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鐵血殘明!
“皇上的禦批回來了。”
紫禁城文淵閣內,楊嗣昌匆匆起身接到奏本,來不及跟送本的曹化淳道謝,先看了一遍禦批,隻見上麵朱筆寫著,“卿還殫謀專慮,以圖萬全。”他反複看了幾遍,確定就這麼十個字,這已經是上的第二個奏本請旨,需要確定兩支兵馬怎麼安排,第一本皇帝的批複語焉不詳,第二本上去,批複更加模棱兩
可,幾乎是什麼都沒說。
他抬頭看著曹化淳道,“曹老公,皇上有沒有口諭,是督監共同南追,抑或仍按原議,一南追一北留?”
曹化淳搖搖頭,“皇上未曾有口諭,楊先生若是不得要領,還是另上一本的好。”楊嗣昌急得要揪頭發,但曹化淳這個司禮監提督京營戎政的秉筆在,他又不敢表示不滿,隻能舔舔乾燥的嘴唇抬頭對曹化淳道,“宣大、遼鎮數萬兵馬在城外候令
,建奴已然南下,萬不敢多做耽擱,敢請曹老公稍待,某這就另寫一本。”
曹化淳擺手道,“這要緊時候,楊先生就不必顧慮這些虛禮,就是因兵事要緊,咱家才親自過來候著,免得因下人不上心耽擱了。”
楊嗣昌趕緊道謝,然後匆匆回座提筆,在呈文紙上寫了幾筆,停了片刻後一把揉了,換過一張繼續寫,跟著又揉掉。“楊先生勿要著急,欲速則不達。”曹化淳想了想之後又道,“但有成策,本兵不妨直言,皇上那裡定奪方才明白,再者前兩本皇上的禦批,本兵還是要多體念聖
意。”
楊嗣昌喘口氣,曹化淳似乎是在暗示他,皇帝的意思並非南追北留,如果楊嗣昌不能體會這個意思,就不會得到結果。
盧象升十一月初四晚上的來文中,提議由宣大兵力南下,遼鎮兵力留守京通,既防後來之敵,也可斷敵歸路。這是勤王的重大決策,楊嗣昌不願自己作決定,於是拖到早上上本請旨,他的第一本也是按照盧象升的意思,原本以為就是走個形式,結果皇帝的批複是“仍著督
監遵旨並力同心,勒限驅剿,不得再有玩違”,既可以理解為讚同,也可以理解為兩路共同南下。從字麵上看,皇帝的意思更偏向於兩路共同南下,楊嗣昌的本意卻非如此。兩次安定門軍議,都確定的是督監二人南追北留,隻是未定具體是誰,當時也是報給
皇帝,崇禎並未提出不同意見,事到臨頭皇帝卻又變了意思。楊嗣昌不敢依此作決策,一邊派人去安定門外再征求盧象升意見,一邊又上第二本,也就是剛收到批複的那本,裡麵暗示遼西防備森嚴,新來的第三路建奴若是搶不到東西,可能繼續入邊來威逼京師,意思就是仍留一路守在京師。但他沒有明白說出來,打的算盤是由皇帝自己把決策作了,免得後麵追究的時候成為自己
的把柄。結果皇帝根本不吃他這一套,楊嗣昌暗示,皇帝就裝糊塗,這次的批複越發的模糊,總共才十個字,而且什麼都沒說,平白耽誤了一下午的時間,兩個奏本耽擱
了一整天,也就是十一月五日白天的行軍時間都沒了,兩路不管誰要開拔,都隻能等到明天早上,而耗了一整天,楊嗣昌還沒得到結果。
方才曹化淳的暗示,皇帝的意思就是一起南追,但是要兵部先提出來,皇帝再決定,而非皇帝決定後兵部執行,否則楊嗣昌拿不到明確的答複。
不知曹化淳是出於公心忍不住提醒了一句,還是皇上要他提示,楊嗣昌都不得不自願落入皇帝的套路中。在等候第二本批複的時間裡,盧象升的意思也回來了,表示皇上屢次都要求協力並剿,督監共同南下也可以,但要儘快確定。楊嗣昌顧不得再耍小聰明,否則清
軍走遠,到畿南大肆破壞,仍要他這個兵部尚書頂罪。
當下提筆寫就,自己俯下身子朝著紙麵吹了幾口,看墨跡大略乾了就趕緊提起雙手奉到曹化淳麵前。
“某在本內寫得明白,督監二人各提兵二萬共同南下,有勞曹老公再跑一趟。”
曹化淳接過後看了一眼,也對著紙麵吹了兩口,就這樣提著呈文紙就急步出門。
楊嗣昌轉頭就對旁邊的書手道,“先按督監並力南下的意思擬就令信,皇上一旦準了即刻發出。”文淵閣內幾個閣老都坐立不安,清軍昨日南下的消息已經確定,勤王的兩支機動兵力卻還在京師空耗,兵部的差官就候在文淵閣,數萬勤王兵馬侯在城外,就等
一個奏本上的批複。
楊嗣昌也顧不得體統了,心中焦躁之下在首輔劉宇亮麵前來回走動,猶如文淵閣中的困獸。首輔劉宇亮麵色嚴肅,在位置上正襟危坐,他看看麵前的楊嗣昌開口道,“文弱勿要焦慮,本兵首要穩氣,軍心方能穩固,建奴昨日尚在西直門,一日之間行不遠
