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都存在著一個類似的預言模式:一般先是要從各種莫名其妙的災難和厄運開始,之後隻有那些在這場災難中存活下來的人們,才能夠有機會見證到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而在西方的預言中,還存在著不少末日論,他們預言的災難在降臨之後,即便人類極力忍受著無休止的痛楚,很可能也見證不到希望的曙光。一個災難結束之後,還會有另一個更大的災難緊接著降臨,一直持續到世界的儘頭,無休無止。這便是人們常說的末日大審判。諾查丹瑪斯也沒有逃出這一悲觀預言的圈套。《諸世紀》同樣對世界末日做出了猜想,就像瑪雅預言一樣,諾查丹瑪斯也有自己獨特的對於世界末日的看法。在《諸世紀》中有一首詩寫道:1999年,7月,恐怖的大王從天而降,致使安哥魯靡阿大王為之複活,前後由馬爾斯借幸福之名統治四方。最開始的時候,人們認為這是諾查丹瑪斯做出的世紀末的末日大預言,以預示著人們根本就不可能平安地走過千禧年。然而,現如今看來,2000年早已經是個十分遙遠的年份了,這一預言也就不攻自破。但在之後的新世紀,人類過得好像並不太平。最難忘的是2001年的9月11日,這一天對於所有的美國人民來說都是一場巨大無比的災難,“9·11”事件在美國人心中留下的陰影是難以用時間來抹除的。也正是這一場恐怖襲擊,使得諾查丹瑪斯和《諸世紀》預言詩集再一次走進人們的視野。許多諾查丹瑪斯的追隨者發表言論說,諾查丹瑪斯之前早就預見到了紐約城及世貿中心的災難。他在一些詩文中提到了“新城”將會遭到襲擊,“空中的山巒”會崩塌。而在西方世界,美國向來被稱作“新城”,“空中的山巒”的指代意思也非常明顯。更有說法以《諸世紀》中的詩文更為詳細地解讀了“9·11”事件的必然性:在上帝之城將有雷聲轟鳴,兩兄弟被混亂毀滅,碉堡苦苦掙紮,偉大的領袖卻就此屈服。大都會一旦燃燒,第三次大戰就將爆發。按照現在的理解,“兩兄弟”指的必然是世貿大樓的雙子座;“碉堡”暗指的意思很可能是五角大樓。在這場恐怖襲擊中,五角大樓本是恐怖分子的撞擊目標,後來卻非常幸運地躲過了本屬於它的襲擊;“偉大的領袖”卻把矛頭直接指向了美國總統;“大都會”無疑就是紐約城。在這之後,另外有一些關於諾查丹瑪斯的預言也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其中有一則直接提到了“鐵鳥”將會闖入“兩座高大的雕像”之中;另一則則提到了“約克城”,這也就是當今的紐約城。除此之外,流傳更廣泛的一種說法建立在這首詩的基礎上:新千年的九月,恐怖的大王從天而降。四十五度上空將會燃燒。火焰蔓延到偉大的新城。然而卻有人出來證明說此詩並非是諾查丹瑪斯的預言詩,而是一首偽作,是由後人從他的預言詩集中把不同字句摘出來拚湊而成的。拚湊成這首詩的兩首預言詩分彆為:一九九九年七月,恐怖的大王從天而降。致使安哥魯靡阿大王為之複活,在其前後的期間,馬爾斯在幸福之名下統治。第二首詩由以下幾句構成:四十五度上空將會燃燒,火焰蔓延到偉大的新城,擴散的火焰頃刻間冒起,那時正有人想要獲得諾曼底人民的證實。不論如何,所有的諾查丹瑪斯迷們都認為他在《諸世紀》以及這兩首預言詩中對“9·11”事件作出了明確的預言。解讀者說,詩中關於火焰和空襲的描述和“9·11”事件發生時的場景一模一樣,甚至連紐約城位於北緯45度線上的推斷都如此準確。而且,彼此的日記也相差不遠,年份的差異完全可以用數百年來計算方式的不同來解釋清楚。而在詩中提到的那個大魔頭,在經過字母的重新排列組合之後,便會得出一個驚人的名字——本·拉登,也就是這場恐怖襲擊的罪魁禍首。雖然很多人不認同這種說法,認為其完全是牽強附會,但這卻絲毫影響不到人們對諾查丹瑪斯預言的癡迷。尤其是《諸世紀》中寫到的末日場景,更讓那些懷有末日論的人們開始惶惶不可終日。在《諸世紀》第5章第26篇這樣記載了世界末日的圖景:災難慘禍接二連三,當大世紀更新循環,雨血牛奶饑餓疾病戰亂,巨物吐著火焰漫天盤旋。詩中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在世紀之交後,人們必將麵臨著一場大劫難。第三句的“雨血牛奶饑餓疾病戰亂”是在描述這種災難中人們的慘狀。而最後一句卻無法知曉是在預示著人類為了爭奪資源的自我戰爭,還是啟示末日場景。如此,再結合瑪雅人提出的地球磁極逆轉、宇宙粒子入侵、超級火山噴發等恐怖預言,關於尚未到來的末日,沒有人敢於過早地下論斷。人們所能夠做的事情隻是慢慢地等待,以期曆儘天劫,迎來黎明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