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此次戰役,燕王喜咬牙把自己的老本,好不容易攢下來的兩萬騎兵都交給了劇辛,劇辛更是深感責任深重,不敢有絲毫懈怠。
燕國窮啊,養騎兵實在是太費錢了,這是燕王喜的老本,也能看出燕王喜對此次一雪前恥的決心。
劇辛很清楚,此番作戰的意義是什麼,所以必須快,絕不能耽擱。
一是民心尚在,越快越好;二是趁其不備,不能給趙國反應的機會,要足夠快奪回失地,造成既定事實,然後聯合魏楚逼迫趙國認下;三是擔心陷入焦灼之戰,待李牧南下,樂乘北上,龐煖居中,若是成了這種態勢,這一場仗必然還是輸的。
一開始很順利,燕軍以絕對兵力優勢,結合百姓接應,一路攻城略地,趙軍節節敗退,陸續收回二十餘城。
即便是大城方城都在劇辛出其不意,淩厲猛烈進攻下拿下。
燕國連秦國的也搶了,是由燕丹帶隊做的,他很積極。
不過有一點燕丹很奇怪,怎麼收回在秦國的失地如此容易?反抗力度很小,秦軍也很少,按理說秦軍不應該這麼少,並且也沒這麼弱才對啊,自己在秦國是見過秦軍的,那是遠勝燕軍的強悍。
燕丹也隻能安慰自己,想必是距離秦國太遠,到秦國手裡的時間太短,這些城池還沒被秦國改變。
而更為驚喜的是,這些城池被秦國管理的井井有條,而且貴族也沒多少了,可以說如果想在這些城池做什麼事,是沒有任何阻礙的,燕丹已經想著一定要把這些城池拿下培養自己的勢力。
燕丹哪裡知道,這些城池本就是作為棋子的存在,大秦兵卒官吏根本無心而戰,來了就撤,或投或隱,成為暗子,而百家人才,如醫家農家之人更是直接撤離。
真正努力守家的,反而是原本的燕人,已經有了恒產的燕人太了解以前的大王是什麼貨色了,也太了解燕國貴族是什麼貨色了。
他們是決計不願意重回燕國的,貴族會奪走他們現在的一切,尤其是原先身份卑賤的人。
可惜這些努力守家的燕人了,也可以說是秦人,他們的實力太過弱小,並沒有掀起什麼大的浪花。
但是他們曾經遭受的,又曾經擁有的,與現在及日後的下場,會對整個燕趙造成最可怕的衝擊。
任何一個國家,從內部摧毀都是最容易的事情。
而這十五座城池,就是留下摧毀燕趙的武器。
在趙悼襄王接到燕國奇襲趙國的消息後,直接就是怒發衝冠,好你個燕國,還不老實!
急令龐煖出兵抵禦燕國,以龐煖為主將,樂乘為副將,要求他們一定要好好給燕國一個教訓。
雖然看不上燕國,但是此次燕國來勢洶洶,也不敢大意,許龐煖擁有調遣整個趙國兵馬之權,傳信李牧令他聽從龐煖號令。
趙悼襄王也並沒有忘記田單,急忙傳信田單,並且請田單為副將。
分給齊國的三座城,齊國把那三座城封給了田單,田單還沒走呢,有田單在,也是一員強將,一大助力,讓田單打彆人他可能沒動力,但是現在是打燕國,還要守自己的封地,由不得他不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