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現在的土木工程往往跟土和木都沒關係,而是研究結構力學的,恰好很需要你那樣的成果。”
劉洪波聳了聳肩回答道。
“好吧……”
短暫的離題過後,常浩南很快又說回了教材的事情:
“總之,不管怎麼說,該打好的基礎還是要打好,這樣就算未來沒辦法舉一反三靈活運用,至少走上工作崗位照葫蘆畫瓢也不至於釀成大錯。”
“而且,要是咱們京航大學出去的研究生,連非線性有限元分析都做不明白,那彆人還不得笑話死咱們?”
最後的這句話殺傷力明顯很大,劉洪波聽後頓時沒有再表達反對意見:
“但我們總得想個辦法讓學生能學下去。”
“這個就是教材安排的問題了,你上來就讓他們去做普適性狀態的非線性分析,那當然會暈,我們可以稍微降低門檻,循序漸進一下。”
常浩南把鍵盤架推回到桌子下麵,然後從旁邊拿來一個草稿本和一支筆,刷刷幾筆畫出了一個表格:
“第一步,先分析隻有材料非線性,其它假設仍然按照線性不變的問題,第二步,我們把問題擴展到非線性材料、大位移,但小應變的問題,最後再考慮普適性的完全非線性問題……”
“至於這一章內容的具體安排,也應該包含更多的例題,儘可能讓他們從這些例題裡麵自行領悟一些比較簡單的東西,比如推導連續介質力學增量運動方程……”
說著他在紙上寫下了一個結構並不複雜的方程:
∫p(0)^(t+Δt)u(i)δu(i)dv(0)^(t+Δt)r=∫f(t+Δt)^sδu(i)^sds(0)+∫f(t+Δt)^bδu(i)^dv(0)
“如果能引導他們走到這一步,那麼下麵無論是僅材料非線性,還是完全拉格朗日形式和更新拉格朗日形式,都可以很容易地通過變換得到,也可以加深兩章之後進行框架和薄壁杆這類基礎結構分析時候的理解。”
“呃……”
看著一番奮筆疾書的常浩南,劉洪波的臉上出現了一瞬間的茫然:
“這個方程我是知道的,但是推導過程……你要不再寫詳細一點?”
很多年之後,幾乎所有工程類專業的莘莘學子都會刻骨銘心地記住常浩南和劉洪波這兩個名字
在上學的時候,對這兩位教材主編的感情基本是咬牙切齒。
不過,進入工作崗位之後,他們往往都會不約而同地重新拿出這本經常出現在噩夢中的教材。
一些人在運行同樣由常浩南設計的仿真模擬程序之前,甚至會對那本書燒香做法,以求祖師爺保佑一切順利。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這本堪稱工程模擬領域神書的編寫過程中,第二位主編也經曆了和他們上課時候差不太多的心路曆程……
當然,寫書這種事情,肯定不是一個下午就能講清楚的,常浩南一直從午後講到傍晚,也才把第六章的基本架構給劉洪波梳理清楚,然後又根據自己這段時間以來的工作,提煉出了一係列雖然已經脫密但仍然非常切合實際的課後習題。
前世在常浩南自己上學的時候,就非常苦惱於課後習題在難度梯度設計上的隨意,有些幾乎不用過腦子就能算出來,而有些則想破頭都很難做對。
更可恨的是很多習題的答案也十分不走心。
於是有詩雲:
即得易見平凡,仿照上例顯然。
留作習題答案略,讀者自證不難。
反之亦然同理,推論自然成立。
略去過程qed,由上可知證畢。
所以,雖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