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古人常常以花喻女子,憔悴損,憔悴的是黃花,也是女子的容顏。大家學過李清照的《醉花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北宋。
蘇軾將這幾句詞反複品讀:“‘黯然銷魂者,唯彆而已。’李清照此句直承江淹《彆賦》而來,寫得纖細精巧,頗有具象,實在是好詞。”
蘇轍難得打趣:“確是好詞,怪道能評判兄長。”
原來是自抱荊山之玉。
蘇軾也不惱,笑眯眯道:“一婦人而見識若此,詞壇有此女,倒也增色不少。”
引入那裡的“三瘦”隻是讓人初窺其妙,如今越看多李清照的詞,才越知道她為何會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
另一邊。
秦觀也為這句神來之筆讚歎不已:“我亦曾寫過‘天還知道,和天也瘦’之句,本頗有自得之意,如今看來,確實不及此詞。人比黃花瘦,暗承前句之‘消魂’,此句妙處,當全在‘莫道不消魂’矣。”
【這也是她和丈夫分彆,她思念夫婿,飽受相思之苦的詞人隻覺自己比花色還瘦。可那時的黃花尚有人顧惜,如今卻是憔悴損,又有誰會摘取嗬護?她從黃花看到了自己的命運,不禁對花自憐,黯然神傷。】
哦~又是因為趙明誠。
沒有人看到這樣纖細婉麗的詞會不動容,更何況“千古第一才女”本就讓人有天然的好感,竟然還有男子娶了這樣才華橫溢的女子卻不知珍惜,讓她獨守空閨寂寞幽怨至此!眾人怒了,紛紛開口譴責:
“呸!薄情郎,負心漢!”
“渣男,離照姐遠點!”
“照姐現在嫁給他了嗎?沒嫁的話看到快跑!”
趙府。
趙明誠也開始懷疑自己了,難道真的是自己辜負了李娘子,才讓她餘生愁苦至此?我......我怎麼能這樣呢?
趙明誠一方麵覺得男人三妻四妾本是尋常,一方麵又覺得自己應該不會這樣虧待發妻,畢竟李娘子才華橫溢鐘靈毓秀,他們應該琴瑟和鳴才是。
李府。
李格非抹了一把臉,有些尷尬道:“女兒啊,為父先前同你說的話,你就忘了吧。”
他就不該亂點鴛鴦譜!
【正當詞人傷懷之際,窗外又傳來了滴滴答答的雨聲。“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一句中詞人又是如何借意象表達情緒?】
宋初,汴京。
西樓之上的李煜無言獨立,中天一鉤殘月照徹庭院,院中的梧桐在月色下投下黑沉沉的寂寂的影,此情此景,倒是和那女詞人有相同的感懷了。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他低吟了一句,忽然覺得自己和李清照很像。
晚唐。
溫庭筠心有所感,悵然吟誦:“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北宋。
蘇軾語帶歎息:“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值此悵然之際又聞桐葉雨聲,她這一夜,怕是又要難眠啊!”
【我們可以聯係李煜的《相見歡》來理解。“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這裡,李煜借夜月和梧桐構成一幅淒清之境,而在李清照筆下,梧桐又逢上了細雨,梧桐葉寬大,細細密密的雨珠在梧桐葉上一點點彙集,再一滴滴滑落下來,由此才有“點點滴滴”的效果。
而前麵的“到黃昏”則暗示雨一直下個不停,“無邊絲雨細如愁”,這細細密密的雨也便織成一片愁網,籠罩在詞人心頭。於是,細雨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哀傷愁思的象征。】
“愁苦難捱,又逢上秋雨霏霏,怎會不傷懷?”李煜喃喃著,相較來看,竟覺此時光景是分外眷顧他了。
唐朝。
長孫皇後第一次見這樣清麗婉約的詞,又兼作者是個疑似被負的多情才女,天然便生出幾分同情,不由得心疼道:
“苦了這姑娘,點點滴滴,聽得這樣分明,怕不是數著時辰過。”
一滴滴,一聲聲,仿佛將時間都拉長了,當真是度日如年。
一旁的李世民接著袍袖握住自家皇後的手,輕輕拍了拍。他也覺得這李清照令人同情,但相思之苦、兒女情長注定不會成為他關注的重點,這首相思怨詞,怎麼就和辛詞選在一起了呢?他想起《永遇樂》的悲憤沉痛,這思想價值,似乎不太夠得上啊!
【所以總結一下,李清照這首詞主要運用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兩種手法,先以一組疊字折射出自身的淒涼孤寂,再以一係列典型意象渲染悲涼的氣氛,達到不言愁而字字是愁的效果,最後的結句直接發出半生孤寂的慨歎,而此情此景,又遠遠不是一個“愁”字能簡單概括的。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李清照會這樣愁呢,她痛苦的根源是什麼?】
“為什麼?因為趙明誠那個負心漢唄!”
眾人一下子炸開了鍋,結合前麵的介紹以及現在的一通分析,他們已經很確定李清照是被丈夫拋棄,才在詞中抒發自己的幽怨,並腦補了一出多情才女癡戀薄幸郎,薄幸郎三心一意冷落發妻、引得妻子在深閨自憐、終日以淚洗麵的故事,紛紛罵起趙明誠不識好歹。
李府。
連李格非都陷入了和大家一樣的想法,沉著臉思考怎麼才能出這口惡氣,縱然事情還沒發生,但詞裡寫的還是自己的女兒啊!他這個做爹的看著心疼。
“女兒啊,你放心,實在不行爹讓人套麻袋把那負心漢打一頓!”
