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1 / 1)

秦吏 七月新番 1650 字 3個月前

“趙政,趙政……”

夢中,那個讓秦王政厭煩的稱謂再度響起。

秦王政出生的那年,正值邯鄲之圍,秦軍日夜攻邯鄲不止,與此同時,趙人也圍在他降生的屋舍外整整三層。

據母後說,那些趙人啊,帶著長平之戰四十萬趙人喪命的仇恨,叫嚷著要將他這個秦國惡種分食了!

若非母家是趙國豪門,拚命庇護,秦王政決計活不到長大。也為了讓他能在邯鄲順利活下來,母家帶著討好趙國王室的意思,擅自為他取了一個名。

“昔日秦趙同源,均祖蜚廉。秦之高祖惡來者,蜚廉子也,蚤死,有子曰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幾,太幾生大駱,大駱生非子,為周室牧馬,位卑賤……故以大宗造父之寵,惡來諸子孫皆蒙趙城,為趙氏。今秦有孫政,生於趙邯鄲,亦當為趙氏,稱趙政……”

許多年以後,秦王政詢問過少宗伯,才知道,這是老掉牙的舊事了。

少宗伯對他說:“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故姓千萬年而不變,氏一再傳而可變,豈有數百年固守之理?”

的確,數百年前,秦國的祖先在殷商滅亡後身份卑微,作為牧馬附庸,因為與趙造父同宗,便也一起用趙氏、趙城來自我標榜。

但時過境遷,從非子被周孝王賞識,分土為附庸,邑之秦,號“秦嬴”開始,秦國的祖先,便開始拋棄趙氏,以秦為氏了。秦侯、秦仲,無數先祖的名諱皆是明證。到了秦襄公列為諸侯,更遵循“諸侯國國君以國為氏”的原則,亦有有會盟誓書為證。

至於趙氏?且不說秦的地位已遠超過趙,從春秋晉國執政趙宣子背信棄義發動令狐之戰起,秦趙已成敵人,到了近百年來,更是不死不休的仇讎,秦國王室,豈會再以趙為氏?

所以秦王政一直視“趙政”之名為奇恥大辱!

少時在邯鄲,那些趙國公子王孫為了羞辱他,強迫他穿上牧童的裝扮,為他們趕馬。那一聲聲的“趙政”還有“西方牧犢兒”的蔑稱著實刺耳。

待他長到八歲,終於脫離邯鄲苦海,脫下趙國服飾,穿上朱玄相間的秦衣,回到從未涉足過的祖國時,也總算擺脫了這個稱謂……

但就像他花了十多年時間也難以習慣鹹陽的水土,嫌棄鹹陽宮狹小一般,秦王也不喜歡“秦政”之稱。

於是等他繼位為王後,在祭拜宗廟時,他便發出了令大宗伯、少宗伯驚訝的豪言。

“天子無氏!”

周室已亡,九州無主,但年僅十三的秦王政,卻早早立下了一個大誌。

這不僅是他的野心,也是從秦孝公起,曆代秦國先君的願望!

“一統天下!”

從那之後,秦王就極少再被人稱名諱了,更彆提“趙政”。

最後一次被人這麼叫,是什麼時候?

是嫪毐被殺前,歇斯底裡的嚎(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