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視頻的最後up想聊一聊一個小問題。
現實生活裡,人們總廣泛的使用“閃電戰”具備的快速性、突然性去形容某件迅速又出人意料的事。
這種形容深入人心,以致於看到諸如霍去病深入漠北千裡也跟著叫起了“閃電戰”。那麼朱棣的“千裡大突襲”能不能稱之為“閃電戰”呢?回答它,我們要先了解,什麼是閃電戰?】
伴隨著這句話,那原本隻有地圖和聲音的光幕,又開始有音樂和動畫了!那音樂,有點像他們之前聽過的“這裡的黎明靜悄悄”,都有相似的藝術風格。
然後,出現在光幕上的動畫,沒有之前那“遼寧艦”那般震撼,而是一種黑白色斑駁老舊的感覺,不過,這黑白畫麵裡,也是有那帥氣的朱棣心心念念的坦克的。
老朱呆呆地看了坦克一會,突然,用力一拍大腿:"這次的視頻放的慢,趕緊給咱把它們都畫下來!"
老朱這聲叫喊之後,那皇子中的朱權,都還沒反應過來,自己的麵前已經擺好了桌椅,那新磨出來的墨水,已經在硯台裡了,而自己的手掌中,更被塞了隻毛筆。
朱權:"……"
他也知道事情非同小可。
於是,任勞任怨,認認真真地開始照著那視頻上畫麵,把坦克給描摹下來。
【閃電戰,我國的戴耀先大校曾如此定義:
1、主力隱蔽集中和展開於主要突擊方向上;
2、不宣而戰;
3、集中強大的裝甲兵團,在強大的航空兵支援下,突然、迅速地突破敵人防禦,分割並圍殲敵人集團,向敵人縱深快速推進;
4、與此同時,空軍對敵人飛機場、交通樞紐、防禦工事、軍隊集結地域、重要政治中心進行猛烈空襲,癱瘓敵人指揮、運輸及作戰能力,給敵人以強大的心理震撼。
可以看到“裝甲兵團”是閃電戰的基礎構成元素,不具備大規模裝甲集群是不可以稱之為閃電戰的。】
將軍們敷衍地指責了一下: "怎麼可以不宣而戰?"
然而,他們真實在意的,還是那視頻中透露出來的每個細節:“打起來了打起來了!”
"蘇聯那地方,果然是冰天雪地,看看這漫
天皆白的樣子!"
"原來他們的鐵絲網和壕溝是這樣子的!"
"還壘了土堆,用袋子裝著。"
“哦——原來他們是這樣打槍的!躲在那土堆袋子之後,不錯,不錯,這樣就不會被射到了啊!"
"那槍下麵的三角形,肯定是支架!用於穩定槍支的!"
隨著將軍們你一言我一語,越說越激動,朱權發現自己要畫的東西越來越多了,他恨不得自己此刻能長出四個腦袋八條手來。
而朱棣呢,更是一心二用。
一麵看那這輩子也許僅能看一次的視頻,一麵在思考那後輩說的閃電戰理論。【我們日常的釋義,僅停留在“閃電”二字。
從語義上,似乎所有的古代兵法都早早的論述了,比如:兵貴神速;攻其不備、出其不意。然而,閃電戰並不是某個戰術上的奇襲戰,而是經由一個或數個戰役行動來達成戰略目的。狹義上,它又專指二戰納粹德國所使用的戰爭策略。
"戰爭策略"。
"閃擊波蘭"不是一場孤立的迂回繞背,德國滅掉波蘭的滅國思想策略才是“閃電戰”。
如果一定要做個類比,我們應該把他的“論持久戰”與之對比。就算我們紅軍各種千裡奔襲,各種迂回包抄,可我們的指導思想不由紅軍一場仗跑的多快來定。
咱們打的一直是“持久戰”,不是“閃電戰”。】
光幕說到這裡的時候,播放的視頻中,正好閃出了德國和蘇聯的標誌。朱櫚咦了一聲: "那蘇聯的鐮刀和錘子,是不是也在兔朝的旗子上看見過?"
老朱則在想: "持久戰和閃電戰都是一項戰爭策略的話,那咱的‘高築城、廣積糧、緩稱王’,豈不也算一項戰爭策略?"
朱允蚊笑道: "自然算是的。按著這樣來說,那四叔的戰爭策略,大概就是‘奉爹靖難’了吧,畢竟,□□全靠皇爺爺您在天之靈保佑啊。"
朱棣:"……"
>
【理解了這一點,才能明白,為什麼1800出生的普魯士軍事專家老毛奇會被視為閃電戰思想的源頭。
他是第一個認識、回答了這個問題的人。
老毛奇吸收了拿破侖的“運動是戰爭的靈魂”這個內核,開始重新理解“兵力集中”的新原則。
簡單的說,要打仗,得先把兵運到指定地點,集結了足夠數量的兵後“排兵布陣”,才能形成打擊力量。
核心的兩個問題。
1、怎麼運?
