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196【一個人打贏了整個內地票房!】
七月中旬。
《第六感》在日本正式下映,也代表《第六感》的在全球的放映徹底結束。
從5月25號北美上映,到6月份大規模的在全球各地上映,前後耗時一個多月的時間,取得了4.01億美元的全球總票房。
4億美元!
《民報》也在正式破4億美元的第二天,發表了一篇文章。
標題是《少年應有鴻鵠誌,當騎駿馬踏平川》,文章中高度讚揚了李藝書在海外取得的優秀成績,更是將中國式的唯美細膩的情感,通過一部驚悚題材的影片完美的展示出來。
同時文章中,還摘取了北美著名影評人寶琳·凱爾對李藝書高度讚揚的影評,借著這番影評,民報自然是大誇特誇的。
在這個國內高度缺乏民族自信心丶還有老大哥解體後,對國際視野的迷茫,睜眼看世界的時代,
李藝書這位首個在好萊塢拍電影,就取得了全球4億美元票房的超級大導演,就非常值得被捧的高高的。
同時,藉助李藝書這個身份跟如今在國內的知名度,隱晦的告訴那些整天巴拉巴拉要出國移民的人,有才華的人,在哪兒都能出名都能功成名就的。
李藝書並不是單單隻是在北美成功,他在國內,在日本,在歐洲,同樣都非常的成功。
能力強的人,在任何地方都能有成功。
套用後來的網絡用語,大概就是「強者從不抱怨環境」!
一番報導,不出意外李藝書再次成為了人們討論的話題。
特彆是「4億美元」這個全球總票房,讓人實在是瞠目結舌,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目前嚴格來說,內地票房最高的導演,還真不好說是誰,但不管是誰,在李藝書麵前估計都得被轟成渣渣。
去年1992年,全國電影收入大概是在32億左右,李藝書目前執導的電影總票房已經突破了7億美元,按最低1:5換算成人民幣,也足足有35億之巨,超過了去年全國電影收入。
這相當於李藝書一個人,就單挑了1992年整個內地的導演。
一個人取得的總票房丶比一年電影院放映的電影總票房加在一起都要高。
最誇張的,是李藝書隻用了《那山》《情書》《霸王彆姬》《劍雨》《第六感》五部電影,其中《霸王彆姬》總票房還沒出來,日韓丶北美還沒開始上映呢。
就算是港台那邊,不管多厲害的導演,徐可丶吳語森丶劉振偉丶王家為……
擱在李藝書麵前,論藝術性比不過拿了歐洲雙金的他,論票房比不過全球總票房破7億美元的他。
哪怕拋掉那部好萊塢影片,單單就《劍雨》全球1.8億美元的票房成績,也就隻有當年李小龍的《龍爭虎鬥》能夠對抗了。
名副其實的國內第一大導演,縱然是有一些老家夥們不太認可,但他們還真挑不出什麽毛病來。
說人家不注重藝術性?人李藝書拿了歐洲雙金,國內第一人。
私底下說泥腿子?
李藝書父母都是文藝工作者,在峨眉廠工作二十多年,爺爺也是鄉下曾經公社的乾部,人李藝書還是北電畢業的學生,如今是在讀研究生。
而在這期間,《無名之輩》正式殺青了。
李藝書辦了一場殺青宴,請來了韓三坪跟峨眉廠的領導,順便還把山城電視台的幾個領導請來,他們在這次拍戲期間,也是提供了不少服化道的。
殺青宴上。
李藝書成為了全場的焦點,單部電影全球破4億美元,不說國內,全世界也找不到多少個能夠跟李藝書這般年輕卻又能取得如此驚人成績的。
就算擱在那些四五十歲的老導演身上,能全球破4億美元票房的,那也絕對是屈指可數。
山城電視台的張台長,滿臉笑容道:「李導,恭喜你票房破4億!」
「張台長客氣了,一點小小的成績不值一提,這次《無名之輩》劇組多謝張台長幫忙協調。」
李藝書謙虛的同時,也是感謝對方在拍攝期間提供的幫助,《無名之輩》還是有幾場戶外戲的,為此還封了一條街,這都是張台子幫忙聯係市政府給搞定的。
張台長一把年紀了,聽見李藝書謙虛的話語,顯得很是高興:「哈哈,李導太謙虛了,你這可不是小成績。再說了,就算沒有我幫忙協調,我相信市裡麵也一定不會不答應的。」
二人聊了一會兒,張台長也是笑盈盈的離開了,韓三坪湊了過來,低聲道:「藝書,你這電影要參加歐洲哪個電影節?」
李藝書道:「應該是坎城電影節。」
《中央車站》參加柏林電影節,《無名之輩》參加坎城電影節,《朗讀者》參加威尼斯電影節。
這是他之前就想好了的。
其實《朗讀者》如果按照原版去拍,拍成德國反思片的話,其實在柏林電影節拿獎的概率還是很高的。
但可惜經過李藝書這麽一改,柏林電影節肯定是彆想了。
坎城電影節倒是不錯,但是時間上不太夠,所以隻能參加威尼斯電影節。
「明年的坎城電影節啊~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參加不了?」
韓三坪還想著要是能趕在自己去北影廠之前,這電影能拿獎的話,他肯定能沾上光的。
「三叔,參加不了,這都七月中了,馬上八月中報名截止,我這一個月也根本來不及的。」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