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公子從軍(1 / 1)

秦吏 七月新番 2254 字 3個月前

和黑夫猜的差不多,此時此刻,被秦始皇一腳踹出窩的扶蘇,正忐忑地走在前往燕地的路上。

這次滄海之役,秦始皇決定出動一萬五千兵卒,外加一萬五千燕地民夫。兵卒是一站一站補充進來的,所以從鹹陽出發時,扶蘇手下,隻有五千關中精銳。

但哪怕是五千人,想管好也不容易,扶蘇雖然當過監軍,還讀了不少兵書,但也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所以在接過虎符後,便虛心地向自己的副將,駟車庶長楊端和作揖道:

“扶蘇長於深宮,不識軍旅之事,士兵並未親附,黔首也無信任,資望既淺,缺乏權威,還望楊老將軍多多指教。”

須發斑白的楊端和連忙還禮:“公子謙遜了,伐匈奴時,公子曾為監軍,愛兵如子,在士卒民夫中,頗有賢名,此乃仁也。臨陣之際,也為李、尉二將軍壓陣,麵無懼意,此乃勇也。如今以公子之尊,代陛下遠征異域,懲處謀刺叛逆,此乃忠信也。”

“為將五德,智、信、仁、勇、嚴,公子已有三德,老夫雖不才,但也打了三十年仗。或能輔助公子,這治軍以嚴,用兵以智,公子若信得過老夫,大可交給我來做……”

楊端和很清楚,秦始皇挑中自己來做公子扶蘇副手,看中的,是他的多年履曆,以及用兵嚴謹。

總之,行軍打仗的事,他老楊能完全代勞,扶蘇嘛,好好做一個“信、仁、勇”的象征性主帥即可。

但扶蘇卻不滿足隻做一個傀儡統帥,離開關中後,一路上,他都會抽空請教楊端和:安營紮寨的竅門,每日行軍最合適的距離,以及底下各率長、五百主的賢愚。

眼看扶蘇虛心請教,楊端和也知無不言,在他看來,這次遠征,是皇帝陛下在為長公子“鋪路”,若能成功,他有望越級封侯,對家族子孫也大有裨益。

雖然有會錯意的風險,但楊端和也沒辦法呀,皇帝一張口,就將他和扶蘇綁到一起,今後恐怕要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了。

但扶蘇看似乖順,卻也並非事事都聽楊端和的,比如在對待普通士卒上,這位公子固執己見,非要與最下層的士卒同衣同食,睡覺時用簡陋的席子。行軍時,也時不時從車輦中下來,一邊步行,一邊與軍吏兵卒們攀談。

而每到一處,大軍安營紮寨時,扶蘇也會去巡營以示關懷,對士卒的打井砌灶,飲水吃飯,看病抓藥,皆親自過問。

楊端和看不慣,勸扶蘇不必如此時,扶蘇卻道:

“扶蘇深知自己並非將才,沒什麼用兵之能,但既然得了君命,作為主將,就必須將此事辦好。雖然行軍作戰,有揚老將軍為我籌劃,但若想讓士卒親附用命,還得親力親為,便隻能用這笨辦法了。”

扶蘇還說,這卻是在塞北時,見尉黑夫亦是如此,那尉將軍屯田時,甚(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