,待皇上運籌周全不遲。”
“老先生說的是。”楊嗣昌朝著劉宇亮躬身,劉宇亮說的也是廢話,但楊嗣昌還隻能表示受教,他回到座位坐了片刻,忍不住又站起身來。
勤王主要是兵部的事情,其他幾個閣老看在眼中,雖然表麵上焦急,但一整天誰也沒有發表意見,就看楊嗣昌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文淵閣中不斷往來著傳遞消息的人,帶來京師周邊的情況,大部分是給楊嗣昌的,他忍著焦慮一一查閱批複,有些是需要內閣簽署的,大部分則是兵部事務,其
他閣老也幫不上忙,清軍速度飛快,傳來的大部分都是壞消息,讓楊嗣昌越發的焦灼。
大半個時辰之後,門外有人喊道,“曹老公回來了。”
楊嗣昌迎到門前,見到曹化淳小跑著趕來,他一見楊嗣昌就揮舞著手中的紙頁喊道,“皇上定奪了,便按本兵的方略,總督總監各領二萬兵南下並剿。”
楊嗣昌大鬆一口氣,總算是得到一個答案,立刻轉頭對等候的差官喝道,“立刻傳令,督監並力南下,於涿州會師並剿,阻敵南逞。”兩個差官拿起剛要出門,兵部的沈迅又出現在門前,他也顧不得體統,進門就喊道,“報本兵知道,良鄉來了急報,建奴大軍未停留攻城,過城往南去了,建奴隊
尾已過良鄉城池。”
“怎生如此之快,有沒有誤,或許隻是前鋒過去。”沈迅急道,“建奴過而不攻,必是往南趕路,定是去打南邊無備州縣去了,或許涿州也不攻,那便是要直入保定,督監若在定在涿州會師,怕是建奴早過了此地,
抄不到他們前邊。”楊嗣昌匆忙接過急報瀏覽,他沒有想到建奴行動如此迅速,從順義出發之後動若脫兔,選擇了一條楊嗣昌根本沒想到的路線,兵部的指揮體係完全跟不上對方的
節奏,兩天時間之內,入寇的清軍已經擺脫了明軍阻截糾纏,向著京畿以南的腹心區域突進。保定以北還有軍事部署,而保定以南完全跟不設防一樣,而官軍的主力全部都集中在京師周邊,大部分無法集結,最後諾大一個國家,隻有四萬兵額的機動兵力
可用。
他抬頭一看差官還在等候,立刻發怒道,“還站著作甚,先發出令去,讓督監各自拔營追剿。”兩個差官這才趕緊離開,楊嗣昌回到自己桌案上,看著地圖半晌後對沈迅道,“若是建奴果真已過了涿州,明日再傳令督監,合兵之地改在保定,你擬一道令信給
孫傳庭,令他加速赴京,總製京師留守各軍,然後你親自再去督監營中,告訴盧總督和高總監,務必抄前扼敵南奔,勿使賊越保定一步。”
……
十一月初八日,涿州城外遍地軍營。盧象升滿臉風塵之色,他於十一月初五日晚上接到兵部明確令信,初六天不亮就拔營追擊,因為軍隊不能穿城而過,隻能繞過京師往南追趕,今日才到達涿州,
而建奴的隊尾在初六就已經過了涿州,他們對良鄉和涿州都是過而不打,連嘗試都沒嘗試,一門心思的往南高速行軍。清軍展現了遠遠超越官兵的機動性,雙方脫離了接觸,現在盧象升甚至不知道清軍主力在何處,隻知道往保定方向去了,不得不從路上遇到的流民口中打探消息
。目前得到的消息粗略,大致知道清軍在涿州兵分三路,一路前往易水,一路經新城往雄縣,另一路則在定興方向。盧象升隻能按照兵部的調度,先前往保定與高
起潛會師,雖然是一個方向,但與建奴的距離早被拉開,楊嗣昌定的‘勿使賊越保定一步’已然無法實現。“都爺,各鎮又來人問了,軍糧未得補充,這兩日趕路損耗頗多,楊國柱、虎大威隻剩不足十日糧,王樸言稱已經斷糧,方才中營有人說,見到王樸的夷丁在鄉間
……打糧。”盧象升麵無表情,既沒有發怒,也沒有繼續追問,許德士也隻能停下不語。他跟隨盧象升有些時日,中原剿寇的時候此類事情在官軍中是常態,盧象升並無辦法
杜絕,但在京師腳下畢竟又是不同的,而麵對的敵人則是凶惡得多的清軍,軍隊本就畏懼,現在一斷糧,更給了各鎮避戰的借口。涿州城外北風呼嘯,吹動著盧象升頭上垂下的麻巾,眼前遍地都是逃難的百姓,他們進不了城,也沒有帶著足夠的飯食,很多人靠在城牆根上縮成一團,互相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