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門口失敗的滋味可不好受。
尤其是當你手持利刃,把著加固過的厚厚大門,心裡以為能將敵人禦之於外時,他卻機智地翻牆入院,從背麵打得你措手不及……
這便是自立為“燕王”的臧荼所經曆的一切。
夏天時,為了防禦占據遼東、遼西的“扶蘇”,他在碣石以東百餘裡處建造了一座關隘,並親自領兵,希望守住遼西走廊的西大門。
此舉看上去起到了一定效果,扶蘇大軍停留在遼西徒河一帶,隻是派小部隊來榆關試探了一番,碰了跟頭後,整個夏末秋初都停滯不前,大概是在等秋後。
秋後結束後,其大部隊“萬餘人”開始沿著海岸緩緩西進,日行二十裡。
臧荼很高興看到這一幕,他希望能以逸待勞,徹底擊垮對手,奪取遼西,贏得聲譽,讓自己這“燕王”名正言順。
但八月下旬時,一些身裹白衣的膠東商賈,儘管一方是叛秦自立的反王,一邊卻打著北伐軍的旗幟,但雙方一直在通過海路貿易,膠東商賈的船隻一直在遼西海岸遊弋,他們告訴臧荼:
“遼西之兵,不過數千,扶蘇恐不在此處……”
“那他在何處?”
臧荼登時大驚。
他很快就收到了大後方的告急:
在東胡人來襲時放棄了燕山以北地區的臧荼,萬萬沒有料到,扶蘇竟孤注一擲,儘發遼西遼東騎從,走平剛,還得到了樓煩人的幫助,五百裡奔襲,通過燕山缺口,襲擊了右北平郡的治所,無終城(天津薊縣)……
無終城不止是臧氏燕國的新都城,也是漁陽地區糧食東運的屯糧之地,事關重大。
驚聞噩耗後,察覺自己上當的臧荼欲亡羊補牢,心急之下,立刻揮師西向,卻不料扶蘇攻無終是假,他的真正目的,是圍點打援,雙方在徐無(河北遵化)相遇。
徐無這地方並不出名,也不富庶,唯一露臉的,大概就是兩百年前出過一位叫“徐無鬼”的隱士,去拜見魏武侯,與他說了很多大實話,比如:
“與君主談論詩、書、禮、樂,太公治國之法,國君未曾露出一笑,要想討好他們,便不要兜售這些無用學說,而是與他談論如何相狗、相馬,國君自會開顏……”
如今昔日隱士故鄉,卻成了兩軍交鋒之地。
雙方都是臨時組織的雜牌軍,指揮官也不算出色,隻是比誰犯錯更多,戰役過程並無值得稱道描述之處,在敵人兵刃麵前退縮的人,遠勝於高呼“召王萬歲”“燕王必勝”的無畏者。
一個事時辰下來,雙方各有損傷,最終還是騎兵較少的臧荼敗下陣來。他一路撤往令支,準備據城而守,等待欒布支援。
不想半道卻為突然殺出來的樓煩人和遼騎衝散,又繼續敗退,丟盔棄甲,幸好扶蘇也未猛追到底,原因是在漁陽的欒布發兵來援,牽製了扶蘇(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