正因為詞中透露出來的淒慘境遇心中有些酸澀的李清照:???
爹您原來......這麼莽的嗎?
一轉眼,自家母親眼中竟隱有讚同之意。
李清照:......
爹娘真好,她哭死。
【前麵提到李煜,詞家三李,李白、李煜、李清照,
後兩位的人生經曆,其實有些像。】()
不是,唐前諸人一愣,李煜也就算了,反正沒聽說過,這寫詞怎麼也有李白的是?
⒆春山有信提醒您《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曆史直播]》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⒆『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李白不是詩仙嗎?”
咋又詞家三李了,也沒說他是詞仙啊!
當事人李白頂著好友杜甫半是驚歎半是意外的目光一攤手,表示自己也很懵。
北宋。
正在生悶氣並將水鏡裡的講解當做背景音的趙匡胤心裡一個激靈,瞳孔猛然放大。
李煜他熟啊!
南唐養尊處優的風雅皇子,好寫些風流詞作,一朝登基為帝不嫻政事,被他攻破國都淪為階下囚,風流小詞寫不了了,竟是些愁啊怨的,李清照和他的的人生經曆相似......
“李清照經曆了亡國之痛?!”
趙匡胤倒吸一口涼氣,那就是,大宋......他眼前一陣發黑,一把打開趙光義攙扶的手,厲聲喝道:
“給朕記,把水鏡裡接下來說的話一字不漏地記清楚!”
他倒要看看,後代那些不肖子孫到底做了什麼孽,把大宋謔謔成兩半。
不止趙匡胤,諸位有識之士誰不知道李煜的經曆,李清照的經曆和他相似,那不是說北宋也亡了嗎?!眾人的眼色一時都非常難看。
汴京城裡,李煜唇角露出一抹苦澀地微笑:“原來如此......”
他以為的知交心會,原是源於一般苦難。
李府之中,李清照再次與父母麵麵相覷,楚姑娘說的,是她想的那個意思嗎?
【我們知道,李煜是南唐後主,他生性風雅,出身矜貴,陰差陽錯做了皇帝,在亂世中偏安江南一隅,卻無治國之才,最後落得個國破被俘的下場。他的詞中本是男歡女愛脂粉柔腸,卻因亡國之痛轉而浸滿血淚,變得深沉闊大。論家有言,作個詞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
“嘁~”
劉徹冷嗤一聲,說得再好聽,不還是個亡國之君?雄視天下的帝王對於無才之君向來是看不上的。
鹹陽宮中的嬴政同樣冷著臉,作為皇帝,他同情不了這樣的“同行”。
倒是太極宮裡安坐的李世民忽然心裡一緊:“南唐,和大唐什麼關係,不會又是那些不肖子孫乾的好事吧?!”
天可憐見,被李隆基搞得,太宗陛下已經有些ptsd了。
北宋。
宋徽宗趙佶一邊收拾著自己桌案上的書畫一邊同蔡京閒言,其實收拾桌子這種事自有太監宮女代勞,但這桌案上鋪滿了他的新作,收拾是假,重要的是他能順便欣賞自己的佳作。這種狀態,俗稱自戀。
就像此時,他一邊端詳著卷上的字跡一邊饒有興趣地問:“蔡京,你說朕比起李煜如何?”
“李煜亡國之君,陛下仁聖臨朝,他怎麼配與陛下相比?”
蔡京諂媚地笑,“便是論才情,陛下的“東風鼓,吹下半天星,萬井賀升平”才是好句呢!更遑論陛下一手自創的書法獨步天下,
() 要臣說,陛下便是那天降奇才、英明聖主。”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說得好!”
一番吹捧說得趙佶龍心大悅,幾乎找不著北。要不說他喜歡蔡京呢,反應快,說話又中聽。趙佶一高興,反手又送出了一堆賞賜,君臣一人俱是滿意極了。
【如同李煜被命運裹挾,李清照的人生同樣難逃命運的魔障,從鮮花著錦到“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公元1084年,李清照出生於山東章丘一個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進士出身,曾學於蘇軾,被稱作蘇門後四學士。算起來李清照還是蘇軾的徒孫呢!】
“還有這層關係?”
蘇軾微微錯愕,隨即有些破防:“不是,這徒孫嘴起師祖來都這麼不留情麵?!”
【她的生母是宰相王珪的女兒,名門之後。繼母則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亦善文詞。這樣的家庭孕育出來的女兒怎麼會不鐘靈毓秀呢?更難能可貴的是,她的父母還相當開明,依著她讀經史、習詩書、閱萬卷,縱著她年少嬉遊不知愁。】
楚棠放了一小段視頻,視頻中清麗嬌俏的少女一身羅裙與玩伴在荷花池裡行舟,朗朗月色下、荷香幽幽裡,她們笑語歡歌,把池塘裡棲息的鷺鳥都驚得飛起來了。
船上的少女被嚇了一跳,不一會兒又一齊笑出聲,笑聲如串串銀鈴似的。水鏡下的眾人仿佛也被這快活的氣氛所感染,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容。
與此同時,屏幕上出現了那首後世中小學生耳熟能詳的《如夢令》,王維輕掃一眼,眸中微亮:“這首小詞寫得鮮活而富有生趣,真是清麗絕倫!”
裴迪也跟著點頭:“我記得你有一句‘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意境與此詞頗有相通之處,不過你之詩得之於靜,她之詞得之於趣,各有千秋。”
“是啊。”王維悠然一歎,“醉渡蓮塘,妙趣橫生,可你再看先前那首《聲聲慢》,直讓人有從《望嶽》到《登高》之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