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句芒(1 / 1)

秦吏 七月新番 1398 字 3個月前

二月二,陽氣回升,大地完全解凍,對長城內的冠帶之國而言,意味著春耕開始。而位於膠東郡即墨城郊東門外的空地上,早已被圍得人山人海,一場熱鬨的“鞭春牛”儀式正在此進行。

此儀式的主角,是一頭用黃土塑成,大小如真牛一般的春牛。這可是膠東陶匠花了半個月時間才做出來的,塑造得十分精致:老牛健壯,背上高高駝起,肩胛處肌肉鼓出,它正在俯首拉犁,牛尾輕擺,好似在驅趕蚊蠅,活靈活現。

而黑夫,就尷尬地站在牛屁股後麵,手中拿著根五色絲纏成的彩杖。按照傳統,郡主官要扮演主管草木生長的“句芒”,鞭打眼前的泥塑春牛。

此乃中原古俗,據說是周公旦時開始的,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寓意迎春天,農事始,五穀豐。

不過,南郡和關中是立春鞭牛,齊地卻定在二月二,大概是因為這邊近海,天氣回暖更慢的緣故?

不管如何,黑夫都尊重了當地的習俗,沒有強行更改時間。他還換下了官服,身穿青衣、戴青帽,旁立青幡,穿戴上這身看上去有些可笑的青綠色衣冠,在數千人眾目睽睽之下演場戲。

這是陳平勸他的,郡守要表示與民同辛勞,才能讓他們少些敵意,若和之前那一任郡守般,一概不管此事,膠東人豈會將他當成父母官?

於是,在鼓樂響起後,黑夫便圍著春牛轉了一圈,掄起鞭子,一下下朝春牛脊背抽去。

三鞭抽完了,之後的長史陳平、田嗇夫、牛長等人依序上前,重複黑夫的動作,旁邊還有兩個老農,用膠東話高聲吼著農歌……

與官員們的重視相比,圍觀的百姓,尤其是城郊聞訊趕來的農夫們,卻並不買帳,大多麵色漠然。

放十年前,膠東人每逢春耕,都會興高采烈,因為閒了一個冬天,他們也該下地活動活動筋骨了。齊國稅輕,眾人也懶得好好勞作,隨便粗耕一番,到了秋天收獲,交了十一稅,再將十分之一產出孝敬卿大夫。剩下的,就可以任由他們支配,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但等秦控製膠東後,膠東人就發現,自己不得不將大把時間放在田地裡,必須精耕細作,才能產出更多糧食,這樣被秦吏收走1.5石後,家裡人才不至於餓肚子……

耕作成了沉重的負擔,誰還快樂得起來?昔日的農歌,也如鯁在喉,唱不出口!

更有一個即墨田氏的門客混在人堆裡,低聲對旁邊的人說道:“這郡守也是可笑,不管他怎麼鞭春牛,如何說自己重視農事,官府收走的每畝一石半租子,能少半鬥不成?”

“是啊,吾等辛苦大半年的收成,還不是入了秦吏的囊中!”眾人深以為然。

過去五年,重稅厚斂的怨憤在農夫們心裡積累,雖然日子沒苦到不造反活不下的程度,卻也讓他(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