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9年,新春的氣息剛剛散去,大地還未從寒冬中完全蘇醒,徐達便接到了朱元璋掃蕩殘元的命令。
在京城的皇宮中,朱元璋與徐達正在商議此次作戰的戰略。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神色嚴肅地說道:“徐達,殘元勢力雖已式微,但仍不可輕視。此次掃蕩,務必徹底清除其殘餘,穩固我大明江山。”
徐達恭敬地回答:“陛下放心,臣定當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徐達回到營帳,召集將領們部署作戰計劃。
徐達說道:“諸位,此次行動,我們要分兵多路,相互配合。”
將領甲問道:“將軍,那我們的主攻方向定在哪裡?”
徐達指著地圖說:“這裡,據探子回報,此處是殘元的重要據點。”
將領乙接著問:“那後勤補給如何保障?”
徐達回答:“已經安排妥當,大家不必擔心。”
軍隊出發後,在行軍途中,徐達與一位副將騎馬並行。
副將說道:“將軍,這一路奔波,將士們都很疲憊。”
徐達說道:“堅持一下,早日完成任務,讓百姓過上太平日子。”
到達作戰地點,徐達觀察著敵軍的布陣。
徐達對身邊的謀士說:“你看敵軍的防守,有何破綻?”
謀士思考片刻說:“將軍,我覺得此處可以突破。”
徐達點頭:“好,就按此計劃行事。”
戰鬥打響,徐達身先士卒,衝鋒在前。
徐達高喊:“兄弟們,跟我衝!”
士兵們士氣大振,奮勇殺敵。
經過一場激烈的戰鬥,徐達的軍隊取得了勝利。
徐達說道:“不要停歇,繼續追擊殘元餘部。”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徐達的軍隊連戰連捷。
一次戰後,徐達在營帳中與將領們總結經驗。
徐達說道:“這次戰鬥,我們雖然勝利了,但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大家要引以為戒。”
將領們紛紛點頭。
洪武三年(1370年),徐達成功完成了掃蕩殘元的任務,班師回朝。
朱元璋大喜,在宮中舉行慶功宴。
朱元璋說道:“徐達,你此次戰功赫赫,朕要重重封賞。”
於是,朱元璋下詔大封功臣,授徐達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右柱國、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封魏國公,歲祿五千石,賜世襲文券。
徐達跪地謝恩:“多謝陛下隆恩,此乃臣分內之事。”
在宴會上,徐達與其他功臣交流。
徐達對湯和說:“此次勝利,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
湯和說道:“徐兄,你指揮有方,我們隻是聽命行事。”
徐達謙虛地笑了笑。
公元1385年,春寒料峭,徐達的病情日益加重。
在徐達的府中,他躺在病床上,家人和親信圍在身邊。
徐達的兒子徐輝祖焦急地說:“父親,您一定要好起來。”
徐達虛弱地說:“輝祖,為父一生征戰,能為大明效力,死而無憾。”
徐達的妻子淚流滿麵:“老爺,您不能丟下我們。”
徐達艱難地擠出一絲微笑:“莫哭,生死有命。”
一些昔日的戰友也前來探望。
常遇春的兒子常茂說道:“徐伯父,您是我大明的功臣,一定會好起來的。”
徐達搖搖頭:“茂兒,我怕是不行了。”
不久,徐達與世長辭,享年54歲。
消息傳到皇宮,朱元璋悲痛不已。
朱元璋在朝堂上說道:“徐達一生忠誠,為我大明立下不世之功,追封中山王,諡號‘武寧’,賜葬鐘山之陰,禦製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
朝廷上下一片哀悼之聲。
在徐達的葬禮上,眾多官員和百姓前來送行。
一位官員感慨地說:“徐將軍走了,是我大明的巨大損失。”
一位百姓說道:“徐王爺是好人啊,保佑他一路走好。”
徐達的墓碑矗立在鐘山之陰,神道碑文記錄著他的功績。
【後世評價】:
- 朱元璋對徐達讚賞有加,追封他為中山王,並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將軍謀勇絕倫,故能遏亂略,削群雄。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中正無疵,昭明乎日月,大將軍一人而已。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
這段話體現了朱元璋認為徐達具備的優秀品質,包括聽從命令、不居功自傲、不貪財好色、正直忠誠等,也是朱元璋給大臣們訂立的一個標準。
- 徐達一生為人謹慎,善於治軍,為明朝的建立與鞏固立下不朽功勳,被朱元璋倚為“萬裡長城”。
稱號:
- 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
- 生前被封魏國公。
- 死後追封中山王,諡號“武寧”。
影響:
- 徐達的軍事才能和赫赫戰功為明朝的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他參與了許多重要戰役,幫助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統一了全國。
- 他的忠誠和謹慎也為後世樹立了榜樣,成為了臣子的典範。朱元璋將他樹立為百官的標杆,以激勵其他大臣效仿他的品質和行為。
家族傳承:他的長子徐輝祖在靖難之役中是建文帝的鐵杆支持者;第三子徐增壽在某些曆史記載中也有其事跡。
功績:
-1363年,在鄱陽湖之戰中大敗陳友諒。
-1364年,被任命為左相國。
-1365年,攻取淮東,並於兩年後攻克平江,滅張士誠。
-1367年,出任征虜大將軍,與副將常遇春一同揮師北伐,1368年攻入大都,推翻元朝的統治。
- 此後連年出兵,打擊元廷殘餘勢力,收取山西、甘陝,大破擴廓帖木兒等。
-1373年後,長期留守北平,訓練士卒,推行屯田,修浚城防,鞏固邊防。累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