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周瑞夫的這一番分析,白禮德雖然找不出任何邏輯上的漏洞,但冥冥中總覺得哪裡不太對。
“準將先生。”
後者有些躁動地搓了搓手:
“雖然你說的這篇文章作者是華夏人,但簡氏防務周刊畢竟是影響力比較大的媒體……”
在90年代末這會,簡氏防務還沒走向徹底的娛樂化,內容多少還是有點深度的。
很多國家的軍政商界人士都會訂閱,甚至在上麵發表評論文章。
不過,周瑞夫卻擺了擺手:
“如果是在歐洲或者美國,那你的說法或許沒錯,但在華夏,或者說在整個東亞地區,簡氏防務的內容其實都沒什麼好看的。”
緊接著,他拉開抽屜,從裡麵拿出了一份報紙和一本雜誌,放在了辦公桌上。
報紙上麵有不少用鉛筆做過的記號,明顯是經過認真。
“相反,這份報紙,當然還有附帶的刊物,雖然名氣不算很大,但我專門托人查過背景,發現其實是一個華夏軍工企業在大概十年前創辦的,一直到今天,也仍然保持著資金方麵的往來。”
周瑞夫說著,伸手輕輕在報紙上敲了敲:
“所以,能在這上麵發表的文章,必定跟他們背後的金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沒有人能想到,一個小人物為了完成KPI而完全憑借想象力編出來的文章,最終會以這樣的間接直接影響到國際政治。
實際上,他這就完全是以己度人了。
在80年代末的時候,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於軍事裝備方麵知識日益增長的好奇心,當然也為了在軍工低穀期創收,各大軍工總公司確實注冊過不少文學出版物。
甚至有的還成立了自己的出版社。
但好景不長,由於老國企的運營方式實在不夠靈活,內容也是專業性有餘但趣味性不足,這些報紙雜誌之類的東西很快從輸血包變成了放血槽,不僅無法提供收益,反而還經常入不敷出。
因此,到90年代後半葉,其中大部分都被以承包形式委托給了個人,或專業的出版機構運行。
換句話說就是保有原來的名稱,但其實已經跟背後的軍工單位關係不大了。
相應地,刊物的內容質量也開始出現滑坡。
而後來五大總公司又被拆分成集團,那就更沒關係了。
但在周瑞夫一個美軍高級軍官看來,這不就是妥妥的“軍工集團讚助媒體和遊說集團”劇本嗎?
你還說你沒有背景?
而白禮德在華夏呆的時間還沒有周瑞夫長,聽到後者這麼一說,也不再有任何質疑。
於是,他們就把這個“AL31F改進說”的猜想,作為開源情報分析的結論報了上去。
本來嘛,這種報告也就是個例行公事,加上周瑞夫和白禮德倆人都是職業軍人半路出道,既沒有經過外交也沒有經過情報學的科班訓練。
而且在後冷戰年代,軍事技術情報也不是什麼時效性要求特彆高的東西,隻要再多等一段時間,就會有更專業的情報機構提交可信度更高的分析結論。
因此一般情況下,也不太會有人當回事。
但這一次,二人直接抄上去的分析卻恰好卡在了一個奇妙的時間點上。
以至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作者為了完成KPI而隨手編出來的一篇小作文,最終撬動了整個世界的航空產業格局……
……
當然,對於常浩南來說,促成談判的決定這功夫才剛剛做出,甚至連談判團隊都還沒拉扯起來,所以根本不存在什麼後續。
在開完會之後,就照例回了學校。
對於他來說,眼下最打緊的事情是……
招生。
這個招生涉及兩方麵。
一是國慶結束後,一直到十一月初,是畢設學生選導師。
二是大致在同一時間,已經獲得研究生推免資格的學生要確認導師——
研究生推免工作其實開始的很早,但這年頭又沒有學信網,也沒有在線檔案,所以各方麵進度都會比常浩南穿越之前慢上一些。
當然,由於大多數學校的推免麵試就是走個過場,最後出來的排名基本就是平均績點排名,所以早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