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還真猜對了,這確實是專門說給他聽的。

古今中外,在任何政治團體中,權力分配向來是最令人頭疼的難題了。

可李光旭卻完美的解決了這個難題,他用的辦法簡單粗暴,卻非常有效,隻有三個字:不分配。

是的,既然分配是難題,那就全由我一個人來吧。

這種方法是有先例的。

六百多年前,明朝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因為不願皇權旁落,於是廢除了沿用近千年的宰相製度,把權力徹底的集中到了自己的手中。從而將封建集權製發揮到了頂點。

當然,這麼做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權力集中意味著無論大事小情都必須皇帝親自處理,否則,帝國就無法有序的運行,所幸的是,朱皇帝天生是一位精力極其旺盛的人,他不分晝夜的工作,硬是把九五之尊的皇帝,乾成了全年無休的天下第一打工仔。

在某種意義上說,李光旭是和朱元璋同一種類型的人,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方式覬覦他手中的權力。

然而,他們所處的時代則是完全不同的。

朱元璋的年代,講的是皇權神授,皇帝是至高無上的,既然皇帝願意多乾活,那做臣子的,隻能拜倒在地,高呼萬歲。

但李光旭所處的時代是自由民主的二十一世紀。權力是要接受黨和人民群眾監督的。作為領導乾部,你手中的權力必須受到製約,不是你想怎麼乾就能怎麼乾。

然而,在撫川,李光旭就是想怎麼乾就怎麼乾。有人不同意嗎?簡單,那就換個同意的人上來。

在他的強勢高壓之下,撫川確實在短時間內形成了強大的戰鬥力,隻要他一聲號令,全市上下立刻動員起來,步調一致,勢不可擋。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矛盾也漸漸產生了。

在現行體製下,是四套班子共同執政的,黨委,政府、人大、政協,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李光旭身為市委書記,兼著撫川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把兩套班子牢牢的控製在自己的手中,在他的治下,市政府和市政協幾乎形同虛設。

市政協壓根就是輔政機構,虛設也就罷了,可市政府則不然啊。

作為城市的管理部門,市委和市政府本來是各司其職的,除了大政方針之外,市政府有相當的自主權,比如乾部任免。

按照相關規定。除了市管乾部的任免權在市委組織部外,市政府其他職能部門的副職,一般隻是由市委提名或推薦,最終的決定權,是歸市政府的。

可現實情況卻是,彆說副處級乾部,就連科級乾部的任免,都需要李光旭親自點頭才能作數。

這種嚴重違反組織原則的事,在撫川卻成了順理成章,沒人敢提出異議。自市長蔣齊以下的任何乾部,隻要李光旭看不順眼,一句話就可以將其打回原形,永不錄用。

於是乎,在撫川便形成了一個奇怪的局麵,市政府的各職能部門唯唯諾諾,謹小慎微,每天早請示晚彙報,生怕一不小心惹怒了李書記,落個丟官罷職的下場。

李光旭在競爭省委書記的關鍵時刻意外出局,惱火之餘,便懷疑是市政府中有人暗中下絆子,於是產生給市政府班子動個大手術的想法。事實上,這個想法由來已久,隻是一直找不到個合適的理由實施罷了。

市長蔣齊是省管乾部,李光旭雖然是省委常委,但一時半刻也奈何不得,況且蔣還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乾部,二人之間雖有矛盾,但還沒到不可調和的程度,所以,就隻能拿其他人開刀了。

首當其衝的,就是常務副市長於振清。

說起來,於振清和李光旭算是老搭檔了,八年前,李光旭擔任市長的時候,於振清就是他的副手,二人之間的矛盾在那時就已經初現端倪。於振清的實力雖然遠不及李光旭,但也是一步一個腳印從基層乾上來的,在撫川的乾部隊伍中有非常不錯的聲望,兩人明爭暗鬥多年,李光旭雖然在政治上節節高升,卻也始終沒能奈何得了於振清。

隨著年紀的增大,於振清自知再無上升的空間,於是在政治上也變得愈發溫和,在 李光旭麵前開始主動示弱,儘量避免與其發生正麵衝突。然而,他的內心卻非常清楚,李光旭是不會輕易放過他的。

所以,林海被突然任命為市長助理,在於振清看來,這就是李光旭要對他動手的信號,於是,本來是一場黨組例會,可在他的一番陰陽怪氣之後,就變了味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