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赤幘(1 / 1)

秦吏 七月新番 1627 字 14天前

俗言道,民以食為天,國以糧為本,在秦國,關中鹹陽專門設置了“治粟內史”,來管理全國倉稟糧食,據說鹹陽倉積糧十萬石、櫟陽倉積糧二萬石。

而地方的縣,也都設立了糧倉,由“倉嗇夫”管理,和工師一樣,倉嗇夫秩兩百石,相當於後世的縣糧食局局長。

安陸縣倉位於官寺區,這些圓形的儲糧土倉被牆垣緊緊保護著,內外還安排了縣卒巡邏,沒有縣令、縣丞尺牘黑字的手續批準,誰也休想從這裡偷拿半粒糧食!

此處大致分為三個區域,存儲芻稿的芻倉、存儲穀子的穀倉,還有存儲去殼大米、小米的米倉。

穀倉和米倉之間,是一間長長的屋子,沒有牆壁,隻是頂上支著瓦棚,棚下擺著一排排石臼,旁邊擺著木杵。

每一日,倉嗇夫都會派倉佐吏從穀倉裡取出秋後新收上來的穀子數百石,運入長屋內,讓裡麵服刑的隸妾將其舂成糙米、精米,然後運到米倉儲存。

春夏秋冬,不論寒暑,這些可憐的女刑徒都要不斷舉著重杵舂穀,縣中官吏的食俸、前線兵卒的口糧,都是她們日複一日地舂出來的。

若不能完成工作,便不得休息,不少人乾了幾年,胳膊都快廢掉了。難怪“舂”可以和男性服的“城旦”一樣,成為最令人談之色變的徒刑。

臘月初一這一天,眾隸妾依舊一大早就在倉佐吏的斥罵下,開始了舂米的工作。作為刑徒,穿的又單薄,舂的好米自己也吃不上,她們自然談不上什麼工作積極性,隻是麻木地將木杵舉起、放下,舉起,再放下,效率很低。好在現在是冬天,律令格外開恩,她們每日隻需要做夏天時三分之二的活。

但即便如此,也得每天舂完2石穀子,得三四個時辰,最慘的是被分配舂精米的隸妾,要從早乾到晚方能完工。

就在上百名隸妾一言不發,形同行屍走肉般乾著活計時,一名倉佐吏卻突然到來,點了兩個身形差不多的成年隸妾,讓她們出來。

這兩名蓬頭垢麵的隸妾忐忑不安地出列,跟隨倉佐出了棚屋,來到外麵的空地上,一看可了不得了,倉嗇夫、縣工師兩位縣裡的有秩長吏都在這!

隸妾們連忙下拜頓首,一個在猜測自己是不是又犯事了,麵露憂慮,另一個則猜測是不是有家人來贖買自己了,喜上眉梢……

結果,她們隻是被安排了新的工作,還是舂穀。

但不一樣的是,倉佐和一旁的縣工師等人要求兩名隸妾,一人用普通的杵臼,一人則用擺在地上的器械“踏碓”。

二女無奈,隻得奉命乾起活來,一個高舉木杵,一個不斷利用身體的重量踩得踏碓的木杆一上一下……

半個時辰後,工師適喊了停,而後迫不及待地走到裝米的木鬥邊,親自查看二女舂了多少穀子。

“杵臼舂了3鬥(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