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延潮接掌禮部已有數日。
部內之事對於林延潮而言,說繁雜極繁雜,僅僅是禮部儀製司一司主管天下禮儀,上至天子的登基,皇太子的確立,下至士人的科考,老百姓的婚喪嫁娶可謂是包羅萬象。
任何事關乎禮儀,禮部都是可以插手的。
但是禮部的事說不繁雜也不繁雜,因為事事有例可尋,隻要按照前人定下的法子去做即可,不要妄加改動就好。
林延潮正式接印,任正堂後,深感自己對於禮法二字理解更深了。
自五四以後,有識之士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上下以破舊革新,大刀闊斧破除舊習為主,不過隨著這風氣的繼續,難免有些矯枉過正。到了林延潮穿越前時代,重新提倡國學又成為一股風氣,這時國學退去了板古,多講了實用,但又少了很多純粹。
但是這也是曆史發展規律,辯證法的否定之否定,對此早有總結。
現在之時,從孔子起,到了程朱理學時,禮法已是趨於最成熟的時候。
禮法的意義何在,在於一種相對公平的分配製度。
比如天子用八佾,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
一個等級有一個等級分配之法,表麵上看是約束士與大大夫,但深一個層次也約束了肉食者(諸侯與天子)。
諸侯用六佾,多了即破壞了禮法,天子用八佾即可,多了也是不行。
再到現在的爭國本,明朝有任何一條律法說皇長子一定要當太子嗎?沒有。
但是申時行與士大夫們強調,以祖宗規矩,禮法裡的嫡長製來規勸天子。
為何刑不下大夫,禮不下庶人?
天子能與庶民同罪嗎?天子犯法,刑部尚書敢抓嗎?
至於老百姓連八佾,六佾都分不清,何談禮法二字。
所以這句話可以反過來理解,那就是用禮法來管理上位者,用刑法來管理下位者。
而天子位再尊,但還有禮法製約著你。
破壞禮法會如何?有三不高興,天意不高興,列祖列宗不高興,大大夫不高興。所以王安石變法時,提出了三不足。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天子當以禮治理天下,而不是用一己好惡來治理。
儒家樹立了禮法,故而最厭惡的也就是變法。
不用懷疑,古代的士大夫(今日的中產階級)都是保守主義。
變法意味著破壞了分配製度,如此會給上位者可以任意使用分配的權力。
故而為何以禮治天下,是因為一個穩定的政治製度,絕對要比不明白情況的瞎折騰強。
確立一個政治製度前,最重要保證一個無能或者是品德低下的人擔任皇帝後,使他對整個國家的破壞降低的最低。
因為皇帝不可能一直賢明下去,將來遲早會有昏暗無能的皇帝上位,那時候怎麼辦?
一百年建設好的大樓,破壞它隻要一天就夠(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