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城驛西城樓,龐丁舉著遠鏡,看著一隊清軍騎兵在兩百步外往北行進。
城頭上的士兵都在指點議論,這已經是今天的第三股清軍,大家都在猜測,清軍是不是要撤退了。龐丁放下遠鏡,轉頭看了看牆頭,城牆上的石塊、灰瓶、火瓶、煤炭堆積如山,垛口搭起了懸簾,女牆一側建起了草廠,連撞杆都趕製出來了,在安慶營指點下
,社兵連續操練了幾天,已經可以用於守城作戰。
船埠頭就在龐丁身邊,他張嘴看著龐丁手中的遠鏡,口中討好的道,“小龐大人,韃子是不是要走了?”
龐丁還沒說話,旁邊一個五大三粗的銅城驛社兵有點失望的道,“韃子這就走了,再多打幾日也行……”
船埠頭轉頭白了他一眼,“就光想著每日那點銀子,兵荒馬亂的有啥好。龐大人不戰而屈韃子,大夥身家平安才是要緊事。”龐丁把遠鏡放下來,那船埠頭趕緊要伸手去接,龐丁卻直接收了,他轉頭對那社兵道,“還想領兵餉,可以到輜重司報名入安慶營,打韃子滅流寇,給自己謀個前
程。”
說罷龐丁順著城牆往北走,見到的安慶兵都向他問好,稱呼他小龐大人,龐丁一路微笑回應,把龐雨的做派學了大概。
很快到了北門樓,龐丁習慣性的往馬神廟看了一眼,那裡是韃子中軍,旗號是鑲紅旗,今日那旗號也不見了。
進了門樓裡麵,龐雨神色鎮定的坐在上位,莊朝正在下首站著,塗典吏正在向他彙報。“昨日有騎二司司屬遊騎兵從東門入城,他們隨陳千總突襲博平,與前麵到的騎兵說的一致,陳如烈昨晚遇襲,韃子每股人數不多,但來了數十股圍攻,陳如烈無法行軍,將大隊打散,分作旗隊各自突圍,目前有一路四十人從西門到銅城驛,其他各路應是返回東阿了。”塗典吏翻翻冊子又道,“今日南城、西牆關廂敵軍儘
數撤走,西牆目視查看到三股韃子北返,合計兵力約五百騎,北牆觀察了敵將旗撤離,讚畫房判斷韃子不會攻打銅城驛,而且馬上就會開始返回遼東。”
龐雨站起身來對著幾人道,“那是因為我們準備充足,銅城驛眾誌成城,破城頓變建城,建奴不得不放棄攻打。如果韃子退走,讚畫房有沒有後續計劃?”塗典吏咳嗽一聲,“屬下這兩日反複估算,韃子一旗入邊騎兵可多達兩千,若將外藩蒙人、騎馬包衣計算在內,騎兵恐怕有三千之數,我營遊騎兵折損嚴重,城中
能作戰的隻剩七八人,其中還有一半有傷,常規騎兵各局皆遭重創,收攏之後能存幾分戰力實無把握。”莊朝正看著龐雨道,“屬下以為,韃子和流寇全然不同,若無遊騎兵偵察,如同蒙著眼跟人打架,貿然追上去,行軍中萬一被韃子馬甲衝擊,就難以抵擋,便是圍
在野外,這大冷天裡也凍死了。”
塗典吏讚同道,“若是有可靠友軍騎兵,我營還可再戰。”龐雨聽兩人意思,對清軍騎兵頗有些畏懼,清軍的機動性令他們震驚,其整體指揮靈活,反應十分靈敏,而流寇相比起來,就隻是跑得快,在戰術方麵完全無法
相比。
龐丁補充道,“小人覺著,臨清裡麵的友軍都不可靠,但凡他們有一兩支人馬打一下,韃子也不會那麼快就追過河來。”這次塗典吏連連點頭,臨清城裡大約有四萬軍隊,清軍從外圍繞過這麼大的城池,如果城裡有軍隊稍作攻擊,清軍的行動就會大受牽製,絕不會如此迅速的越過
運河。龐雨點點頭,“沒有騎兵,我們不宜追擊韃子,若是遊騎兵不足,就不要再派出去哨探,至少要留下些種子。這幾日保持戒備,先回複往南去東阿方向的聯絡,收
