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侯,赦免刑徒之事,恐有不妥之處……”
在黑夫一通操作下,驪山刑徒安分了,加上食物的誘惑下,他們陸續出營接受整編,但稍後趕到的軍正樂卻提出了異議。
“有何不妥?”
另一位軍正去疾立刻跳腳,反駁道:
“曆代秦王多有大赦,不是一次兩次。昔秦昭襄王時,為了開發新占領之安邑、穰、南陽,都曾赦罪人以居之。孝文王時,莊襄王時,則是因為國喪和繼位,兩次赦免罪人。始皇帝時,也曾寬赦了參與叛亂的嫪毐、呂不韋部分門客,使之不必遷蜀。”
和一般人想象的不太一樣,雖然秦素被六國之人罵作:“刻削毋仁恩和義”、“急法,久者不赦”,但仔細算起來,大赦還真不少,小赦更是數不清。作為治獄文書程式的《封診式》中,更將“可(何)罪赦”即是否經過赦免,規定為治獄考詢的必經程序。
不過秦始皇後期,因為大工程太多,勞役人手不足,一時間刑徒滿道,大赦漸漸便沒了。
而且,那些赦令都出自君王,眼下黑夫則是越俎代庖。
去疾是很讚成在非常時刻赦免罪人的,他當年就因為發匿名書舉報盜墓者,差點也淪為刑徒謫戍,所以一直以為,律令得在人情基礎上加以損益變通。
樂就是典型學室出身的秦吏,更為古板,且嫉惡如仇,他搖著頭笑道:
“下臣以為不妥,不在於赦令。”
“而在於,這群刑徒中固然有無辜者,但也有罪大惡極之人,君侯全部赦免,恐怕……”
以樂看來,應該加以甄彆才是,萬萬不能放過一個該死之人!
“事急矣。”
黑夫也有自己的難處:“季嬰已至望夷宮,派人來報,說胡亥北逃,趙高東竄,楚軍已入西河,上郡以北長城方向,亦有胡虜入寇,有南下之意。”
“今七萬北軍新降,安置在藍田,關中尚未完全平定。倘若為了甄彆幾百個罪大惡極的刑徒,而耽擱了時間,導致驪山生變,我軍分散,恐有大禍。”
黑夫根本沒有人手和時間來做這些事,能將十多萬刑徒安撫下來就已不錯。
更何況,甄彆逮捕數人,也可能會引發眾人的恐慌,以為黑夫要毀諾,還不如先一刀切,將刑徒分散開來,事後再細細區分。
真的犯過滔天大罪者,秘密逮捕處理,卻不會引發半點風波……
這才是聰明人的做法啊!
不過防備還是要的,黑夫囑咐兩位軍正道:
“刑徒雖服,但為免其反複,聚眾生亂,必須立刻分開安置!”
“再將南邊新降的秦兵調到驪山附近,告訴他們,萬萬不可讓驪山刑徒作亂,否則將禍及關中!”
為了保護家園不遭殃,那些新降秦卒也會盯住刑徒們。
“還有一個難題。”樂進言道:“糧食,我軍已取藍田、杜南之糧,但僅足大軍月餘之(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