2、怎麼排兵布陣?】
朱棣點頭:“不錯,更快的運輸,就能更快的形成局部優勢兵力,然後進行局部的殲滅戰。果然,終極形態,就是運動戰。"
老朱: “看來那寫‘運動戰’的人,肯定也好好研究了這些東西。”
【運輸不再是單純的馬匹,人們有了火車、汽車、摩托車、坦克、輪船等各種新型交通工具。新型工具不吃草,吃資源、吃重工業製造能力。
槍支不斷發展,一個人占著一個點能突突一大堆。為了區域火力覆蓋,陣型逐漸變得機動、錯落、分散。
新陣型不吃密集,吃戰場通訊。】
老朱嘶了一聲,他先注意的,是通訊: “這麼說來,既然對講機能夠出現,那麼應該就有辦法,去乾擾對講機,讓聯絡中斷。"
朱棣的落點,則是那“重工業製造能力”: “這樣說來,那石油又是這坦克戰的重中之重了,那毛子的坦克因為沒油了被丟棄在路邊無人問津,本來厲害卻無用武之地。看來,未來石油的重要性,便和糧草一樣。"
老朱想的比他還多一些,到底是平常造了很多驛站的人: “可不止呢,那坦克似乎能如履山地而所向披靡,可你看上麵那些大車子,各個都在平坦的路上行駛,那路也是很重要的,沒了路他們怕不是沒法走了。"
"這樣說的話,除了秦始皇那車同軌之外,"朱棣明白了, "修秦直道——那高速公路,鐵路,便是這閃電戰的最基礎。難怪前麵說, "鐵路等公共基礎設施也會影響該地區的軍事價值’。"
李景隆發出聲感慨: “若是把這道路修到草原上,那豈不是在草原上也來去自如,如入無人之境?……不過
這想像,也不太可能吧,咱們築城都那麼難。"
說完之後,他發現老朱和朱棣都眼神嚴厲看著他。一時之間,如被貓兒盯住的老鼠,曹國公戰戰兢兢。
"有什麼不可能?"朱棣皺眉, "彆忘了那天津港,可是中蒙俄的經濟走廊起點。"老朱也哼道: "那兔朝,定是把路修到了蒙古!"【老毛奇基於這些,思考總結了以下幾點。
1、根據預測,對戰爭和會戰作好祥儘的準備
2、軍隊分彆開進,在戰場上才集中兵力
3、嚴格遵守行軍序列和戰鬥序列
4、重視翼側攻擊和部隊的縱深梯次配置
5、給下級指揮官以廣泛的行動自由。
普法戰爭中,他以外線作戰為主,打入敵國縱深,正麵部隊隻儘量牽製、不打消耗戰,側翼部隊始終保持進攻,不給法軍喘息的打法。深刻的體現了機動、協同、速度,進而成為一種烙印,刻入了德國人的骨髓。
老毛奇說:戰略進攻是通向目的地的直路,而防禦則是彎路。
一旦實施了戰爭動員,就不必擔心承擔責任,不等宣戰就主動進攻,而且要毫無顧忌地迅速行動。
看,多麼的德意誌。】
朱棣思考:“三灣改編說把支部建在連上,也有這第五點‘下級指揮官廣泛行動自由’的影子在吧?"
耿炳文欲言又止:雖然他不是不會進攻,但這麼激烈的完全舍棄防禦的說法還是讓他大為震撼。
這段內容一直叫鬱新有些生氣,現在,他終於忍耐不住,大聲嗬斥: “什麼叫做實施了戰爭動員,就不必擔心承擔責任?那責任,最後還不是的落到百姓的身上!陛下,便是主戰思想,也不能把所有仁義道德都拋之腦後,須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是堂正之師,便是打了下來,也守不住它。我便不信,所有聖賢的話,都是錯的!"
老朱想了想,點頭認可道: "不錯,霸道歸霸道,王道歸王道。"
說罷,他瞥一眼已經被這視頻迷了魂的將軍們,好啊,這下可被他看見了,那郭英,竟偷摸的摸來了紙和筆,在那邊奮筆疾書,認真到臉上都蘸了墨也不自知!
他重重咳嗽一聲,點
將軍們:“都聽見了沒有?我們是天朝上國、禮儀華夏!”
【但它還不算閃電戰。
閃電戰是站在形形色色的機械化戰爭研究、製空權研究的理論基礎上的。其中,這兩個理論的誕生對它產生了尤為深遠的影響。
1、蘇聯人圖哈切夫斯基的“大縱深作戰理論”。
2、德國人魯登道夫“總體戰理論”。】
這時候,那光幕中播放的視頻,播放到了蘇聯和德國的地圖。當朱元璋看到那蘇聯的地盤那麼大的時候,他倒吸了一口涼氣。"果然………果然這鄰居,對土地的覬覦之情已經不加掩飾了。"
朱棣也駭然道: "這真是個龐然大物啊。怕是成吉思汗的領土都沒有它大!"
而更令將軍們感覺不可思議的是:
"那英法,為什麼這麼小?這麼小的英法國家,竟然把清朝給打敗了?""哼,落後就要挨打,彆忘了那小小日本,也可以在後來兔朝的領土上肆虐。"
耿炳文搖頭道: “還是有些不一樣的。那日本就在我們隔壁,可那英法,距離我們有那麼遠,那麼遠的戰線,能投入進來的力量是很有限的。"
不過他們旋即發現,相較於他們討論的這些事情,最妙的還是,拜那麼大的蘇聯所賜,他們看到了好多兔朝以外的地形地貌。
朱棣一眼就盯上了白令海峽:”爹!你瞧那最東北的白令海峽,右邊標注的好像就是美國啊!"他眼睛一時大亮, “那美國,不就是在美洲嗎?那麼窄的地方,我們豈不是可以一艘小船就過去了?"
他與老朱對視一眼,兩人齊齊道:
"東遊記!"
“那藍玉,去了西天,我們還得派人去東天!尋那美洲與橡膠!”
【大縱深的加強版VS閃電戰是怎麼個打法,我們在二戰蘇德戰場都已經看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