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實已經蘊含了點倫理哲學思維在裡麵。
做生意的好歹要有點道德心,才能稱之為叫企業家。
繼而車企到底應該以什麽為核心。
為了讓同樣一坨鐵做成的汽車,賣出更高的附加值,歐美國家花了幾十年時間打造了品牌故事。
現在新能源車來不及講故事,就隻能堆科技。
唯有高科技才能賣出高出來的幾十萬車價。
因為我們研發這個高科技花了幾十億,所以要攤算到每輛車裡多幾十萬,很合理吧?
新能源車拚命講科技,差不多都是這個邏輯。
但秭小偉的態度是:「車企隻該拿自己作為製造廠丶品牌運營該拿的利潤,建廠丶研發的巨大投資,應該用儘可能的規模化來分攤,當我這輛車賣到一百萬輛,一百億的建廠投資就隻有一萬元分攤到這輛車上,企業要做的是怎麽儘可能從市場用戶考慮研發出好產品,降本增效,賣得越多,出廠價就更接近於工業原料總價,而不是學網際網路那套講故事忽悠人,靠忽悠品牌價值提升單價來割韭菜,這套做法已經從歐美廠家身上過時了。」
他這些話甚至都沒對老常談過。
人家做了幾十年的汽車廠,早就形成了自己的認知,說這些廢話搞咩呀。
也沒對研發機構這些工程師丶技師們談起。
強哥卻聽得津津有味:「你是個優秀的產品經理,雖然我不一定認同你的觀點,但我會投資給你的項目,因為你有清晰的思路,做出來怎麽都不虧。」
秭老師真的嫻熟:「為了讓孩子考上理想的學校,我們會先分析這個孩子的天賦丶能力丶興趣更側重哪方麵,能不能在哪些項目上搞點加分,最後才是針對各科成績揚長避短,最後選擇合理的學校去努力,而不是一開始就必須上清北,不考慮實際情況的清北一定好,那就一定要上!」
他真是見過太多這種煞筆了:「選擇實際情況下的最優解,才是比較明智的線路,我不是覺得電動車就好得無與倫比,而是燃油車已經發展到了極致,車企要怎麽才能創新活命?混動是個折中辦法,電動車雖然還有電池包的缺點,但已經是智能汽車的最佳起步,最重要的是這意味著產業革命的zz博弈,所以我才把電動車作為重中之重,一旦卷出來效果,就該到海外收割。」
實際上這幾年長期在海外的強哥又眼前一亮:「怎麽收割?」
秭小偉特點在於,他這時候反而不會把對周老說過的那番什麽歐美工業循著重力路線,我們是電機思路拿來跟強哥講。
因為明顯這位具備可以參與機器人研發的技術能力,班門弄斧不是個好習慣。
無論對錯,行家會對自己熟悉的領域,下意識產生抗拒。
所以他把對楊阿姨說過的那套商人思路複述出來:「很多政策丶出海戰略都是循著到環保意識最強的歐美國家去推銷電動車,我恰恰覺得這是天真,因為汽車產業是這些歐美國家的工業底線,廝殺起來就跟當年的城市中心論一樣,反而應該通過亞非拉地區布局農村包圍城市,所以我們選擇了溙國做嘗試……」
其實這個現場,就已經是新款奶媽車的最佳展示場景了。
兩位大佬坐在二排航空座椅上,在場居然已經默認秭小偉可以跟強哥並肩坐了。
還有兩位最積極的已經擠到第三排,副駕駛和駕駛座上也坐著,其他人全都隻能探頭扒拉在車窗上。
看秭小偉嫻熟的抬手示意:「喵喵,打開唞音視頻……」
這是個手部動作跟語音的混合召喚,就能提高識彆率。
車機遲疑下才打開自帶的唞音app,再揮手要求:「搜索溙國t姐……」
嘩啦一下,這塊49寸的帶魚屏不算很快,但依舊能羅列出一堆類似帳號。
秭小偉挑中正確的,給旁邊解釋:「你們可以搜一下,t姐是目前溙國帶貨能力最強的網紅主播之一,甚至比身價超高的那些明星,都更有消費者影響力……喵喵,打開第三條!」
很多技術直男,在拚命想辦法提高喚醒準確率,考慮怎麽應對方言口音的問題。
秭小偉他們這邊的思路卻是加個揮手的動作,然後模糊的接近語音都能喚醒。
甚至能做到隻要說彆的內容,這喚醒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