚。
彆人看到你受讚揚,心裡頭羨慕,也就跟著你一樣,也去做好事兒。
人人做好事兒,人人都留名,彼此誇讚,彼此相惜,這個世界才會變得更好!
否則,所有的好事都不出門,壞事全部傳千裡,這有什麼意思?
再說了,這一次做好事兒的人,可是他們的寶貝疙瘩啊。
旁人對她越是稱讚,她以後的名聲就越好,何樂而不為?
不過話說回來,將暖寶形容成神女降世,這也太誇張了,也隻有姓趙那種經商之人才能有這樣的口才!
南騫國皇帝和南騫國太子都沒有插手去管這事兒,隻當是百姓們飯後多了個談資。
反正以往,這種帶有神話色彩的談資也不在少數,沒什麼可阻擔心的。
直到【神女降世,四國歸一】這句話傳開,又漸漸有人傳趙家的當家人曾親眼見過一個老道士去過蜀國的逍遙王府……
這一下,事情就嚴重了。
神女降世就降世吧,老百姓們心懷崇敬之心,各國身居高位者,卻未必會放在心上。
但‘四國歸一’這四個字出來以後,就不好說了。
暖寶是蜀國的郡主,若她是神女降世,能讓四國歸一,那豈不是意味著蜀國要一統天下?
南騫國這邊的人如何想先不提,風月國和北國那頭,就不可能樂意!
再加上暖寶本就是魏家五百年來才得到的女娃娃,她出生的時候,四國的人都將這事兒當成一個傳奇來傳。
說魏家等了五百年,盼了五百年,可算是盼到一個金疙瘩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魏家人成日燒香拜佛,才求得上天的垂憐?
如今這個五百年的金疙瘩被傳成神女就算了,還傳什麼四國歸一?
好家夥,這不是成心要擾亂其他三國的軍心和民心嗎?
另外,這若是謠傳倒罷了。
萬一是真的,那還了得?難不成真讓蜀國統一天下,將他們都滅了去?
對於這件事情,南騫國太子很快就給逍遙王府寫了信,將自己這頭的情況一一告知。
私底下,也是明令禁止不能將此事兒當真,隻當是謠傳來處理。
風月國的內亂至今還沒完,因此,議論此事兒的人雖多,但也沒人能騰得出手來對付蜀國。
都說國不可一日無君。
而風月國,已經很久沒有君主了。
所謂的皇太孫雖是正統,卻因背上了弑君的罪名,不得眾人承認。
各方勢力為了爭奪那個位置,連命都不要了,早已殺紅了眼。
在這種情況下,暫時還沒人顧得上這句充滿神話色彩,且分不清是真實還是謠傳的話。
倒是北國那邊,都將此事兒搬上朝堂了。
一群人利用上班時間光明正大地吃瓜,並對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某個身材魁梧的武將:“什麼神女降世四國歸一?蜀國人長得不魁梧,想法倒是挺野蠻!
就他們?什麼東西?也配肖想統一天下?做夢!”
一個橫肉眾生的武將站出來:“一個年僅七歲的女娃娃而已,許是有些習醫的天賦,又剛巧撞上了好運氣,救了人家母子幾人,怎麼就成神女了?
還妄一統天下,讓四國歸一?這是什麼玩笑話?”
“哈哈哈,蜀國這是慌了吧?”
有一個眼高於頂的大臣笑道:“前段時間風月國不是有消息傳來,說風月國皇太孫在咱們北國的幫助下,已經攻破了好幾座城門。
想來,用不了多久,這風月國的內亂就要結束了!
蜀國那頭定是知道風月國已經跟咱們北國合作,又知道風月國皇太孫野心勃勃,一旦登基,絕對不會放過蜀國。
所以他們蜀國才想出這麼個昏招,以為傳出一句什麼‘神女降世,四國歸一’,就能擾亂我們兩國的軍心和民心,簡直癡人說夢!”
“如此說來,諸位愛卿都認為這是蜀國的詭計?”
北國皇帝坐在龍椅上,朝眾人問道:“有沒有人持不同的看法?
六王爺,你曾經跟司空將軍去過蜀國,也見過那位福蜀郡主,你來說說,那位郡主如何?”
被點名的北國六王爺站了出來,一臉不屑:“不過就是一個女娃娃罷了,不足為懼!”
“微臣有不同的看法。”
末尾,一個中年男子緩緩走了出來:“皇上,微臣鬥膽,想問一下六王爺,若那位女娃娃不足為懼,那當初六王爺和司空將軍前往蜀國時,又何苦受那樣的屈辱?
外界都傳,那位福蜀郡主古靈精怪,學識超群,小小年紀不僅文武雙全,還在各方麵都極有天賦。
當時六王爺和司空將軍去蜀國時,還曾把司空將軍的那頭花豹也輸給了對方。
倘若那位郡主沒點本事兒,那她是如何降服花豹的?又是如何讓六王爺和司空將軍受辱的?
依微臣看,這個福蜀郡主不能小覷,所謂的神女降世四國歸一,也不能當成謠傳!”
“你……”
“微臣附議!”
又一個比較年輕的臣子站了出來:“皇上,微臣也認為,這件事情不能當成謠傳來處理。
蜀國這幾年來,發展得極快,光是一個百寶居總號,就不知給蜀國斂了多少財,增添了多少稅收。
而仔細想想,蜀國是從什麼時候起開始改變的?不就是那位福蜀郡主出生後嗎?
在她出生之前,蜀國即便跟南騫國聯了姻,也依舊是四國中最弱小的國家!
但僅僅在那位福蜀郡主出生後的兩三年,六王爺和司空將軍就在京都城看到了不一樣的蜀國。
財力增強了,軍力也壯大了,以至於咱們一直不敢輕舉妄動!
再看看那百寶居?從最初出現到現在,竟遍布了四國,把其餘三國人的銀子,都往蜀國那頭掙,那得是多少銀子啊?
皇上,咱們得重視起來啊,不能再掉以輕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