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陳平安背著一籮筐泥土爬出井口的時候,有點懵。
井口外邊站著一群高冠博帶的讀書人,為首一人,正是當時站在牌坊匾額下一架梯子上,對督造官大人大聲訓斥的禮部老先生,身邊站著離任前建造了廊橋的前任督造官,相傳是宋集薪父親的那位宋大人,皮膚比起在小鎮那會兒要稍稍白了一些,其餘五六人,多是三四十歲的樣子,人人氣度不凡,看著比宋大人都要更像是當大官的。
其實不光是陳平安一臉呆滯,這群在大驪六部衙門之中,身份最清貴的禮部官員,看到小鎮唯一一位擁有三袋金精銅錢的大財主,也很震驚,就是眼前這麼個滿身灰土的窮酸少年,手裡卻握著等同於大驪皇帝半座錢庫的財富?然後一擲千金,一口氣買下落魄山在內的整整五座山頭?
阮邛沒有露麵,而是青衣少女阮秀與龍泉縣令吳鳶並肩而立,後者眼觀鼻鼻觀心,臉色漠然,視線微微低斂。讓人覺得靠山大到嚇人的小吳大人,是在跟那幫禮部老爺慪氣,畢竟在自己地盤上,給一幫外人剮去那麼一塊肥肉,誰心裡都不會痛快。
那場發生在牌坊樓下的風波,最後是吳鳶出人意料地一退到底,讓禮部右侍郎董湖將十六個字全部拓碑而走,哪怕一位擔任秘密扈從的七樓練氣士,確定那些匾額上的字已經全無精神,無需再拿出珍貴的風雷箋,董侍郎仍是一副恨不得把匾額都拆掉搬走的蠻橫架勢,堅持己見,將帶來的全部風雷箋全部拓碑完畢,這才心滿意足地帶著禮部下屬,下榻於桃葉巷一棟大戶人家的宅院。
吳鳶好不容易利用小鎮大興土木一事,在普通百姓當中贏得的口碑聲望,一下子就被打回原形。福祿街和桃葉巷對此樂見其成,成了茶餘飯後的談資,大多幸災樂禍,覺得吳鳶就是個繡花枕頭,不頂事兒。有人就說他吳鳶要是敢硬著脖子,跟禮部那幫人犟到底,還會佩服這小子的骨氣,現在嘛,就怕在禮部那邊當縮頭烏龜,以後正式穿上那身縣令官服後,就要窩裡橫了。
陳平安背著一籮筐泥土輕輕跳下井口,站在這些大驪官員身前,侍郎董湖滿臉笑意,撫須笑道:“你是叫陳平安吧,老夫姓董,在我們大驪禮部任職,這次找你,並非公事,隻是老夫一時興起,想要看看五座山頭的主人長什麼樣子,現在得償所願,不虛此行啊。”
說到最後,老侍郎左右看了一下,同時爽朗笑著。
除了窯務督造官出身的宋大人沒有動靜,其餘禮部官員都跟著大笑起來,好像董侍郎說了一個天大的笑話。
陳平安有些尷尬,老先生你說的大驪雅言官話,我根本聽不懂啊。
吳鳶嘴角扯起一個微妙弧度。
精通小鎮方言的宋大人,則完全沒有要幫這位衙門上官解圍的意思。
因為兩人分屬於不同的山頭,而且前不久雙方已經徹底撕破臉皮,如果不是皇帝陛下欽點他宋煜章必須隨行南下,這趟美差絕對沒有他的份。禮部衙門嘛,都是讀書人,還是千軍萬馬獨木橋廝殺出來的讀書種子,所以這座衙門裡頭的唇槍舌戰,那真是高妙文雅,精彩紛呈,好在宋煜章本就是一個在小鎮都能待習慣的怪人,回到京城後,悶不吭聲做事便是,倒是沒覺得有什麼憋屈憤懣。
董侍郎公門修行了大半輩子,幾乎全在禮部衙門攀爬,而禮部作為大驪朝廷唯一一個能夠與兵部抗衡的衙門,董湖做到了三把手,顯然是心思敏銳的老狐狸,一下子就意識到自己的失策,想著給自己找個台階下,便轉頭笑望向那位阮師的獨女,希望她能夠幫自己傳話。
隻是董湖幾乎一瞬間就打消了念頭,一位連皇帝陛下都要奉為座上賓的風雪廟兵家聖人,自己一個禮部侍郎,就敢勞駕阮師的女兒做這做那,若是那少女是個不懂禮數的難纏角色,覺得自己怠慢了她,回頭去她爹那邊告自己一個刁狀,然後聖人阮師隻需要輕飄飄往京城遞個一句半句話,估摸著自己這個從三品官,當還能當,但絕對會當得不舒坦。老人心思急轉不定,但其實就是一瞬的事情,侍郎大人決定改變初衷,微笑著望向少女,剛要問一句阮小姐在這邊住著適應不適應,需不需要禮部幫著在小鎮福祿街或是桃葉巷那邊,弄一棟素雅潔淨的宅子。
但是下一刻讓人瞠目結舌的事情發生了,在所有禮部官員心目中高不可攀的阮師之女,趕緊走到那泥腿子少年身邊,估計是把董侍郎的話給他說了一遍,而那少年滿臉平常神色聽著少女的話語,真是讓這些禮部官員給震撼得不行。
陳平安哪裡知道這麼點小事,就能夠讓這些身份尊貴的京城大人物,仿佛心思百轉到了千萬裡之外。認真聽完阮秀的傳話後,陳平安笑著跟她說道:“秀秀,麻煩你跟這位老先生說,我就是個龍窯窯工,如今在鐵匠鋪子打雜,之所以能夠買下那些山頭,要感謝阮師傅。”
青衣少女一聽到“秀秀”這個稱呼後,笑得一雙秋水長眸眯成了一雙月牙兒,最後她語氣歡快地用東寶瓶洲正統雅言,跟那位大驪老侍郎說了一遍。董湖在內所有禮部官員,當然精通一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