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有這樣一部電視劇能夠影響整個香港四十年,那麼一定就是《獅子山下》;如果說有一首歌曲能夠影響所有香港人,那麼還是《獅子山下》。
作為1973年底TVB開播的《獅子山下》,和羅文演唱的同名片頭曲一經播出,劇中那抒寫香港“草根”階層掙紮苦鬥、逆境求強,講述著香港普通市民逆境自強的勵誌故事,迅速的風靡整個港島。
《獅子山下》這種電影式的係列電視劇,超過二百集,一直播到1994年,持續了整整21年,可以說是跨過了香港最輝煌的時代,為港島千家萬戶所耳熟能詳,就連片頭曲《獅子山下》多年來膾炙人口,有“香港市歌”之譽。
作為橫跨了數十年的經典之作,《獅子山下》已經不再是一部普普通通的電視劇,也不再是一首簡簡單單的歌曲,而是成為了香港精神的象征。
可以說《獅子山下》是典型的港島本土文化,具有很強烈的群眾共鳴性。
霍耀文曾經看過一點,是周閏發拍的幾個係列單元,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母親》《重生》這二個單元。
因為《獅子山下》不算是一個常規的電視劇,他是由一個個獨立的故事所拍攝,簡單講就跟電影差不多,一個單元一個故事。
當然如果某個單元的故事精彩,觀眾喜歡的話,也會拍攝後麵的故事。
《母親》和《重生》就是一個前後集的故事。
《母親》這個單元講的是周閏發扮演的少年劫匪,在與同伴合夥打劫的過程中失手被捕,被扣上手扣的他趁亂逃走,回家後嘗儘方法仍無法將手扣鋸開。
這時,母親回到家裡,一開始看到兒子帶著手銬心裡很慌張,想要幫他給脫下來,這是源自於母愛,可是在拆手銬的過程中,母親漸漸冷靜下來,跟兒子一陣聊天,得知真相後,最終忍痛勸兒子去自首,希望他將來能再次抬起頭做人。
而《重生》講的就是少年劫匪打劫入獄後,在獄中接受各種勞動工作和活動,看透了監牢內苦不堪言的生活,幡然悔悟,最終得到家人原諒,改過自身。
這兩個前後交錯的故事看上去很普通很老套,但劇中桀驁不馴的發哥和慈愛母親的難過與哭泣,卻是一部很好的說教片,同時也是一部很現實的影片。
所以在1976年播出時,引起了全港“草根”家庭的關注和歡迎,這主要是因為那個時候港島的治安混亂不堪,如此現實的劇情仿佛就是發生在大家的周圍。
像這種帶有說教性質的故事,霍耀文可以說是隨手捏來,不過要融合進港島的本土文化,可夠選擇的也就不多了。
“鄉土,血淚,靈魂……”
霍耀文摸了摸下巴,思慮了好久,結合以前看過的一篇文章,在加上自己的想法,這腦海裡漸漸地有了一個雛形,過了好一會兒,終於開始動筆書寫。
...
一眨眼,數日過去,一大早霍耀文就拿著寫好的稿子親自去了一趟公司,將手稿交給了姚文傑,讓他在下周的《青少年讀物》周刊中刊登。
稿子字數不多,隻有三萬多字,姚文傑隻用了十幾分鐘就讀完了,看後有些吃驚的看向老板,說道:“這…經理這是你寫的?”
“不是我寫的還是你寫的不成?!”霍耀文不滿的瞪了他一樣。
“不不,我不是這個意思,而是寫的太好了!”
姚文傑連忙搖頭,這個故事寫的感人肺腑,可以說是非常好,他倒不是不相信是霍耀文寫的,而是詫異這個短篇跟老板以前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
“好了彆捧了,讓下麵的編輯儘快審稿排版,放在下周的雜誌上刊登。”霍耀文揉了揉太陽穴,這個故事構思起來很容易,但要寫好卻是有些難,不是說寫不出來,而是要儘可能的精簡,做到短而優,一些不必要的字數需要剔除。
“是,我儘快安排下去,下周就刊登!”
姚文傑知道老板寫這篇文章必然是為了應付這段時間報紙上那些擠兌,自是抓緊時間安排人審稿然後送到印刷廠那邊開始排版。
…
六月二日。
《青少年讀物》第34期發行,全港幾百家報亭,都早早的在淩晨就鋪上了貨。
經過一年多來銷售,《青少年讀物》已經漸漸的從學生群體,開始慢慢擴散到一些青年群體,姚文傑那邊也是注意都這一點,所以在周刊裡麵也填充了不少適合二十歲左右的青年讀物內容。
華仁書院。
此時正是上課期間,一個六十多歲的老教師,正在耐著心思的給學生們講解著課本上的內容,忽然眼角的餘光瞥到一個學生在下麵搞小動作。
他微微咳嗽了一聲。
霎時那學生如驚慌的鳥兒,迅速的抬頭,一臉認真的看著老師,仿佛在好好學習一般。
見此態度,老教師心裡很滿意,便繼續講課,可沒一會兒那學生又開始低著頭,他冷哼一聲,快步走過去從學生的抽屜裡奪過一本雜誌,“看看看,上課是讓你看這些雜誌的?想看就回家看,彆在學校耽誤其他學生上課!”
“對不起老師,我錯了。”學生苦著臉。
“到後麵站著!”
老教師一揮手示意學生到後麵站著聽課,把沒收的雜誌送到教台上,便開始繼續講課。
一直到下課後,老教師直接把雜誌給帶走了,臨走前跟那學生說放學還給他。
回了辦公室,老教師給杯子加滿水,喝了一口潤潤嗓子,跟幾個同事閒聊了幾句,等他坐回自己辦公桌邊時,注意到那本剛剛上課時候沒收的雜誌。
拿起來一看《青少年讀物》。
這本雜誌他很熟,在學生群體中很受歡迎,不過裡麵的內容他不是很喜歡,因為都太幼稚了,難怪叫青少年讀物。
早上他就一節課,閒來無事,就翻開雜誌看了起來。
前麵幾頁內容都沒什麼意思,乾癟癟的文章也就學生喜歡,老教師快速翻了幾頁,忽然手停了下來,注意到這一頁上的名字《獅子山下之何處是我家》。
獅子山啊!
好久都沒聽過了。
老教師年幼時就曾經住在獅子山附近,看到熟悉的名字,也是起了興趣,開始認真的閱讀起來。
“阿水,你真的要離開村子?”
“我說過,我一定要出人頭地!哪怕不惜一切代價!”
“你怎麼做事的,給我滾出去!”
“你乾不好這個,走吧。”
“我可以的!”
故事的內容,講的是一個叫阿水的少年,渴望大城市的繁華,想要脫離生他養他的獅子山下的一個偏僻小村,咬著牙進入了繁華的九龍鬨市,在這裡他受儘了的嘲笑和冷落,拚命的工作拚命的工作,最終的確是有了一番成績。
當他得意洋洋的回到村子時,才發現村子早已因政府規劃給拆除了,父母也在多年前去世,曾經的夥伴朋友早已不知去向,待他回到自己那一棟花了十幾年努力才買到的一處豪宅時。
諾大的豪宅,諾大的城市,偏偏沒有了家。
隨著時間的緩慢流逝,老教師眼淚如水一般嘩啦啦的流了下來,他仿佛在這篇短文中看到了年輕時候的自己,那時候的自己意氣風發,是村子裡唯一一個讀過書的人,一心想要脫離貧窮的村子,進了繁華的市區,摸爬滾打數十年,有了自己的房子和妻兒,可是再也回不到那獅子山下,那個陪伴他度過年少最歡樂時光的地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