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時,由餘便已批評過秦宮室之盛,說是使鬼為之,則勞神矣。使人為之,亦苦民矣。”
張蒼在禦史府那些年,早就對此憋了一口老槽了,此刻便一股腦發泄出來:
“但秦愈強盛,宮室就越是大興,秦孝公營鹹陽冀闕,秦惠文王建章台宮,秦武王建羽陽宮,還隻是一代君王營造一宮。至秦昭王,秦已有帝業之勢,遂以宮室之宏麗,誇示天下,以顯威重,於是建興樂官、甘泉宮、長楊宮、芷陽宮、虢宮等……”
如果說秦昭王時,還隻是出於攀比顯威之心:“六國有的高大宮殿,咱老秦也得有,否則丟大國麵子。”
而到了秦始皇時,淩駕九州,富有四海,但這位做什麼都追求“大”的千古一帝,在修築宮殿上,已經成了一種偏執的心理。
始皇帝自視為神而非凡人,那些“狹小”的宮室完全無法裝下他的磅礴的野心,更不足以吸引神仙王母來贈予不死藥。
於是便開始實施一個巨大的計劃:“將整個關中,都建滿宮室,讓它變成地上天國!”
秦始皇每滅掉一國,都要在在鹹陽塬上仿建該國的宮殿,渭北的鹹陽塬遂連綿成一大片宮城。
渭南也得抓緊,甘泉宮、宜春宮、阿房等點綴在苑囿中的避暑宮室各抱地勢,拔地而起。宮室屋架為抬梁式結構,木梁上往往用青銅構件加固,屋頂覆蓋青瓦,壁繪彩畫,柱塗丹漆,有的壁麵梁柱披掛錦繡,正所謂“木衣娣繡,土被朱紫”,五彩斑爛,金碧輝煌。
關東人常言,“鹹陽之旁二百裡內,宮觀二百七十”,就黑夫所知,倒也沒有這麼誇張,但大大小小加起來,七十幾座,絕對是有的。
為了方便皇帝巡狩,各宮之間又以複道、甬道、閣道相連接。若站在萬米高空上往下看,整個關中,恰似一座龐大的宮殿,那些縣邑、城郭、農田、苑囿反而點綴其間。
就好似規模大了幾百倍的秦嶺彆墅群,還是隻為一個人服務的。
是足夠霸氣,有大國風範,但付出的代價也極大:少府每年支出占了國家財政的三分之二,其中一半都砸在修築宮室上了。
而眼下,隨著各宮室中居住的美人、宮女儘數被新政府遣散、嫁人,宮殿遂空,徹底成了舞殿冷袖。
如何處置這些始皇帝時代的遺產,成了困擾少府的難題。
拆了?當然不行,那也是需要人手的,一把火燒了更不可以。
“莫不如,將各宮室賜予功臣?”
也有人如此提出過,但卻被黑夫和張蒼否決了。
“不妥,這是才堵上一扇奢侈之窗,又要開奢靡之門也!”
最後還是武忠侯以身作則,不占有一宮一殿,這才壓住了功臣將士們覬覦的心。
這時候,黑夫卻對張蒼說道:“我曾聽人作一賦,譏諷過秦宮室之盛。”
他站起身來,摸(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