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財主聽罷青峰子的囑托,忙叩首道謝,命下人取了一千兩銀票答謝,青峰子還是不要,於是,王財主擺宴款待了青峰子,三日後,青峰子離去。
青峰子走後,這王財主果然守信用,將兩千兩銀子買了糧食,設了粥棚,施舍給過往討要的貧苦人。
到了八月十五,白天將祖上屍骨起了,用木匣裝好,命人抬到望月峰山腰,根據青峰子的描述,找到了形似手掌的平坦之地,將下人打發回去,隻留下長子王科,兩個人守在那,到了晚上,皓月當空,亥時末刻,子時剛交,山根前的一塊地方突然發出亮光,聚成一團,越來越亮,王財主和兒子王科不敢怠慢,揮鎬舞鍬在發光的地方挖了一個坑,越挖越亮,不是光團,而是發出萬道光芒,坑裡出現了一個石匣,光芒就是石匣發出的。
王財主大喜,道:“拿出來,先不要打開,說不定裡麵有寶物,夜明珠什麼的,時辰已到,先把棺槨放下埋好。”言罷和兒子將兩個木匣放入坑中埋好,歇息片刻,才將發光的石匣打開,石匣一開,隻聽得“轟隆”一聲巨響,一道金光從石匣內飄出,飛入空中不見了,石匣也不再放光,接著山搖地動,巨石紛飛,嚇得二人麵如土色,趴在地上,不敢動彈,而山下泉水流淌處,發生了山崩,一條巨龍破山而出,騰空而去。
趴在地上的王財主父子當然沒看到巨龍飛走,而落下的巨石,正好壓在剛埋好的墳頭上,王財主父子命大,紛飛的巨石沒有一塊砸到身上,毫無損傷,山崩過後,一切歸於平靜。父子二人這才爬起來,互看了一眼,都被嚇得麵如死灰,大汗淋漓,見對方都沒事,才出了一口氣,看了看石匣,裡麵空空如也,什麼也沒有,不顧拿鎬頭和鐵鍬,連滾帶爬的下山而去,到家時已是天光大亮。
三年後,朝廷科舉,王財主的大兒子王科,中了文狀元,再後來,皇帝命人擺下比武擂台,廣招武術高超的賢才,而王財主的二兒子以文武雙全,得了武狀元,二人均成為朝廷命官,王家從此真的發旺起來,日子紅紅火火,門庭若市,這且不提。
看官會問,那道士青峰子不是說此處是龍穴,能出一代帝王嗎,而說王家無福,不能埋葬,卻又為何埋葬後還官運亨通,人財雙旺了呢,而且怎麼沒有出現一代帝王呢?明公不知,此處確實是上等龍穴,隻因為敖丁本是真龍,囚於山內水潭中,山中才會出現龍形白霧纏腰,而王財主祖上也確實無福占用此地,但是,因為他樂善好施,感應了天地,當他們父子二人將棺槨放入穴場,打開石匣的時候,也就是敖丁剛好滿了五百年的囚禁之災,因地脈破壞,壓製他的那個裝有符籙的石匣打開,符籙見月光升空焚化,山體崩開,敖丁才得以再度出世,真龍飛走,此處算不得真龍之穴了,但仍為上等吉穴,王家才能夠占用此地,而後人不出凶事,轉為吉祥,二子運勢受祖宗保佑,成為了朝廷命官,這且不表。
單說龍王敖丁,被囚禁於玄空山天泉水潭中,已到五百年,正算計著何時能有人救他出山,八月十五夜子時,當然敖丁在山中不知是何年何月,突然覺得山體在動,頭上的山石裂開了縫,接著山崩地裂,一聲巨響,壓製自己的力量消失,知道有人取走了禁製符籙,自己再不受山體壓製,時機已到,等待何時,遂隨著崩裂的巨石,破潭而出,起在雲端,想看看何方神聖救了自己,好好答謝,,看了半天,沒有一人出現,又等了一會兒,見兩個普通之人從半山腰連滾帶爬的下山而去,暗道:“難道是這兩個普通之人救了自己,何不下去叩謝,又一想,不太可能,他們哪來的道法,能取出封印的符籙,還使山體暴開,就算是他們,自己一下去,見到真龍,還不把他們嚇得半死,還是算了,不用管誰救了自己,反正是出來了,出來也是難,到哪裡去呢,哪裡還有自己的容身之地,東海是不能去了,父子絕情,自己雖是龍王太子,但卻不能成為人形,乾元山太乙真人那更不用說,師徒早已絕交,二龍江,也早換了龍王,罷了,先找條大河痛痛快快地暢遊一番,五百年沒有在水中暢快的玩耍了。”想罷尋找大河而去。
那麼王財主父子當時挖出的發光石匣就隻裝了壓製敖丁的符籙,無有什麼珍寶嗎?是的,石匣裡隻裝了如來佛祖的六字真言,和鎮壓敖丁的符籙,石匣發光,也是因為裡麵的符籙,是有無上神力的。當王財主打開石匣的時候,符籙真言見到月光,自然火化,所以一道金光不見了,這些都是佛祖計算好的,符籙消失,山體流水處爆開,壓製敖丁的力量消失,敖丁順著崩裂石塊形成的山洞,飛出玄空山。
本來,此處的山神,按照佛祖指示,等有人撅出符籙時,將整座望月峰移開,放敖丁出山,可是石匣打開,符籙燃燒後,山體卻無法移動,山神大驚失色略占一課,才知道文曲星和武曲星的祖宗靈骨壓住了山體,占用了吉穴,移動不得,無奈,還得執行佛祖法旨,隻得將從天泉水潭流水的縫隙爆開,形成山洞,放敖丁出山,當然王財主父子不知其中原由,打開石匣,本以為會有奇珍異寶,卻什麼也沒有,一道白光過後,卻發生了山崩,轟隆的巨響,紛飛的巨石,嚇得二人趴在地上,巨石壓墳後,二人下山逃命,表過不提。
再說龍王敖丁,找了一條河,痛痛快快的在水中暢遊一番,還覺得不過癮,飛出水麵,還是無處可去,又想到過去的水府,二龍江,不知哪位龍王在那任職,自己能不能去看看呢?
