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是以六合之內,八方之外,一切懷生之物若不能得恩澤浸潤,則賢君恥之……”
“好一個賢君恥之。”
黑夫樂了,前幾天,他讓陸賈效仿墨者所謂的“大禹兼愛,伐三苗而不誅”,寫一篇為南征尋找理由的文章,軍務繁忙,黑夫都快把這事忘到腦後了,不曾想,陸賈這命題作文的開頭寫的還不錯。
陸賈在旁一笑,並未驕傲。
等黑夫再往下看,發現更加精彩,不愧是儒者的筆啊,筆則筆削則削,是否非黑白完全顛倒過來了。
卻見他的文章,翻譯成白話,是這樣說的:
“現在國境之內,正值治世,冠帶之民,都獲得了幸福,黎庶無徭,男樂其疇,女修其業,沒有一個人不滿足。”
“但那些夷狄之國,荒服之地,良好的教化還沒施行,美好的風俗十分匱乏。他們或不懂禮義,像禽獸一般住在草叢裡,有食人肉的惡習;或不明尊卑,相互仇殺,臣子弑君,秩序混亂。父兄無辜被害,孩童成為孤兒,號哭不止。”
“於是南蠻北狄東夷西戎之人,都向中原抱怨:‘聽說中國有仁政,德惠多,恩澤廣,人人都能沐浴其下,為何唯獨遺棄了我們?’他們踮起腳跟盼望王師的到來,象枯乾的草木渴望下雨一般。縱然是鐵石心腸之人,也會為之落淚……”
“於是便向北方出兵,討伐強悍的匈奴;向東樓船渡海,剿滅桀驁不馴的滄海君;向南方派遣部屬,征誅野蠻的百越。首惡已誅,萬民歡欣,一時間,四夷歸化,象魚群仰頭迎向流水一樣,希望被中原羈縻的人,需用億計數。”
“因此才在嶺南設三關,在七閩興教化,在番禺築堤壩,在鬱水樹土樓,在牂牁劃疆界。使邊遠地方不再閉塞,昏亂蒙昧之地得以照耀陽光,開創遠播道德的通路,讓仁義之師與四夷和睦相處。由此,蠻夷誅伐攻殺平息,中原偃甲休兵,夏夷親如一家,遠近同一體製,中外安寧幸福,還有比這更偉大的事麼?”
“有沒有比這更偉大的事我不知道。”
黑夫讀完全文後,笑道:“但這南征三十餘萬軍民裡,怕是找不出第二支比你更優秀的筆杆子了。”
“君侯過譽了。”陸賈連連謙遜。
“不過你這文章也有些小問題,得改。”
黑夫老師在作文上畫了幾個圈,點給陸賈看。
“這文章,本侯是想要宣揚給軍中兵士聽的,但黎庶無徭,男樂其疇,女修其業?這話你也敢亂說,中原江淮什麼情況,從那來兵卒們能不清楚?”
黑夫剛到嶺南三關時,還曾聽兵卒傳唱一首歌謠呢:“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不見五嶺南,屍骸相支拄?”
雖然黑夫通過種種手(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