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意外收獲(1 / 1)

大清弊主 塞外流雲 1562 字 1個月前

王項齡確實是一接到升遷諭旨後就匆匆進了宮,倒不為了謝恩表忠心,而是情知這節骨眼上的工部尚書就是個燙手山芋,上海、天津的軍工作坊儘納入工部名下,旗人又入天津的軍工作坊,不僅事務繁多,而且還是火燒眉毛的事,他豈敢有絲毫怠慢?接到諭旨後,他與一眾同僚虛虛應酬了幾句,便推掉宴請,趕進宮求見皇太子,一路行來,他是又喜又憂,吏部侍郎是從二品,遷升至從一品的尚書乃是實實在在的超遷,從二品到一品更是一道巨大的門檻,絕大多數官員終其一生也不能突破這個檻。京師的二品官員本身就不少,地方的二品官員諸如布政使、按察使、巡撫、漕運總督、河運總督、未加尚書銜的地方總督更是多如牛毛,但一品大員就那麼幾個位置,競爭之激烈,那是可想而知,他今年已經七十有二,能在有生之年遷升一品大員,已是足慰平生。而令他擔憂的卻是這一遷升,他在十四黨就成了舉足輕重的人物,這無異於將他一下推到了風口浪尖,皇太子如今雖是如日中天,卻是有些鋒芒畢露,康熙如今康複情況良好,一旦痊愈,這皇權之爭是不可避免的,康熙春秋已高,再廢太子的可能倒不大,屆時,遭打壓的可能就是他們這些十四黨大員。再則,所有的軍工作坊納入工部之後,工部雖然權勢大增,但事務也必然更為繁忙,而且根本不可能指望滿尚書滿篤會為他分憂,他一上任就麵臨這麼大的攤子,還真有些擔心這把老骨頭不知能否撐得過來,皇太子行事曆來深謀遠慮,既將旗人塞進軍工作坊,不可能就此止步。應該還有後繼動作,他可不能誤了皇太子的事。進了毓慶宮,王項齡急趨了幾步向胤禎行了個跪安禮,道:“微臣王項齡叩見皇太子。”禮畢。他又恭敬的叩頭道:“皇太子知遇之恩,微臣即便粉身碎骨也無以為報,唯有勤勉辦差,以不負皇太子隆恩。”胤禎靜靜的看了王項齡一眼,此人年輕時即負詩名,一生著作不斷,堪稱大清著名詩人。文學家,但其為人處事謹慎平和,年齡又偏大,實不適宜在此時出任工部尚書一職,不過,其人居官清廉,並不持才傲物,亦不居功自傲。善於提拔人才,獎掖後進,這卻是一大長處。微微沉吟。胤禎才沉穩的道:“顓士不必拘禮,起來,坐下談。”王項齡謝恩之後,才斜簽著身子坐下,俟其坐定,胤禎才道:“工部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必然讓你忙的焦頭爛額,瞧著你精神尚好,不過,卻也不能太過勞累。我手頭能用的人著實不多,可不希望你累倒了。軍工作坊,事關海軍和禁衛新軍的後勤供給,也關係到旗人的生計,你上任伊始,要作為首務來抓。日後,整個工部也必須堅持不懈,長期的將其視為首務。軍工作坊既是收歸朝廷工部,即是官辦作坊,但卻不能因循守舊,沿襲官辦手工業作坊那一套,讓旗人入軍工作坊,不僅僅是為了解決旗人生計,也有探索革新官辦作坊,摸索出一套成熟的作坊管理體製,以達到引領私營作坊的目的。”說到這裡,胤禎有意的停頓了一下,端起茶盅緩緩的啜了幾口茶,旗人進軍工作坊對大清的日後發展必然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旗人不僅身份特殊,受教育的普及率也高,組織紀律性強,而且有很強的責任感,將他們培養成大清的第一批產業工人,還是有極大的可行性的。…,旗人進入軍工作坊之後,便可嘗試著推行全新的管理模式,大量開發引進歐洲的先進技術,自己的一些見識也可逐步的灌輸給他們,有雄厚的資金,又能及時引進新技術,再加上成熟的管理模式,不愁吸引不來人才,也不可能落後於歐洲的發展。聽的胤禎最後一句話,王項齡心頭不由一震,他怎麼也沒想到,皇太子鼓動旗人入軍工作坊的背後,竟然是抱的這個目的!官辦作坊如何革新?現有的管理難道有問題?這麼多年不都是這麼管理的,可沒見出什麼紕漏。