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司馬鄴與楊廣(1 / 1)

司馬鄴(300年―318年),即晉湣帝,一作晉憋帝,字彥旗,河內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晉武帝司馬炎之孫,吳敬王司馬晏之子。

司馬鄴出生於晉惠帝永康元年(300年)。早年被過繼給伯父秦獻王司馬柬,襲封秦王。

永嘉五年(311年),匈奴漢國將領劉曜、石勒等攻破洛陽,晉懷帝司馬熾被俘,洛陽遭受重大破壞。

在這種情況下,司馬鄴被群臣擁立為皇太子。

永嘉七年(313年),晉懷帝被劉聰殺害的消息傳來,司馬鄴於長安即皇帝位,改元建興。

當時的西晉王朝已經極度衰弱,領土大幅縮水,長安城中物資匱乏,百姓生活困苦。

建興四年(316年),劉曜再次圍攻長安,晉湣帝司馬鄴雖組織力量抵抗,但最終因城內糧草斷絕,無力支撐。

無奈之下,司馬鄴出城投降,被送往平陽(今山西臨汾)。

到了平陽後,司馬鄴被漢趙皇帝劉聰封為光祿大夫、懷安侯。

劉聰對司馬鄴百般羞辱,讓他在宴會上為漢趙的大臣斟酒、洗酒杯等。

建興五年十二月戊戌(318年2月7日),司馬鄴被劉聰殺害,終年十八歲。

……

楊廣(569年—618年),即隋煬帝,一名英,小字阿摐,華陰人(今陝西華陰),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後獨孤伽羅次子。

楊廣年少時聰慧敏捷,相貌英俊,氣度不凡。

北周時期,因父楊堅的功勳,被封為雁門郡公。

開皇元年(581年),楊堅建立隋朝,楊廣被封為晉王。不久後,楊廣被任命為並州總管,出鎮太原。

開皇八年(588年),楊廣被任命為行軍元帥,統領大軍南下平陳。

在賀若弼、韓擒虎等將領的配合下,一舉滅陳,結束了西晉末年以來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麵。

楊廣因功晉升為太尉,位列三公。

平陳之後,楊廣鎮守江南。

他采取了一係列措施安撫江南民眾,尊重江南文化,贏得了江南士族和百姓的擁護。

開皇二十年(600年),楊廣被立為太子。

仁壽四年(604年),隋文帝楊堅駕崩,楊廣即位,是為隋煬帝。

隋煬帝在位期間,進行了一係列重大工程和軍事行動:

- 修建大運河: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對全國的統治,隋煬帝下令開鑿大運河。

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兩千多公裡。

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 營建東都洛陽:隋煬帝認為洛陽地理位置重要,於是下令營建東都洛陽。

洛陽的營建工程浩大,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 三征高句麗:隋煬帝為了擴大隋朝的疆域,先後三次發動對高句麗的戰爭。

但由於戰爭準備不足、指揮失誤等原因,三次戰爭均以失敗告終。

三征高句麗給隋朝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大量士兵戰死沙場,百姓負擔加重,社會矛盾激化。

- 西巡張掖:隋煬帝為了加強對西域的統治,親自率軍西巡張掖。

這次西巡展現了隋朝的強大國力,促進了中原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

隋煬帝的統治後期,由於大興土木、連年征戰,導致民不聊生,社會矛盾激化。

各地農民起義不斷爆發,隋朝的統治陷入危機。

大業十四年(618年),江都兵變,隋煬帝被宇文化及等叛軍所殺,終年五十歲。

【後世評價】:

後世頷袖,曾評價隋煬帝楊廣:

“弑父殺兄淫母,荼毒百姓,堪稱千古暴君。但他的才氣也是當之無愧的隋朝第一”。

後世之人:

史上唯二把大一統王朝弄沒的,乃至更勝一籌。

功績方麵:

1. 開創科舉製度:楊廣創建了科舉製度,設置進士、明經科,用考試的方式選拔人才,為下層知識分子提供了機會,改變了以往門閥士族把持朝堂的現象,開辟了普通人入仕的道路。

2. 開通大運河:利用之前眾多王朝開鑿留下的舊河道加以疏浚,開通了連接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的大運河。

3. 營建東都洛陽:漢魏洛陽已不適合作為都城,楊廣另選地址,大規模營建洛陽。

4. 開拓西域:派人西征滅了吐穀渾汗國,遠征西域後再次打通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原與西域之間的貿易、文化往來,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力度。

過錯方麵:

1. 大興土木:修建都城、運河等工程,征調大量勞工,給老百姓增加了沉重的負擔,導致民不聊生。

2. 頻繁發動戰爭:三次攻打高句麗,征調大量兵士和百姓,造成人員傷亡和物資的巨大消耗,也使得隋朝國力受損。

3. 勞民傷財: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和追求,不恤民力,使得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破壞,人民生活困苦。

4. 統治殘暴:對待宗室和功臣較為殘酷,例如他假傳隋文帝遺詔,逼迫楊勇自殺,鎮壓楊諒叛亂並將其幽禁至死。

楊廣的一些稱號包括:

- 隋煬帝:這是唐朝建立後,李淵給予他的諡號。“煬”字在諡法中的解釋是“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好大殆政曰煬,薄情寡義曰煬,離德荒國曰煬”,帶有一定的貶義。

- 明皇帝:楊廣之孫楊侗追諡其為明皇帝,廟號世祖。

- 閔皇帝:起義軍領袖竇建德追諡其為閔皇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