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重器,三峽大壩》
【我們眼前看到的就是,中國近百年來,最偉大的國之重器,長江‘三峽大壩’!】
【船隻是怎麼經過三峽大壩的呢?小船坐電梯,大船過船閘,三峽大壩總共有五級船閘,耗時四個小時,才能過三峽大壩。】
大秦。
“好高的水壩。”
看著天幕上那些大船在三峽麵矮小的對比,嬴政不禁眯了眯眼。
“三峽?國之重器?”
心中暗自盤算。
能被天幕稱之為後世的‘國之重器’的,必然是了不得的東西。
“這後世竟也用這種鬥門的方式來運送船隻。”
嬴政有些高興,畢竟這種技術他大秦早已經用的得心應手。
隻是規模和大小遠沒有天幕上看的這麼大而已。
能夠和後世用同一種‘技術’,這讓嬴政有一種真實的,距離‘科技’如此之近的感覺,讓他有些興奮。
【三峽大壩,可以阻擋萬年一遇的洪水】
【當上遊大麵積降雨的時候,它可以把水庫的水先排空,然後蓄水,蓄水量可以達到1550個西湖。】
五代十國。
前段時間頗費力氣對西湖進行了大規模的疏浚的錢鏐一時間也被這後世宏偉的重器給震的說不出話。
“可擋萬年一遇的洪水,蓄水量可以達到1500多個西湖?!”
西湖究竟有多少水,根本無法算清,而沒想到,後人用的計算量,竟然是——西湖。
他大量興修水利,可不就是為了百姓安居樂業,保障農業發展。
這一切,都遠遠比不上這一偉大的工程啊。
“後人果真有移山填海之能,這大壩,也不知曉是如何修建的……”
當然,話雖如此,錢鏐也就想想而已,這種事情,他們這個時代肯定是做不到的。
大宋。
趙匡胤看著羨慕。
“如此工程,豈不是可以大大減少南方水患?”
“萬年啊,從上古時期到如今,才多少年。”
因為後世的世界已經遠超想象,所以即便是後人所說萬年一遇,他也深信不疑,不覺得是後人吹牛。
同時,他也因此想到了北方黃河水患加劇。
“唐末以來亂世多次改道黃河,致使水患加劇,也不知曉到了後世是否解決。”
“想來長江有這三峽大壩,黃河也一定有它的治理方式吧?”
“隻是不知曉能否一勞永逸。”
戰國時期。
李冰父子認真的看著天幕,不禁感慨。
“這後世又一水利工程,每每出現,皆是這種難以想象的宏偉藍圖。”
“若無後世那些工業造物的輔助,單憑人力恐怕是做不到的。”
大明。
崇禎時期。
崇禎皇帝羨慕的看著天上的三峽大壩。
“不知曉後世在黃河沿岸有沒有修建這樣的大壩。”
“如此蓄水儲水,豈不是可以旱季放水,雨季儲水,減少水旱災害發生了。”
“1500多個西湖?”
崇禎無法想象這究竟是多大的體量。
但是聽著就讓人感到振奮。
“哎……”
但是這種事情隻能想想,連軍餉都發不出來的他,哪有錢去建設呢。
“陛下,待我大明平了建奴,這樣的水利工程,我大明一樣可以修建。”
“或許不及天幕上所言之三峽,但同樣能夠緩解北方旱災。”
袁崇煥開口說道,他最近的目的就是讓崇禎再次信任他,讓他去鎮守遼東,最差也要在其他地方統兵,而不是隻在皇帝身邊做個可有可無的參謀。
但是崇禎隻是看了他一眼,點了點頭。
“隻是不知曉我大明有無治水的名臣,天幕沒說啊……”
崇禎感到有些可惜,天幕提及的人物,他隻找到了一部分,而且也沒有擅長治水的人才。
大唐。
“這後世的工程還真是驚人。”
“如此儲水量定能調節降雨不均,以減少水旱災害發生。”
“後世華夏十四萬萬人口,我大唐如今不足兩千萬。”
“雖建不得這三峽,但是若考察我大唐水旱河流情況,或可依據我大唐國情建造一些適合的水利工程。”
曆朝曆代,這都是必須要做的事。
李世民更是早早的想到了這個,隻是因為天幕今日提及,再重申一遍罷了。
“隻是不知曉我大唐是否有擅長這方麵的人才?”
“此前天幕曾言明朝的忠臣武將,或是東林閹黨。”
“不知曉除卻此前給出朕的‘淩煙閣’二十四功臣,可還有誰堪用啊……”
“諸卿若是覺得自己有此能耐,也可毛遂自薦。”
李世民看著自己的群臣們,忽然笑了出來。
大清。
乾隆點了點頭。
“說說這些倒也還不錯,或許朕還能看看有沒有機會學習建設。”
乾隆今天鬆了口氣。
這天幕講述後世總比講述明清要好,而且,講的是三峽大壩這種大工程的水壩,多半普通民眾還看不懂。
“不過,相較於長江,自宋代以來,北方黃河才是水患逐年加劇。”
“黃河才更需要疏通、治理、建壩等之類的工程吧?”
【三峽大壩總共有壩孔77個,中央泄洪壩上麵有67個排水孔,從上往下總共分為3層】
【溢流表孔、泄洪深孔、導流底孔】
大唐。
“記清楚了。”
李世民安排著群臣和天幕司的官員們迅速將天幕上的介紹和圖紙繪畫出來。
或許日後能夠用到。
與他一樣,曆朝曆代都對這種水利設施極其重視。
【而且,三峽大壩不僅僅是一座防洪的巨壩,它還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水電站之一,年發電量超過一千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省了幾千萬噸的標準煤,對環境保護和能源供應做出了巨大貢獻。】
大宋。
“電?”
沈括聽的不知其所以然,隻能先行記錄下來。
“千瓦時?節省煤炭?”
捋了捋自己的胡子,從這隻言片語中,隻能得知這個叫電的東西和煤有關。
“無論是煤或是石油,不都是燃燒用的嗎?”
“為何後世的使用方法感覺如此不同?”
“電……”
回想起此前蘇瑾開的車子需要‘石油’,沈括不禁想到,這個電是不是有著同樣或者類似的功效?
“不過這又和大壩有什麼關係?水電站?”
“這麼說就可能有火電站?”
【水,為我們帶來了財富,也為我們帶來了災難,而我們整個民族的曆史,就是與大自然抗爭的曆史。】
【1919年,孫中山先生提出要在長江上建立一座大壩想法,一份1954年的政府文件顯示,三峽大壩在當時已經列為我們國家的遠景計劃之一。】
大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