略略停頓,胤禎才接著道:“現有的官辦作坊管理混亂,模式僵化,根本無法適用於軍工作坊,因為軍工作坊不僅要求質量,而且追求產量,這就要求必須極大的提高作坊工匠的積極性,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銀錢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刺激、激勵他們積極性的辦法。軍工作坊的工種、勞作時間、產品的質量、數量、對原材料的消耗、殘次品率的高低等等都必須與他們的工錢掛勾,也就是按勞計件支薪。除此之外,還要將工匠分等級,工錢跟等級掛勾,就跟官員的品級和薪俸一樣,以激勵他們的上進心,因為軍工作坊長期需要熟練的工匠,培養一個熟練工匠不僅要花費時間,也需要消耗不少的原料,那種臨時雇請散工的方式,不適宜於軍工作坊。”稍稍沉吟,胤禎才接著道:“旗人進作坊,一律先做三個月學徒,工錢按一兩銀子算,合格之後,工錢按二兩銀子一月算,以此為基數向上遞增,允許最高級的工匠舀到一月十二兩。學徒半年仍無法合格的,堅決辭退,咱們不養廢物。工匠的評級必須有嚴格的製度,必須公開,而且要公開考核,不允許有私相授受、買賣、送人情等醜惡現象,以免打擊所有工匠的積極性。軍工作坊生產的都是軍械,在管理方麵要多下功夫,再則,旗人雖然有諸多憂點,卻是不易管理,因此,必須製度詳儘的管理製度,對不服從管理的,再高級彆的工匠,都一律辭退。你初次接觸軍工作坊,缺乏了解,可以親往天津去了解一下,廣泛征求意見,不僅要征求一眾作坊總管、主管、司匠的意見,也要廣泛征求工匠的意見,對於表現好的工匠,本宮屆時給予他們抬籍的獎勵。”“給工匠抬籍?”王項齡忍不住驚訝的問道,前麵高薪他都忍住了,聽到抬籍卻終是沒能忍住。“有何不可?工匠也是大清不可或卻的人才。”胤禎沉聲道:“製定的所有製度,都必須在軍工作坊公告,並且組織工匠們學習,把抬籍的獎勵也寫進去,軍工作坊要以優厚的待遇和破格的獎勵吸引全國的優秀人才,這製度還要在京報公開刊出。”王項齡聽的一陣發楞,皇太子那麼大的手筆,這軍工作坊以後會發展成什麼樣子?此時,他也不敢多想,趕緊的用心默記胤禎的方才說的這些要點。停頓片刻,胤禎才接著道:“工部的滿尚書滿篤是鑲.黃.旗人,由左都禦史轉任,其為人謹慎,不會為你分憂,亦不會掣肘,你隻管放手施為,無須顧忌。不論是軍工作坊還是工部,你都要著力發現人才,提拔人才,不要怕破格提拔,整個海軍如今都是破格提拔,也不差工部這幾個。…,工部事務繁多,而且雜亂,你年紀大,精力有限,要格外注意身子,能放手的不妨讓下麵人去做,眼下,先將軍工作坊理出頭緒來,工部原有的作坊再慢慢借鑒軍工作坊的成功之處。”王項齡忙躬身道:“微臣謹尊皇太子鈞令。”抬起身,略微猶豫,他才問道:“太子爺,軍工作坊的開支是納入工部,還是另行開支?”“名不正,則言不順,還是納入工部。”胤禎略微沉吟,便道:“不過,與工部原有的帳目不要混在一起,找得力的信得過的人專門管理,軍工作坊的收支數額巨大,帳目必須獨立,而且需要保密。”聽到還要保密,王項齡心裡不由一緊,太子難道還要設私帳?這事關係太大,他可不敢多問,忙躬身應承下來。待王項齡躬身退出,胤禎起身活動了一下,而後在殿裡緩緩的踱了起來,旗人入軍工作坊,將會引發一係列的連鎖反應,首先受到影響的是工匠的社會地位,他們將不會再遭人輕賤鄙視,軍工作坊對工匠的重視,特彆是高薪和抬入旗籍,必將讓越來越多沒有出路的閒人轉為工匠。再則,與工匠息息相關的雜學、算學和西學亦會隨之興盛起來,如今人丁興旺,文風昌盛,想要通過科舉考試中舉入仕,無疑是越來越難,三年一次,數萬人考試,能中進士的不過三百多人,相反,舉人的隊伍卻是年年增加,不少人終其一生,仍是童生一個。朝廷如今重視農業,重視工匠,不僅抬高其社會地位,而且有優厚的待遇,必然會吸引一部分士子轉而攻讀雜學、算學和西學,以圖能在農業、手工業出人頭地,至不濟,也比在私塾教蒙童強上許多,如此一來,各地新建的西學必然大受歡迎,不擔心遭受冷遇。這些個益處和影響,還真是有些出乎胤禎的意料之外,也算是意外收獲了。(。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