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烽火連天,民不聊生。定遠之地,
(1314 年—1390 年),李善長出生,字百室,濠州定遠(今安徽省定遠縣)人
此人自幼好學,博聞強識,智謀超群,尤精法家之學。善長性沉靜,舉止端雅,目若朗星,眉如墨畫,麵如冠玉,氣質非凡。
時定遠城中,人心惶惶,百姓皆懼戰亂之苦。善長觀天下之勢,知元朝氣數已儘,必有雄主出而平亂世。
元至正十三年(1353 年),一日,聞朱元璋率起義軍攻取滁陽,善長心有所動,暗忖:“此乃吾一展才華之機也。”遂決意往滁陽拜見朱元璋。
善長整衣束冠,攜書佩劍,踏上征程。沿途但見戰火紛飛,百姓流離失所,心中感慨萬千。
行至滁陽,見城牆高聳,旌旗飄揚。善長整肅儀容,求見朱元璋。
朱元璋,濠州鐘離人也,龍行虎步,氣宇軒昂。彼時,朱元璋正與諸將商議軍事,聞有定遠才子求見,心中好奇,命人傳入。
善長步入營帳,朱元璋抬眼望去,隻見一人身著素袍,腰佩長劍,風度翩翩,氣質不凡。
朱元璋心中暗讚,問道:“汝乃何人?為何求見?”
善長拱手施禮,曰:“在下李善長,定遠人也。聞將軍率義師攻取滁陽,特來拜見。吾觀將軍,氣宇非凡,必為雄主。今亂世之中,百姓受苦,吾願輔佐將軍,平定天下,救民於水火。”
朱元璋聞言,心中歡喜,曰:“汝有何能,敢言輔佐吾平天下?”
善長從容曰:“吾自幼研習法家之學,通謀略,善籌劃。且吾熟知天下之勢,可為將軍出謀劃策。”
朱元璋微微點頭,曰:“善,吾且問汝,如今天下大亂,吾當如何平亂?”
善長目光深邃,沉吟片刻,曰:“將軍若能效仿漢高祖劉邦,豁達大度,知人善用,不濫殺,則五年內便可平定天下。”
朱元璋聞之,心中一震,曰:“漢高祖何等能人,吾如何能效仿?”
善長曰:“漢高祖劉邦,起於微末,然豁達大度,善用人傑。文有蕭何、張良,武有韓信、樊噲。劉邦用人不疑,故能得天下。將軍如今亦起於草莽,當廣納賢才,以成大業。”
朱元璋深以為然,曰:“善,吾當效漢高祖之豁達大度,知人善用。汝既有此才,吾當留用。”遂命善長掌管文史書籍。
自此,善長常伴朱元璋左右。朱元璋每有疑問,善長皆悉心解答。
一日,朱元璋與善長閒坐,問曰:“吾欲攻取滁州其他地方,當如何為之?”
善長曰:“將軍可先遣人打探敵情,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再者,當收攬民心,以民為本。百姓若歸附將軍,則大事可成。”
朱元璋曰:“善,吾當依汝之言。”
數日後,朱元璋命人打探敵情歸來,知滁州其他地方敵軍虛實。
善長獻計曰:“將軍可分兵數路,佯攻敵軍要害,使其分兵救援。然後將軍率主力突襲其薄弱之處,必可獲勝。”
朱元璋依計而行,果然大勝。
自此,朱元璋對善長更加信任。善長亦儘心儘力,為朱元璋籌劃糧餉,參與機要,製定戰略。
善長深知糧餉乃軍中之重,遂四處籌集糧草,確保軍隊無後顧之憂。
隨著時間推移,善長的智謀和才能逐漸得到展現。
朱元璋心中暗喜,曰:“吾得善長,如魚得水也。”
一日,朱元璋與善長商議軍事,問曰:“吾觀天下群雄,誰可為吾之勁敵?”
