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這個畝產一直持續到了咱們建國時期,不僅沒有增長,甚至還下降了,我看過一些資料,說那時候山東的小麥產量才41公斤,也就是100都不到!你們現在能想象,辛辛苦苦種一畝地,結果收成隻有幾十斤的樣子麼?你會覺得這簡直就是個地獄笑話。】

【但在那個時候,就是切實發生的事情。】

“吃飯了!”

昏暗的室內,小小的桌子上擺著主人家今天的飯食,沒有白米飯也沒有什麼下飯的菜,隻有幾個餅子。

男人吃了一口,艱難的吞下去,忍不住抱怨道:"又是吃糠,哎。"

老太太白他一眼:"抱怨啥?咱們家有糠吃已經不錯了,隔壁家都已經要去挖觀音土吃了。"

男人歎口氣:“辛辛苦苦忙上一年,到頭來連口飽飯都吃不上,你說這是圖啥啊?”

觀看天幕的古代農民們看著他們的吃食卻發出了羨慕的聲音,嘟嚷道:"能有糠吃已經不錯了,還挑。”

對他們來說隻有不錯的年景,才能吃上糖。

辛苦忙上一年,結果到頭來吃不飽飯,這難道不是常態嗎?

若是遇到什麼天災,饑荒來臨的時候,地上的野草和樹上的樹皮都能被扒光。

至於觀音土,也不是沒有吃過。

觀音士好啊,長得像麵粉,閉上眼睛,可以假裝自己是在吃麵粉,可惜就是吃多了容易腹脹,吃這東西脹死的人也不在少數。

而此時,正在家中大宴賓客的權貴們,麵前的案幾上擺滿了精致的麵食和肉食,還有各式點心。

糠是什麼?那不是喂牲口的飼料嗎?居然也能吃?

從小錦衣玉食的小孩子帶著天真不知世事的表情看著天幕,問大人:“他們吃麥子吃不飽的話,為什麼不吃肉呢?我最喜歡吃肉粥了。”

【60年代的時候,咱們還有過一個現在聽來很有趣但想一想又很心酸的事情。那就是由首都市政府牽頭的“小麥大會戰”!這次會戰的戰略目標是要將首都百萬畝水澆地小麥的畝產提高到300斤!因為之前首都的地都是旱地,但那會的水利工程竣工後,引入了灌溉水源,於是旱地就變成了水澆地。那種地的方式也該變一變了。】

/>慷慨激昂的音樂響起來了。

大大的會堂裡掛著各種標語。

“首都市種麥養豬會議!”

“百萬畝小麥畝產300斤科技大攻關!”

出席的專家們和科研人員雖然穿著並不光鮮,是那個年代獨有的藏藍和灰,毫無色彩感。但是陽光照在他們臉上,飽滿的情緒和堅定的決心卻能通過天幕傳遞給所有的觀眾。

這個畫麵在各朝代的官僚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首都市政府,很好理解。大概就相當於現在的京兆尹衙門、長安府衙……

堂堂一個府衙不做彆的事情,卻牽頭組織了一個什麼養豬種麥大會!

簡直是…簡直是荒唐!

如此粗鄙之事,將他們這些士卿大夫的臉麵置於何地?

真是……毫無體統!

而站得更高的帝王反倒情緒平和,能夠看出來這裡麵傳遞出來的一些訊息。

李世民感慨: "將民生之事放在首要位置,這樣的朝廷,難怪這路小柒的語氣中傳遞出的往往是自豪之情。”

不知道他的大唐子民們在提起自己的國度時,是否也是如此自豪?

他原以為自己在曆代皇帝裡,算是勤政愛民的,但捫心自問,也做不到如此。

而贏政想到的卻是另一層,他若有所思: "看來這種地一事,就像是其他事務一樣,想要形成大規模的效應,也需要由朝廷出麵才行。"

這後世的朝廷,還真是什麼都管,而且管得那麼細。

他們哪來這麼多的吏目?

難不成真如之前說的,人人都識字,人人都需要接受學校教育,所以才能發展到這一步嗎?

