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達岸接到的其實是臨時通知。
就因為黃博和張鬆文、王順溜快要啟程去暹羅拍《泰囧》了,所以黃達岸才有這個機會。
顏炳燕也拿到了一個角色。
就是華夏航天局和局長對話的人,在片中大概有幾分鐘的戲份。
顏炳燕演軍職科學家也沒什麼問題。
她演技到位,身形也好。
第一部電影《追捕野狼幫》裡,她就演了個女特警隊長,幫她拿了金鷹獎最佳女配角的《紅十字方隊》裡,她演了一個出身三代軍人世家的女海軍戰士。
如果有機會的話,郝運肯定會優先選擇自家的演員。
但是也不能做得太過分。
滲透工作要細雨潤無聲的做,太激進會導致票房崩潰。
到時候好萊塢就沒法繼續攻略了。
郝運要做的是,讓全球影迷們不知不覺中,發現他其實已經成了好萊塢一霸。
郝·萊塢·霸天!
《火星救援》這部電影,大部分都是在攝影棚裡拍攝。
還有一部分在約旦的瓦迪拉姆,那裡有紅色的沙漠,也就是電影裡火星的阿西達裡亞平原。
早在2000年,另一部講述火星任務的電影《紅色星球》也是在這裡拍攝的。
有前人栽樹,選址並沒有花太多時間。
雖然現在去沙漠拍戲,會比倆月之後更舒服,但郝運還是決定先拍完攝影棚裡的部分。
沙漠裡,基本上就是馬特·達蒙的戲份了。
火星的景觀和環境,通過外景拍攝和電腦三維動畫的組合產生。
雖然對於電影裡邊一些不專業的細節,nasa頗有微詞,比如火星表麵的氣壓平均600pa(0087psi),大概是地球平均氣壓100kpa(1469psi)的06,所以在火星上再大的風暴感覺上也隻是清風拂麵。
還有火星土壤是不可能用來種土豆的,糞便沒有經過發酵也不能作為肥料……
反正就是bug非常多。
但是從小說到電影劇本,裡頭關於科學和引導人們熱愛科學的態度是很端正的。
所以,nasa還是為電影提供了不少的照片,協助搭建了攝影棚,並且還很體貼地派出了華人工程師。
nasa裡頭並不缺少華人。
1937年,加州五個富於創新精神的年輕人馬林納、帕森斯、福爾曼、史密斯和華夏留學生錢先生創建了“火箭俱樂部”——噴氣推進實驗室。
實驗經常發生一些小爆炸、小事故,五人小組一度被冠以敢死隊稱號。
1938年5月,他們研製出的火箭引擎點火運行,巨大轟鳴聲中,衝天尾焰激起滔天氣浪,吸引無數人目光,包括美聯社報道,米果軍方青睞和資助。
不過,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界。
錢先生因為國籍問題被米果軍方排斥在研究之外,不得不退出jpl。
後來霓虹偷襲珍珠港,軍事研究提速,急需大量高尖端人才,米果軍方破例給錢先生發放了國防部的最高保密許可證和金質徽章。
錢先生就此便可以自由出入五角大樓,參與絕密的科學和軍事項目研究,包括研製米果第一種探空火箭,開展了火箭助推飛機試驗,研製出固體推進劑、近程導彈等
20世紀50年代末米果宇航局成立後,這個“噴氣推進實驗室”並入宇航局,專門負責深空探測器的研製,這也是為何錢先生被稱為nasa奠基人緣由。
在這部電影裡,錢先生也被提及,算是一種致敬吧。
郝運能夠挺直腰杆站在攝影棚裡和幾個nasa的工程師侃侃而談,都是錢先生給的底氣。
黃達岸飾演的就是jpl工程師,他暗搓搓地研究人家那幾個人。
務必不能讓國內的人給笑話了去。
郝運給他安排的角色,雖然是配角,但是人設非常不錯,屬於在美華人裡的精英人士。
聽說導演已經到了攝影棚,趕過來的演員們也紛紛動身過來見麵。
男一號馬特·達蒙和女一號傑西卡·查斯坦最先趕了過來。
他們都是郝運決定下來的演員,其他的就是選角導演負責試鏡出來的演員了。
“我是肖恩·賓,很高興能夠和felix導演合作。”
一個大叔看到郝運,頓時就是眼睛一亮,一個箭步衝過來握住了郝運的手。
這個姿態實在是讓人覺得……舒坦。
郝運不缺少賣座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