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尉,據斥候來報,南北兩支匈奴人均已退卻,北麵匈奴大當戶所率兩千騎,退至兩百裡外神泉山。南麵骨都侯所率兩千騎,則退至西南百裡外的小鹽池,又重立營地,徘徊不去!”
在就著花馬池青鹽,大吃三天羊肉後,秦軍個個滿嘴流油,口腹之欲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探哨候騎也打足了精神,以百人為一隊,不斷向西伺探,終於尋覓到了匈奴人的行蹤。
“小鹽池在何處?”
神泉山黑夫知道,是從花馬池去大河、賀蘭的必經之路,半年前,陳平曾經過那兒,是曠原上一道天然屏障,且山上有泉百步,匈奴人襲擊花馬池,必飲馬於此。但他對小鹽池,卻不明其所在。
黑夫讓烏氏延在地圖上為自己指出來,原來這花馬池周回八十裡,是附近最大的一個鹹水湖,故又謂之大鹽池,而西南百裡處,距離城邑最遠的一處鹽池,池周二十七裡,稱之為小鹽池。水草雖不如花馬池邊豐美,但附近也有一些水流、泉眼可以飲用。
“匈奴屯兵於花馬池、蕭關之間,徘徊不去,無非是不甘心前些天的失利,想要繼續觀望,待我軍糧秣耗儘,糧隊南返載糧時,再伺機襲擾,看來這些匈奴人,被鐵蒺藜紮得還不夠疼啊……”
黑夫此言一出,眾將都笑了起來,經過前些天的一役,就連輜重部隊,對匈奴也沒有畏懼之感,雙方的武器裝備已經可以用“代差”來形容了,且有一整套對付騎兵的戰術陣法,匈奴人光靠騎射,無法彌補這種差距。
不過,匈奴人像食腐的烏鴉般在花馬池邊等待,也會讓人不安心,一日不將他們逐回賀蘭,大軍便不能撤回內地。
義渠白狼、羌華、傅直等紛紛請戰,認為應該以騎兵深入荒野,先將小鹽池的那兩千匈奴人徹底消滅,但黑夫卻否決了這種冒進的戰術。
他已經守住花馬池,取得了斬首千級的戰果,獲得勝利後,容易產生輕敵之心,驕兵必敗,若讓騎兵孤軍深入,說不定反而會落入匈奴人的圈套裡,雖然匈奴人上次誘敵玩脫了,但黑夫行軍打仗受王翦影響太深,他寧可做一個“見小敵怯”的將軍,也不願優勢亂浪。
再說了,戰爭中,戰術上難以達成的目的,往往在戰略上可以輕鬆實現。
“不出一月,匈奴必退。”
黑夫又一次發出了預言,目光超出了花馬池的地圖,看向了這一區域的東方,還有西方!
“彆忘了,這一次,可不止是我北地一郡在與匈奴作戰啊!”
……
秦始皇二十九年正月下旬(農曆十月),黑夫發出“匈奴必退”的預言後數日,在神泉山和小鹽池中點,一處名叫“石溝”的地方,出現了上百匈奴騎從,須卜盛邀呼衍欄來此見麵,商議接下來的動作。
二人對上次的失敗耿耿於懷,但(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