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漫笑著謝過,又讓丫頭給了婆子一個荷包。
心道,那韓氏的麵子活從來都做得好。花的是府裡的錢,不僅陸漫要記她的情,長公主也會誇她會辦事。
陸漫便把何氏和正在書房裡抄書的何承叫上,一起去看新房子。老駙馬和薑玖、薑展雁聽到了,也鬨著要去。
於是眾人就浩浩向後院走去。
從東輝院的側門出去,便是一條青石板鋪就的路。另一麵,是平國公府長長的院牆。
這條路很僻靜,少有人走。
陸漫一行人走的是東輝院的後側門,再往北走了半裡多路,到了長公主府的後院牆,也就到榆青院了,兩個院子的確離得不算遠。
榆青院是長公主府東北邊的一個角。北邊一條寬闊的道路,再過去就是下人住的一大片院子,這裡就是人們所說的後街。
這條街的南北涇渭分明,南邊乾乾淨淨,高牆大院,寂靜無聲。而南邊,遠遠望去,就是一些普通的民房,還有一些下人的孩子在笑鬨著。
榆青院的小門開在東牆,進去就是東廂房的側邊。院子不大,地下鋪著青石阪,院中央有顆光禿禿的老榆樹,上房四間,東、西廂房各三間。被重新粉刷過的房屋看著很新,隻是沒有井。
何氏和何承非常滿意榆青院,笑得滿臉燦爛。
聽到陸漫說沒有井,不方便,何氏笑道,“你是富貴日子過慣了,怎麼知道窮人的日子是怎麼過的。在鄉下,你吳叔和吳嬸每天都要走一裡多路,去村頭的井裡挑水。”又道,“這裡離東輝院近,讓他們去那裡挑水便是。”
幾人參觀了屋裡,商量了一番買木頭請木匠做家具的事宜,這些事就交給王伯和吳叔去做。
陸漫已經跟何承說好,屋裡的一切家當由她出銀子置辦,以後他們過日子,就用自己的錢好了。另外,她已經讓人去把同仁堂那個院子的地契換成了何承的名字,還給了他三百兩銀子的租金。
同仁堂賺的錢暫時沒分。因為先期陸漫個人投了很多錢進去,除去院子租金和大夫月錢等成本,賺的錢不多,主要還是靠同仁蛤蜊油和同仁益母膏賺的,而且以後還有大投入。
隻有老駙馬嫌棄地看了看房子,說道,“這裡不好,又小又簡陋。親家母和何小郎還是住去我們府吧,我們還有好些空院子……”
陸漫截住他的話笑道,“我娘和我弟弟又不是薑家人,怎麼好住去長公主府。”
幾人把榆青院前前後後看了一圈,才滿意地往回走。
剛出了榆青院的小門,就看一個貨郎挑著擔在後街沿街叫賣。或許怕吵著府裡的貴人,他的聲音不算很大。
這時,突然看見對麵那堵長長的院牆上的一扇小門打開了一個縫隙,一個十三、四歲的小丫頭一下閃出來,向他們這邊跑過來。
那個丫頭急急跑到這群人跟前,(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