攏潰散部隊,完善作戰記錄,等形勢明確再確定下一步行動。這兩日銅城驛的防禦不要放鬆,防止韃子虛晃一槍。”塗典吏和莊朝正施禮後離開城樓,龐丁才慢慢走過來,低聲對龐雨道,“盧都堂如確實陣亡,高起潛就是官職最高的人,咱們一旦跟著韃子往北追,早晚遇到高起
潛,他帶的遼鎮不可靠,打仗肯定是派咱們這些外鎮人去,勝了是他的戰績,死了也不可惜。”龐雨笑笑道,“比起打仗,這方麵他們更不可靠,但高起潛未必是官職最高的,他畢竟隻是個太監,管遼鎮山永兵馬是他監軍本職,盧都堂是加兵部尚書銜的督師,他高起潛是沒資格的。朝廷能用的就是陳新甲和孫傳庭,陳新甲是宣大總督,這個級彆就任督師最為合適,孫傳庭是山西巡撫,實際作戰經驗比陳新甲多,就
任督師也是可以的,或者就是楊嗣昌親自出京領兵,楊嗣昌這個閣老領兵可能更順暢些,我們等消息確實,勤王大軍雲集時才可以去。”
“那咱們就真的等在銅城驛?”“我需要觀望一下,兵部給我的部令是去濟南,現在韃子往北去,遼鎮不可靠,山東沒有可用之兵,走得太往北就不方便了。正好韃子退了,再發塘報給兵部,看
清楚了朝廷的反應再說。”
“前麵派出塘馬,那時東昌府方向有韃子,不知是否順利傳出。”“隻要確定韃子退走,馬上派出第二批塘馬,韃子要往北走,東昌府以西應該沒有敵情,讓塘馬走東昌過河,繞真定府方向去京師,比上次多報一些首級。到京師
後通知張麻子,密切留意京師關於我的消息,再決定要不要繼續往北走。”龐丁答應後長長喘口氣,“少爺,我問過宣府來的邊軍,盧都堂從京師一路行軍過來,沒一個州縣給他糧草,陳如烈在東阿城外當著知縣打一仗,也隻能讓傷兵入
城。咱們後麵若是真的往北,不知道是啥光景,一定要多備糧草。”龐雨哼了一聲,“也就是欺負我們武官,盧都堂是文官,但也是外地文官,這些直隸州縣文官看不上外地官員,真若是遇到京師各部侍郎,甚或遇到內閣閣老,你
看他們敢不敢不開門!”
……
“首輔劉中堂手令,著晉州知州陳弘緒開啟城門,讓大軍入城歇馬,即刻補給糧草,不得再有延誤,否則軍法從事……”
十二月二十六日,北直隸晉州州城西門一裡外的官道上,數千士兵在路麵上或坐或臥,連中軍的大旗都耷拉著,分不清是哪裡來的營伍。
兩名塘馬站在晉州西門外,仰臉望著門樓,手中高舉著一卷紙劄,示意樓上放下吊籃來取。城樓上的垛口有一排腦袋,有人舉著弓箭,中間一人戴著官帽,聽到劉中堂的時候,城樓上的人一陣騷動,那可是大明朝最高的文官,內閣首輔劉宇亮,此次出
京是視師督戰來的。戴官帽的人從城垛口探出頭去,看了看下麵的塘馬後大聲道,“你回去告訴劉中堂,既受聖旨視師,自然是要督戰禦敵,眼下直隸遍地賊寇,正該迎頭痛擊,為何要反入城躲避,這是何道理?若是缺少糧草,該當責有司,非晉州之過,與我晉州知州說不上。我全城士民歃血守城,亦歃血誓不延一兵,陳某不敢失信於晉州
紳民,管你首輔次輔,想要帶兵入城,陳某不敢聞命。”
他說罷掉頭就走,城上城下麵麵相覷,一陣難堪的寂靜,過了片刻後,城頭響起社兵的喝彩聲。
兩個塘馬灰頭土臉的退走,到了自家隊伍前,低聲向領兵的京營副將周遇吉回報,周遇吉聽完,黑著臉去跟首輔彙報。
“豈有此理,好你個陳弘緒,簡直豈有此理!”
內閣首輔劉宇亮滿臉通紅,手指顫抖著指著晉州城樓,半天說不出話來。這位大明朝最高文官,平時喜歡舞刀弄劍,自詡有邊才,結果弄巧成拙,差一點取代盧象升成了督師,好歹楊嗣昌上本,皇帝才把劉宇亮改為視師,可以說救了
劉宇亮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