【政府找了很多專家,劃出了73塊樣板田,先在樣板田裡麵按照科學的田間管理方式來種小麥,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澆水,澆幾次都有嚴格的標準。因為當時的農民很抗拒新事物的,他們都覺得自己種了幾十年地了,怎麼可能不如你這些讀書人呢?種地的事情書上怎麼會教?而且,萬一減產了怎麼辦?一開始完全不聽指導。所以,樣板田就變得很重要,隻有樣板田實現了增產,他們才能接受這種更加科學的種地方法。】

身穿藏藍色棉襖的農民在澆完水之後,打開自

己隨身攜帶的本子。

本子上寫著《北京地區小麥生產技術管理曆程表》。

他翻到最新的一頁,在第一次澆水的表格裡打了一個勾。

點亮了燈光的樓房裡,桌上擺了好幾道菜,這可是這個年代難能見到的景象,也隻有今天才如此特殊。

"你爸怎麼還沒回?今天可是除夕。"

一家人等了許久後,依然不見男主人的身影。

“我去找找去。”年輕的男生出了門,熟門熟路的去了樣板田,最後果然在田裡麵發現了自己父親的身影。

“我剛帶著學生給麥子澆完水。”戴著眼鏡的男人嗬嗬笑道,一拍腦袋: “我還真忘了,今天是除夕夜啊。”

【這場大會戰曆時三年,三年後,首都百萬畝小麥的畝產真的增加到了三百斤!】

【於是,在全國範圍內,首都又成了更大的樣板。】

幾張陳舊的手稿出現在天幕上。

手稿裡這樣寫著: "1949年,首都市小麥不到百萬畝,畝產隻有62斤;1962年,首都市小麥畝產124斤;1965年,首都市小麥畝產226斤,百萬畝水澆地實現小麥畝產300斤目標……"①

從畝產62斤到124斤,用了13年,而從124斤到226斤,僅僅用了3年!

畝產300斤也成為了報紙的頭條,飛向了祖國各地。

“我們也要去向首都取經,看看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不少地方政府和農人們都心動了,紛紛啟程前往首都。

“這個法子好!”劉徹拍手叫好,興奮的記下來。

他打算等那趙過來了長安,就給他在長安周邊分個幾百畝地當成試驗田。

若是長安的經驗成功了之後,再推向天下。

而在匆忙趕路的趙過,心裡也在想這件事情,到時候可以先找陛下要塊地來試驗一下自己的"代田法",然後他經過仙畫啟迪後,最近這段時間又有了很多的新的想法,也都可以試一試。

哎,若是陛下能夠像後世那樣全力支持農學就好了。

不得不說,這一刻,他和他的新直屬上司想到了一起。

而他的新直屬上司興奮過後

,發現自己又陷入到了新的困境。

造火藥、造紙、造雕版、造農具、造水車和磨坊、造試驗田……這些事情接踵而至,而且劉徹可以預料,仙畫若是再放個幾期,要做的事情肯定更多。

他的人手快要不夠用了!

【當然,小麥的增產,也離不開優秀的種子。】

【這就是鼎鼎大名的雜交小麥小偃6號。】

一顆小麥的種子被珍之重之的包裹在水晶亞力克中,看上去神聖無比。

【小僵6號是李振聲院士的研究成果。有個說法是南袁北李,如果是雜交水稻的代表人物是袁老,那雜交小麥的代表人物就是李老。】

李世民聽到這裡精神一振,此人也姓李,和朕同宗啊!

咱們老李家果然是人才輩出。

讓朕來看看,你又要來介紹哪一位讓朕得不到的人才,哼!

【李老的人生也蠻傳奇的。當時他高中輟學,不知道要乾點什麼才好,結果在街上的時候就看到山東農學院的招生簡章,說可以免費提供食宿。他一想這可以啊,那就去考考唄。沒想到,還真被他給考上了!畢業後他被分配到首都去研究牧草,並不是一開始就研究小麥的。幾年後,他又被調到了陝西的西北農業生物研究所,正巧剛調過去就遇到了當地的小麥生起了大規模流行性疾病。這個病對小麥的生產有著毀滅性的影響,大流行時期甚至可以導致小麥絕收。】

“怎麼了?這段時間見你們這麼匆忙?”青年李振聲問行色匆匆的同事。

“哎,彆提了,有老鄉的小麥起鏽病了,我們這段時間都在田裡麵查看情況呢。”

“我也和你們去看看,我農學院時候可是研究小麥的。”

"行。"

到了田間,大片的麥子正是剛出完苗的時候,原本它們應該茁壯成長,但是現在那青翠的葉片上卻出現了一大片一大片的黃色斑塊,就像是生了鏽一樣。

“是條鏽病。”青年李振聲一眼就認出來了。

“可不是嗎?而且現在情況已經嚴重了,恐怕用藥也很難控製得住了。今年的收成,難咯!”他的同事愁眉苦臉,抱著頭蹲在田埂上, "你說,這天底下要是有一種完全不怕條鏽病的小麥品種就好了。哎!”

這句話說到了

青年李振聲的心裡。

回到自己的實驗室裡,他看著顯微鏡下麵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