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出麵(1 / 1)

代嫁姻緣 季子秋 1020 字 2個月前

婉寧的千言萬語,都堵在那裡說不出來,接著婉寧就道:“好,他們去前麵迎擊海盜,我們在家中,也要做好這些。”

蘇奶奶點了點頭,握住了婉寧的手,婉寧看向外麵,此時天已經蒙蒙亮了,府衙外麵,想來已經混亂一片了,而背後的人,想的就是這樣的混亂,還真是過分啊,好好的日子不過,要攪亂大家的心。

接著婉寧就搖頭,不,也許對他們來說,張青竹的開海令,才是真正的不過好日子呢。

這是真正的博弈,如同上次,那場宮變一樣。提到宮變,婉寧眼前仿佛就是鮮血,還有那死去沒有得到收斂的小太監。

這一條命,是那麼寶貴也那麼低賤,城內慌亂的百姓們,也需要有人出來,讓他們安心。

天才剛亮,有海盜往這邊來的消息就傳遍了全城,於是有收拾東西要逃往山裡的,還有想觀望觀望,看看府衙裡是什麼情形,當府衙大門打開,張青竹帶著眾人走出來的時候,街上那些慌亂的人都停下了腳步,仿佛整個天地,在這瞬間,停止了運轉。

張青竹什麼都沒說,文山先生把一張布告貼在了府衙門前,同時,也有衙役把那些布告四處張貼。

“布告上說的什麼?”有不識字的人急切地在那問著,還有人在那仔細看著布告,眉頭緊皺,似乎是在思索。

“我們這位大人,果真與眾不同。”當看完了布告上的字,才有人感慨地說。

“什麼與眾不同,不要繞關子了。”有人感慨,有人就在那催逼。

其實布告上說得很平常,承認了海盜來了,知府有守土之責,故此會帶人迎敵,不會棄城而逃,請百姓們放心。

“說得好聽,等到了時候,看到了強盜,一溜煙跑了的也是他們。”也有人不滿地說,畢竟被騙的次數多了,這心啊,也就硬了。

“我聽說,知府的一家老小都還在府衙裡麵,並沒有出去。”也有人在那議論。

“讓讓,都讓讓。”一聲吆喝傳來,眾人看著這轎子,怎麼這會兒還有人前去府衙,而且還是女人。

轎子在府衙麵前停下,儲秀從裡麵走出來,有認識她的,當場就在那驚呼:“儲娘子。”

自然有人問,儲娘子是誰,而儲秀卻像沒聽到一樣,走到府衙麵前,高聲道:“前來拜訪知府的夫人。”

眾人不由屏聲靜氣地等待,門打開了,婉寧帶著人從裡麵迎了出來,瞧見儲秀,婉寧就含笑上前:“儲娘子。”

“張奶奶。”儲秀和婉寧二人特地在門前行禮,接著二人才往裡麵走去。

“那是,知府的夫人!”有人已經高聲喊出來,本地知府年輕,他們是曉得的,這會兒,出來的也是個年輕的媳婦,那就是知府的妻子了。

“知府娘子都在這裡,想來,我們也沒有什麼好跑的。”已經有人在那高聲說著,而隨著這樣的議論,也有人臉色突變,悄悄地出了人群往彆處去。

“老師。”蘭竹在屋內等著,見到儲秀和婉寧走進來,蘭竹就跳到儲秀麵前喊出來,儲秀笑了笑:“你可以離開的。”

“我離開了,那算什麼?”蘭竹的眉挑起:“再說了,若這城守不住,人家覺得我是這城裡逃出來的,還當我受過些什麼,處處議論。”

“你這丫頭,怎麼想得這樣長遠?”儲秀笑罵一句,蘭竹已經抱住儲秀的胳膊:“自然要想得長遠些,這都是老師教的。”

“戲演完了,你們也往彆處去。”婉寧說著打個哈欠:“我可許多日子沒睡好了。”

“大嫂,你故意的。”蘭竹又在那嚷嚷,婉寧捏一下她的鼻子:“是,是,什麼都是我故意的,我不和你鬨了。”

儲秀勾唇微笑,這會兒,隻怕那個幕後的人,也該被找出來了,想都不用想,和田家脫不了乾係。至於那京城中的人,就不是儲秀所能尋出來的,那是張青竹該去想的事兒。

“果真是和田家有關係。”文山先生和張青竹說著,張青竹看著麵前的那一份名單,名單之上還有各種標記,標記出來他們彼此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沒想到,竟然還能牽連到朱尚書。”張青竹點著這名單,名單之上,還列出了各家的姻親,田朱兩家,彆看在外人看起來,身份地位天差地彆。

朱家為官,田家經商,但兩家族內,彼此聯姻很多,甚至田老爺的一個女兒,就是嫁給了朱尚書的一個族侄,但這個族侄,又和彆人不一樣,他從小父母雙亡,是朱尚書養大的,雖是族侄,說是養子都不為過。

“這也不意外。”文山先生看著這名單,他經曆過太多了,朱尚書的忠心是真的,為了天子登基,願意付出命也是真的,但牽涉到利益時候,也不手軟。

“還有,這裡,”張青竹點著一個名字,竟然還和前任首輔有關係。這官場之中,錯綜複雜的關係,難怪父親要親自前來,和自己說,不要動。

但是,怎麼能輕易不要動呢。

“先生,寫奏章吧。”張青竹長歎一聲,就對文山先生說,文山先生點頭,他早就準備好了,要寫奏章,詳細地說明這一切,說明這阻止開海的人都有些什麼人,然後,該抄家抄家,該貶官貶官,要讓天下人都知道,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這禁海令,必定會被撤掉。

至於這些海盜,文山先生並沒有放在心上,既然要開窗,難免有蒼蠅蚊子跟著一起飛進來,到時候,打了就是。

“寫完奏章,我們就該去迎擊海盜了。”張青竹把那張名單收起來,輕聲說著。

“我不願意出仕就是這樣,致遠,就算你想做純臣,也很難。”文山先生在這個時候開口,張青竹對他露出笑:“先生,我曉得,但,我彆無選擇。”

彆無選擇,而且,出仕總比在在書院之中,能做得多一些。文山先生這樣的人,有一個就夠了,張青竹不願意做第二個,朝廷,也不希望還有第二個文山先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