正想著,突然頭頂有人說話道:“白龍敖丁接旨,奉玉帝之旨,觀音菩薩指點,命你莫再行惡,重返二龍江,掌管那裡的行雲布雨之務,欽此。”
敖丁聽罷來人說話,不敢相信,抬起龍頭細看,原來是觀音座前木吒童子,萬萬沒想到玉帝還會重用他,俯下龍身道:“多謝玉帝聖恩,觀音善意,此事是真的嗎?”
木吒道:“小白龍,此事千真萬確,觀音菩薩言說你不能變化人形,故玉帝讓我帶來口諭,念在你是如來座下弟子轉世,壓在玄空山下,讓你悔悟五百年了,不再懲罰於你,願你好自為之,日後多行善事,莫再為惡,速速上任去吧!”言罷,回轉南海。
敖丁驚喜萬分,玉帝和佛祖還是沒有放棄自己,騰雲駕霧奔二龍江而去,到了二龍江上空,俯首下看,山川依舊,江河依然,似乎比以前更加嬌美,此時正值金秋時節,農人歡聲笑語,一片其樂融融。
敖丁看罷,按落雲頭,進入水底,要看一看,當年的龍宮還在不在,進入水下空間,龍宮依然在,比以前更加輝煌,早有蝦兵在龍宮外迎接,將不能變化的新任龍王接入宮殿,這且不提。
那麼,木吒童子又是怎麼下界來傳禦旨的呢,原來,這日觀音菩薩正在寶蓮台上悟道冥想,忽覺左眼跳動,屈指一算,全都明白,原來是五百年前被如來佛祖壓在玄空山下的白龍敖丁期限已滿,如來當年曾有過交代,敖丁被壓五百年後,出山之時,必無處可去,還望自己指點,讓其重新煉道,莫再為惡,有個安身之處,多行善事,積累功德。
觀音想:“如今敖丁一出山,必定茫然無措,無處可去,若心生恨意,必定還會行凶作惡,我何不在玉帝麵前討個旨,讓敖丁重回二龍江,豈不是完成了佛祖的旨意,也了去敖丁無處可去的難處。”
想罷對木吒童子道:“木吒,隨為師前往天廷一行。”
木吒道:“謹遵師命。”
二人來到天廷靈霄寶殿,見禮已畢,玉帝道:“菩薩今日又到天廷見朕,有何要事?”
觀音道:“貧尼有一事請求玉帝降旨。”
玉帝道:“何事?請講。”
觀音又道:“五百年前被如來佛祖壓在玄空山下的白龍敖丁,如今期滿出山,無有去處,當年這敖丁違抗禦旨,做了不少惡事,天兵天將拿他不住,多虧佛祖將他打回龍形,不能再度變化,在玄空山下悔悟五百年,也練就了一些道法,如今他行雲布雨,還是可以的,現在他期滿出山,一旦無處可去,還會心生怨念,再度為惡,玉帝何不調回現任的二龍江龍王,仍命這敖丁回二龍江任職,掌管地方行雲布雨之務,他心存感激之情,定會棄惡從善,豈不兩全其美,也顯得陛下聖恩浩蕩,玉帝以為如何?”
玉帝聽罷,連連點頭,道:“菩薩所言極善,就依菩薩之意。也省的這條惡龍再為害天下,讓朕都頭疼。”
遂命人傳旨,召回了現任的二龍江龍王,又要命人前去見白龍敖丁。
觀音又道:“玉帝莫急,如今那敖丁還未出山,今晚子時方能出來,玉帝若派天廷的人前去傳旨,那敖丁必然害怕,此事就交與貧尼,讓木吒童子前去吧,如今他還不能變化人形,就讓木吒傳個口諭吧。”
玉帝允諾,回到南海,到了八月十五夜子時,觀音才命木吒下界傳旨。