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應該盯著誰
從京師到鴨綠江距離一千五百裡,又不缺馬匹,加急公文傳遞速度每日最高可達六百裡。
幾天後京師這邊便得到了回報,朝鮮國王李昖開始將所攜帶的部分財物運過江。
不過與此同時,李昖直接向萬曆皇帝告了一狀,說經略大臣林泰來欺淩藩屬。
萬曆皇帝派司禮監秉筆太監陳矩前往經略幕府,詢問林泰來此事。
林泰來回奏道:「總不能讓朝鮮國袖手旁觀,什麽也不做。
但如今朝鮮國要兵沒兵丶要糧沒糧,隻能讓其君臣拿出金銀,也當是做貢獻了。
若非如此,朝鮮國還能乾什麽?」
萬曆皇帝也就是象徵性的問問而已,陳太監從林泰來這裡得到回話,轉身就要走。
這時候,忽然又聽到林泰來說:「還有件事情,望大璫轉奏皇上。
先前打探軍情時聽說,朝鮮國應該有座巨大銅礦,其規模應當遠超大明各礦。」
陳太監:「.」
你林九元還能更機靈點麽?如果你林九元肯淨身入宮,還能有他們這些大璫什麽事?
「礦在哪裡?」陳太監問道。
林泰來很有心機的答道:「此銅礦緊鄰邊界,距離大明幾乎觸手可得。昔年成祖時候,那裡還屬於大明轄境。」
陳太監點點頭,這個消息應該能讓皇帝今天多吃一碗飯。
不過林泰來又補充說:「不過銅礦與遼東之間雖然很近,但中間卻隔著建州女直的地盤,有點礙事。」
陳太監沒把這當回事,如果皇帝真對一個超級大銅礦動了心,讓那群野人滾蛋就是。
如此前期軍費暫時得以解決,然後最重要的也最難的就是糧草問題。
有幾萬石軍糧就夠大軍支用兩三月了,紙麵上看起來數字似乎不多,大明也不缺這點軍糧。
但最大的問題其實是運輸問題,都得一點一點轉運到千裡之外。
想到這裡,林經略又想罵朝鮮國君臣。
這幫廢物根本指望不上,等出了兵連因地就糧都做不到,全要靠大明自己運過去。
初期在北部臨近大明邊境的地區還好,中後期越往南打,軍糧補給越困難。
所以林經略現在更多考慮的是中後期補給問題,琢磨能否從運河上的德州倉丶臨清倉向登萊運糧,然後從登萊海運到朝鮮國。
這又是一項複雜的係統性工程,如果可行的話,應該派專員前往山東負責。
前期工作有了點頭緒後,經略幕府便頒布了招賢令,招納幕府屬員。
原則是不拘出身,唯才是舉(劃掉),隻論才華,同時還要求身體強健,能適應長期異地工作。
同時林經略根據自己印象,又連續向朝廷奏請徵調一批副總兵以上級彆將官聽用,有麻貴丶董一元丶達雲等名將。
不出意外的,這份名單又在武官群體裡引起了巨大關注。如果出征順利,就是一大波功勞,這批將官肯定人人有功升賞。
寧遠伯府中,一對中老年武官看著這份將官名單,雙雙皺起了眉頭。
因為這份將官名單裡,就沒有姓李的人!
「不應該啊。」中年武官李如鬆忍不住喃喃自語,「怎麽可能不用我李家人為將?」
李家鎮守遼東二十多年,自家老爹去年年底才被解職,如今的遼東將官多出自李家門下。
如果向朝鮮方向出兵,即便要從其他邊鎮調兵,但主力肯定還是遼東軍,大軍後方基地也必定是遼東。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哪能不用熟悉遼東軍的李家人?
老年武官李成梁猶疑的看著好大兒,「你真的與林經略以兄弟相稱?莫不是欺哄為父?為什麽他不用李家人?
還是說,近年你懈怠了,給他送的金銀人參數目少了?」
李如鬆答道:「這根本就不是錢不錢的事,林老弟他一定有什麽考慮。」
李成梁目光又回到將官名單上,指著一個名字說:「在這份被徵調將官的名單裡,以麻貴的資曆威望最高。
有沒有可能,林經略想用麻貴為統領全軍的主將,所以就不用我李家人,以免影響到麻貴的威信。」
更了解林泰來的李如鬆稍加思索後,開口道:「更有一種可能,林九元根本就不想設置一個統領全軍的主將。」
李成梁像是聽到了天方夜譚,詫異的說:「不設置主將,那由誰統兵上前線?誰來直接指揮各路兵馬?」
在李成梁的認知裡,文臣不管叫巡撫總督也好,還是叫經略也好,都是坐鎮大後方的角色。
在一線統領和指揮大軍丶乃至於上陣殺敵的,還是總兵官之類的主將。
比如這次出兵,經略就應該坐鎮後方遼東,而將官才負責具體領兵進入朝鮮作戰。
所以如果大軍出動,沒有「提督軍務總兵官」之類的大將,那不是開玩笑麽?
就連小說話本裡,也知道編一個兵馬大元帥角色出來。
李如鬆苦笑道:「父親所說的都是常理,但父親可曾見過,先登破城的文臣監軍?林九元偏偏就是不講常理的那個。
所以我估摸著,林經略這次不會坐鎮後方遼東,而是親自領軍進入朝鮮。
若是如此,又有什麽必要再設置總督軍務的大將?
這些相關的職責,林經略足以一肩挑了,再多一個總領全軍的大將,純屬多餘。」
李成梁:「.」
自己是不是已經老了,完全跟不上時代了?
想了想後,李成梁又問:「我們李家若想為總督大將,爭得過他麽?」
李如鬆實話實說的答道:「難!除非有皇上全力支持,但如今皇上肯定信重林九元。」
李成梁歎道:「從遼東出兵,若我李家人缺陣,豈不成了笑柄?
但林經略的心思當真猜不透,你可去拜訪林經略,不要繞圈子,直接詢問他的心意。」
在這月黑風高之夜,李如鬆偷跑到林府,看看好像正在開更新社內部會議,便坐在穿堂等待。
過了一刻鐘,林泰來出現,李如鬆就單刀直入的說:「今日見經略幕府徵調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