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299【入股未來的英x娛樂,不好意思我也喝多了!】(1 / 1)

第288章 299【入股未來的英x娛樂,不好意思我也喝多了!】

「英x明星城?」

程龍家中的二樓書房內,李藝書很是詫異的看著楊總,他本來以為對方找自己,是為了影視行業的事情,沒想到居然是地產項目!

「不錯。」

楊總點了點頭,說道:「1991年的時候,我在上海豫園拿下一塊地皮,按照項目規劃是建造一座總麵積7萬多平方米的商業地產,之所以叫明星城,是因為我邀請了不少娛樂圈的朋友一起參與投資……」

豫園可是好地方,位於SH市老城廂的東北部,北靠福佑路,東臨安仁街,西南與上海老城隍廟毗鄰,是江南古典園林,始建於明代嘉靖丶萬曆年間,占地三十餘畝。

1982年的時候,就已經被列為曆史古跡,加上保存完整,早已成為了上海很多本地人節假日去遊玩的去處,同時也吸引了大量外地遊客來上海參觀這座明代建造的江南園林。

楊總能在豫園拿下這塊地皮,可以想像肯定是花了不少心思的,不然這麽好的地方,恐怕早就被人搶走了,隻要將這塊地皮打造成高檔彆墅區,那價格估計能突破天際。

彆墅或者說豪宅,一般具有兩個特點,一是不可複製,二是地理環境絕佳。

豫園這塊地皮就是不可複製且環境絕佳!

「楊總,介紹了這麽多,不知道你的意思是?」

「我聽人說李導跟湯臣集團合夥在上海浦東拿下了一塊商業用地,知道李導對地產行業也有涉及,就想著看看能不能與李導合作一二。」

「楊總,這塊地這麽好,我相信願意跟楊總合作的應該有不少吧?至於我的話,還是算了,其實我跟湯總合作隻是為了建一座辦公大廈,對地產這一塊,其實是不太感興趣的。」

麵對楊總拋出的橄欖枝,李藝書連連搖頭,他可不想參與這英x明星城的項目中。

豫園這塊地皮太好了,加之如今上海大開發,地價飆升,楊總在內地耕耘的時間尚短,導致資金與申辦流程非常的繁瑣,拿地到現在足足三年了,卻一直沒有辦法動工建設。

而且恐怕這個項目要爛尾。

李藝書剛剛也是想起上一世看的一則新聞,貌似是劉佳玲公開叫楊總還血汗錢,原因就是因為這個英x明星城的項目擱淺了很多年,貌似到李藝書重生之前,都不曾聽聞過這個知名樓盤。

估摸著這背後的問題很大,李藝書可不想被人當槍使。

「這…好吧,既然李導不感興趣,那就算了。」

楊總欲言又止,最終還是再進行勸說,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很清楚英x明星城項目肯定是好的,但審批流程三年都沒有拿下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其中問題所在。

繼續說下去,那就不是合作,而是結仇了。

「李導有所不知,阿龍這裡可是有幾盒好雪茄,之前一直藏著掖著,這次可得好好抽他幾根。」

楊總轉移話題,直接起身從書桌後麵的櫃子內,取出了一盒雪茄,笑盈盈的拿過來,取出一根雪茄,邊烘烤邊說道:「我知道李導最近入股了嘉禾電影公司,不知道有沒有興趣入股我的電影公司?」

這話一出,李藝書來了興趣:「楊總也對娛樂業感興趣?」

地產這一套,背景驚人的大老王也得交茶水費,他李藝書名氣是很大,但說白了還沒到讓人望而生畏的地步。

可娛樂行業就不同了,李藝書自認為在這行內,足以玩轉。

「嗬嗬,是的,我對娛樂業一直都很感興趣。」

楊總烤好了一根雪茄,笑著遞了過去:「李導來一根?正宗的巴西手工雪茄,一根就要六千美金。」

「是嗎?那我可得嘗一嘗了。」

李藝書是抽菸的,不過重生回來基本很少抽了,雪茄也品嘗過,可這麽貴的還真沒試過。

看著他有點生疏的吐出煙霧,楊總笑問道:「怎麽樣李導,味道如何?」

「我對雪茄了解不多,不過勁挺大的。」

「哈哈,雪茄勁大才好抽。」

楊總笑了笑,繼續剛才的話題:「我有一個朋友叫葉誌銘,他欠我一筆錢,現在無力償還帳務,就想著把他成立的飛圖娛樂盤給我……」

「哦,對了,說起來葉誌銘有個妹妹,李導應該認識的。」

「誰?」

「葉欲卿!」

是她啊!

李藝書腦海中蹦出了無數經典之作,《卿本佳人》《我為卿狂》……

「飛圖娛樂主要是以唱片為主,過去也輝煌過,不過現在香江的唱片行業競爭太激烈,四大天王的風頭很難有人爭得過,我是有意盤下飛圖娛樂,轉型影視,擴大公司規模。隻是過去沒接觸過這個行業,想著如果能有李導加盟,相信未來飛圖娛樂一定能更上一層樓……」

楊總說的很直白,他過去是從事珠寶首飾丶名表名包乃至地產行業的,儘管對娛樂業一直感興趣,卻從未親自下場過,以他的身家,想要挖來影視行業的人才那肯定是沒多大問題的,但有一個重要的點,就是香江影視行業不僅吃明星同樣吃導演。

名導帶來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楊總是想要在娛樂業大展拳腳的,而不是小打小鬨,所以私下裡他聯係了程龍,有意出讓一部分股份給對方換取加盟。

這次來找李藝書,就是為了邀請對方入股英x娛樂,這對楊總來說很重要。

除了李藝書在國際上的名氣,主要還是因為楊總禦用風水大師陳朗的一番話,簡單明了點,就是「李藝書,貴不可言。」

陳朗可不是那種江湖騙子,他在香江風水界是極為有名的。

1983年的時候,楊總的公司欠債高達3.2億港元,在他走投無路之際,結識了陳朗並受其點撥,前往中東科威特炒外彙,不僅結識了科威特皇族的一位遠親,又憑藉自己公司對金融投資的實戰經驗,兩三年間不僅挽回了虧損,還掙了一兩千萬美元。

此次進入娛樂行業,楊總也是找了這位大師點撥。

「楊總熱情相邀,我也不好拒絕。」

李藝書彈了彈雪茄上的菸灰,笑盈盈道:「隻是不知道楊總準備讓多少股份給我?」

過幾年,香江電影市場就會徹底萎靡,大量電影人北上,之後就是抱團取暖,形成所謂的港圈。

李藝書不是香江人,再加上回歸後的政策,他也不好打壓港圈。

&nbs-->>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