善長曰:“今陳友諒、張士誠等皆為一方豪傑,然陳友諒性急好鬥,張士誠貪圖享樂。將軍當避其鋒芒,徐圖發展。待時機成熟,再一舉擊敗之。”
朱元璋曰:“善,吾當慎之。”
善長更有善察將領之才。軍中諸將,各有所長,善長悉心觀察,洞察其能。
遇有勇將,善長則思其可用於衝鋒陷陣;見有智將,便慮其可謀定方略。一日,軍中有一新來將領,勇猛過人,然性急少謀。
善長觀之良久,心中暗忖:“此人若得良導,可為大用。”
遂往見朱元璋,曰:“主公,今有一將,勇冠三軍,然謀略稍欠。若得主公悉心調教,必能成大器。”
朱元璋曰:“善長所言極是,吾當留意。”
自此,善長常與諸將交流,了解其誌,察其才具,凡有可用之才,皆誠懇薦於朱元璋,使來投將領皆感安心。
又有一次,郭子興聞朱元璋之名,心有疑慮,恐其勢大難製,遂懷疑朱元璋之忠誠,欲削其兵權。
且遣人遊說善長,欲使其為己所用。善長聞之,心中大怒,暗曰:“吾既已追隨主公,豈可為他人所動。”
然麵上不露聲色,婉言謝絕曰:“吾受主公知遇之恩,當效死以報。郭公美意,善長心領,然實難從命。”
使者回報郭子興,郭子興心中不悅。善長恐其再生事端,速往見朱元璋,具言此事。
朱元璋聞之,感慨曰:“善長真吾忠臣也。”自此,朱元璋對善長更加倚重。
駐軍和陽,危機四伏。
一日,探馬來報,元軍將至,來勢洶洶。眾將士皆有懼色,獨善長神色自若。
善長思之良久,乃進言朱元璋曰:“主公勿憂,元軍雖眾,然吾有計可破之。可於要道設伏,待其入,一舉而殲之。”
朱元璋然其言。善長乃選精兵強將,伏於險地。又遣小股人馬誘敵深入。
元軍果中計,驕橫而入。善長見其入伏,一聲令下,伏兵四起,喊殺震天。元軍大亂,死傷無數。
善長率將士奮勇殺敵,元軍大敗而逃。此戰之後,善長之名,傳遍軍中,眾將士皆敬服之。
後朱元璋設太平興國翼元帥府,以善長為帥府都事。
善長兢兢業業,恪儘職守,不負眾望。每有事務,皆悉心處理,井井有條。
及隨軍攻占集慶,將至鎮江。朱元璋心憂將士不能取勝,乃佯裝發怒,欲處罰將士以勵其誌。
眾將士皆懼,不知所以。
善長聞之,急入見朱元璋,曰:“主公息怒。將士們皆奮勇向前,何罪之有?今臨戰之際,處罰將士,恐亂軍心。且吾觀敵軍,雖勢眾,然軍心不齊。吾軍若上下一心,必能克敵製勝。”
朱元璋曰:“吾恐其不能勝,故欲以罰勵之。”
善長曰:“主公多慮矣。將士們皆為主公效命,豈有不勝之理?且吾軍曆經百戰,將士們皆英勇無畏。今當鼓舞士氣,而非處罰。”
朱元璋沉思片刻,曰:“善長之言有理。”
遂免將士之罰。眾將士聞之,皆感善長之恩,士氣大振。
至正二十一年(1361 年),天下之勢漸明。善長任參議,兼領府司馬,後晉升行省參知政事。善長處事果斷,智謀超群。
朱元璋晉封吳王後,以善長為右相國。善長善於言辭,往來報聘,應對自如。
朱元璋招降時,勸解文書皆由善長代寫。善長之文,言辭懇切,情理兼備,多能使降者心悅誠服。
善長辦事條理分明,每有事務,皆深思熟慮,而後行之。
朱元璋率軍征討時,善長留守大本營。善長深知糧草乃軍中之重,精心調度,轉運調配,從未出錯。
善長日夜操勞,不敢有絲毫懈怠。
一日,善長獨坐帳中,思及政權之發展。乃對比元朝製度,心中暗忖:“元朝之製,多有弊端。吾當為大王出謀劃策,製定良策,以富國強兵。”
善長乃進言朱元璋曰:“大王,今吾政權初立,當思發展之策。臣觀元朝之製,鹽鐵茶稅,多有不善。
可設置兩淮鹽業專賣,以增財源;設立茶法,規範貿易;恢複製錢法,穩定貨幣;開礦冶鐵,強兵利器;製定魚稅,充實府庫。如此,則政權資財富足,可成霸業。”
朱元璋聞之,深以為然,曰:“善長所言極是,吾當依計而行。”
吳元年九月(1367 年),朱元璋欲製定法製律令,以安天下。乃以善長為律令總裁官。善長殫精竭慮,主持製定法製律令。
善長廣納眾議,參考古今之法,製定出一套完備的法製律令。廢除連坐之罪,頒示朝中內外。
百姓聞之,皆頌其德。
自此,善長之功績斐然,為朱元璋政權之穩定與發展,立下汗馬功勞。眾人皆讚善長之才能,稱其為治國之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